青蒿提取物对热痹证治疗作用的初步探讨

2015-01-13 09:21郭明阳呼永河贠明东袁维利
中成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痹证青蒿青蒿素

杨 敏, 郭明阳, 呼永河, 罗 勇, 张 俊, 贠明东, 袁维利, 晏 姣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 成都610083)

热痹是因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病,以关节疼痛、红肿灼热、屈伸不利、得冷稍舒为主要表现[1-2]。现代医学认为,热痹大都和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相当于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畴,其治疗药物多具有较大副作用和较高成本,因此探寻高效、低毒、治疗顺应性高的中药提取物一直是近年来痹证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青蒿是传统的清虚热药,研究表明,其提取物青蒿素及相关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对痹证,尤其是实热痹证显示出强大的治疗潜力。青蒿提取物是从传统中药黄花蒿中提取出的一类活性物质,其有效单体成分青蒿素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疟新药[3],由于脑型疟疾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因此人们推测青蒿素除直接杀灭疟原虫外,还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4]。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一些临床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对RA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显示出潜在的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目前还缺乏确切、科学的临床依据。因此,本实验拟对青蒿提取物治疗热痹证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

1 病人和试验设计

1.1 病例选择 本试验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试验方案由成都军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来源为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RA 患者。入选标准(1)急性期反应物,如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至少一项呈高滴度阳性。(2)符合中医热痹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指导原则》制定,其主症为关节疼痛、肿胀,皮温高、触痛、活动受限,次症为晨僵、发热、体温>37.5 ℃、口渴或渴不欲饮、汗出、面赤、咽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口疮、烦闷,舌脉为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细数。具有主症和次症10 项中的4 项以上者,结合舌脉,可诊断为热毒痹阻证。(3)住院病人。(4)男女不限。(5)年龄18~65 岁。(6)无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等重要脏器疾病。(7)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本研究开始前4周内曾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2)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即指标高于正常值1 倍以上),有严重心血管或血液系统疾病。(3)处于孕期、哺乳期或准备生育。(4)严重胃肠道疾病。(5)试验药物禁忌症、过敏。(6)不能接受治疗方案,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该试验的其他任何原因。(7)不具备法律能力或法律能力受限制。

1.2 分组及治疗 62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 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对照组根据RA 诊疗规范,采用常规抗风湿治疗;治疗组加用青蒿水煎剂,采用青蒿30 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治疗观察时间为8 周。

1.3 观察指标 症候积分评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其中关节疼痛、肿胀、触痛、活动受限、发热、晨僵按无、轻、中、重分级,分别记0、1、2、3 分;皮温高、口渴、汗出、面赤、咽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口疮、烦闷按有无,分别记0 和1分;舌质红,苔黄,脉数按有无,分别计0 和1 分。次要指标包括在治疗前后检测CRP、ESR、TNF-α、IL-1、IL-6与IL-8 的水平。

1.4 疗效评判标准 总体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2)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20% ~70%。(3)无效 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积分减少<2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配对t 检验比较各时间点治疗前后的差异,协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的差异,所有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为α=0.05。

2 结果

2.1 病人基本情况 62 例病人中,男28 人,女34 人,平均年龄(44.56 ±15.13)岁。其中,治疗组32 例,男13人,女19 人,平均年龄(45.59 ±16.11)岁,平均病程(3.52 ±1.25)年;对照组30 例,男女各15 人,平均年龄(43.47 ±14.20)岁,平均病程(3.66 ±1.3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2.2 急性期炎症指标变化 治疗后第8 周,治疗组各急性期炎症指标,如ESR (t =5.512,P =0.000)、CRP (t =5.028,P=0.000)、TNF-α (t =10.926,P=0.000)、IL-1(t=7.756,P=0.001)、IL-6 (t=4.043,P =0.000)、IL-8(t =4.401,P=0.000)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除TNF-α 和IL-1 外,其余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方差分析显示结果,治疗组各指标,如ESR (F=9.162,P=0.004)、CRP (F = 32.682,P = 0.000)、TNF-α (F =51.888,P =0.000)、IL-1 (F =18.433,P =0.000)、IL-6(F=9.881,P =0.003)、IL-8 (F=18.367,P=0.000)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期炎症指标变化

2.3 两组热痹证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后第8 周,对照组有30.00% 的病人显效,26.67% 有效,总有效率仅为56.67%;治疗组65.63%显效,21.87%有效,总有效率达87.5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3.059,P =0.001),即青蒿提取物治疗热痹证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3 讨论

