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课堂目标教学全面实施因材施教

2015-01-21 16:03吴徽明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因材施教课程标准

吴徽明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顺利走进新课程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提出了“课堂目标教学”的教学理念,努力树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观,积极落实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手册》中认为,每个人的发展都取决于两个条件,即具备天资和对天资的激发。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如果激发不符合天资,那么它或者对天资根本不发生任何影响,或者使发展违反自然本性,结果出现畸形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水平应是教学的起点,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就应了解、认识并确定这一起点。但是,教师又不能静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水平,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是随着教学而渐进发展的,学生的主动性对他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例如,我们发现在初二物理的浮力教学中,许多学生的智力水平无法适应教学难度;因此,我们就在初二浮力的教学中把目标只定位为基本概念和认知,主要的教学难度放在初三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应把学生当做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一个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主体。鉴于此,在“课堂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采用个性化、差异化、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感知的基础上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环境。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主体的观念,努力实现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保证

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而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由引导学生接受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知识。学生不是被动地填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各有特点的活生生的人,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

我校在推进“课堂目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引进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教学目标叙写”的备课要求,即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我要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会什么”,让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更加有效和可检测,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性和教学有效性更强。同时,提出教研组的中心发言人制度、备课组的主备课制度,提倡教师间的分享、交流与协作,努力构建教师共同成长的环境。让教师更加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新的主体性作用。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落实因材施教的关键

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身心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果教师不能跟随变化而改变教学的策略,教学将无的放矢,教学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要学会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着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实践课堂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是“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关键,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知识;同时,还看教师的教是否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四、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即国家课程管理一地方课程管理一学校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管理以课程标准的形式出现,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对某一学习阶段提出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课程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和可理解的,它要求教师不应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教学课程的开发者。

我们认为,从国家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已不是过去的大纲,课程也不是过去的唯一的教科书。现在的教科书更多的是教师教学的参考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必备书籍之一。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必须更新教材观,应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整合和调整,即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产生校本课程;同时适当拓展其外延,让课程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这样的课程才会更现实和有效。这就是我校进行课堂目标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观点之一。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保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考试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一时间,许多学校开始忌讳“考试”二字而改为“评价”。然而,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都很清楚,考试是回避不了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之一。因此,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降低考试的次数,而忽略考试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明确考试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我校在进行“课堂目标教学”改革实验中提出:要明确每一次考试的目的,“教什么考什么”应是考试的基本出发点,因为考试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检查教学效果。考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面向多数,照顾少数,分阶段、分层要求。如初中历史课和思品课的中考是开卷考试,我们的平时要求就是开闭结合;同时,从初一到初三,论述题从会抄到会总结再到会阐述,不断提高要求,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水平,更好地利用考试来促进教学的功能。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考试作为指挥棒的作用。当前,许多教师“为考而教”的思维根深蒂固,也似乎无可厚非,因此利用考试则更容易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例如,在考试命题中要求列出考试内容的检测目标、知识分布情况等,并进行考试情况的预测,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对教学目标的检查;同时,又可以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师的交流,以达到“因教而考”的目的。

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观的转变是关键;没有教育观的转变,因材施教还会停留在教学原则层面,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我校推行“课堂目标教学”的教学实践以来,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把因材施教全面落实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效率稳步提高,近年来的教学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因材施教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