痹证是涵盖RA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古老的世界性病证,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有效方法。RA 治疗的目标主要在于临床缓解,控制病理损害进一步发展[5-6],相关药物除传统的非甾体类和抗风湿药外,生物制剂越来越成为RA治疗的主流。但是,用这些药物治疗的RA 病人几乎都要承受较大的药物副作用和较高的治疗成本,而且仅有70%的病人能达到临床缓解[6]。大量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免疫调节剂具有高效、低毒和无依赖性等特点,已经在风湿病临床上广泛使用[7]。青蒿是传统中药,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其作为药物的文字记载,该植物主要含有青蒿素、青蒿甲素、青蒿丙素、青蒿酸、青蒿内酯、黄酮、香豆素和挥发油等成分[3,8-9]。研究表明,青蒿的主要有效成分青蒿素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1)轻、中度抑制中性粒细胞、干扰其吞噬功能。(2)减少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3)抑制或提高T 和B 淋巴细胞功能[11]。此外,青蒿提取物还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ɑ 和IL-6 的释放,从而对脓毒症小鼠起到抗炎效应[10],并能下调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表现出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潜力[11]。影象学和病理学资料显示,青蒿提取物可通过减少抗Ⅱ型胶原抗体反应和炎症细胞对大鼠关节的浸润作用,从而显著减轻大鼠足爪的肿胀[12]。综上所述,中药青蒿对风湿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潜力。

由于大多数风湿类疾病在活动期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低烧等不适,类似于中医的热痹证,故病人在此阶段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青蒿是传统的清虚热药,但亦广泛运用于清湿热痰浊,如《重订通俗伤寒论》所记载的蒿芩清胆汤[13-14]、 《圣济总录》所记载的蒿豉丹等。本实验着眼于观察青蒿对热痹证的治疗作用,对62 例患者进行了为期8 周的临床观察,发现青蒿治疗组中的急性期炎症标志物(如ESR、CRP、TNFa、IL-1、IL-6、IL-8)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改善程度亦显著好于对照组(P <0.05)。在总体疗效上,治疗组关节疼痛、肿胀、触痛、发热、晨僵、皮温高、口渴、汗出、面赤、咽痛、大便结、小便黄、口疮、烦闷等热痹征象显著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7.50%,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这些结果表明,青蒿不仅可清虚热、止烦乱,还能用于实热痹证的治疗,对改善活动期RA 症状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贫血、白细胞轻度减少的病人各1 例,其症状轻微,在调整常规抗风湿药甲氨喋呤用量后自行恢复,推测此2 例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与甲氨喋呤有关,因为在将其用量从15 mg/周下调到10 mg/周后,2 例患者均恢复正常。

由于纳入热痹证患者的数量较少,故本实验仅对青蒿提取物治疗热痹证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青蒿改善急性期反应物ESR、CRP,抑制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5-18],为青蒿治疗热痹证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尽管如此,尚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证据的支持。

[1] 杨 杰. 热痹辨治心得[J].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8-30.

[2] 李咏梅,李 焱,侯 宁,等. 试论热痹证[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3):7-8.

[3] 赵天明,徐 溢,盛 静,等. 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0,32(7):1195-1199.

[4] 杨 敏,呼永河,郭明阳,等. 青蒿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8):66-69.

[5] Yang M,Xiao C,Wu Q,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Sanshuibaihu decoc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nuclear factorkappa B and p38 MAPK alpha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rat[J]. J Ethnopharmacol,2010,127 (2):264-273.

[6] 杨 敏,呼永河,郭明阳,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血管靶向性治疗策略[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53-57.

[7] 苑 伟,杨 慧,傅颖珺. 中药对调节性T 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4,36(5):1041-1044.

[8] 孙 鹏,张小松,范 琦,等. 不同产地青蒿的FTIR 指纹图谱分析[J]. 中成药,2007,29(12):1721-1724.

[9] 佘金明,董红霞,梁逸曾,等. 青蒿挥发油成分的GC-MS 分析与化学计量学解析法[J]. 中成药,2011,33(1):99-103.

[10] Wang J,Zhou H,Zheng J,et al. The antimalarial artemisinin synergizes with antibiotics to protect against lethal live Escherichia coli challenge by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lease[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6,50(7):2420-2427.

[11] Shakir L,Hussain M,Javeed A,et al. Artemisinins and immune system[J]. Eur J Pharmacol,2011,668(1-2):6-14.

[12] Hou L F,He S J,Wang J X,et al. SM934,a water-soluble derivative of arteminisin,exerts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s in vitro and in vivo[J]. Int Immunopharmacol,2009,9(13-14):1509-1517.

[13] 刘洪宾. 蒿芩清胆汤临床应用体会[J]. 天津中医药,2010,27(6):481-482.

[14] 宋云娟. 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5):87-88.

[15] 韦 嵩,徐谷根. 青蒿琥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08,37(5):457-458.

[16] 崔淑范,翟佳佳. 西医联合青蒿素抑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发热20 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9,31(1):80-81.

[17] 吴 苹,李启杰,夏増亮,等. 小鼠肾炎模型的制备及双氢青蒿素对其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J]. 华西医学,2011,26(7):1028-1031.

[18] 李 燕,周京国,于学军,等. 中药青蒿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药业,2011,20(3):3-4.

猜你喜欢
痹证青蒿青蒿素
白米青蒿社饭香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任务学习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乡野里的青蒿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