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温针加放血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4 例

2015-01-23 14:18韩永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赫依面肌蒙药

韩永华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医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对34 例面肌痉挛患者用蒙医温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4 例,女性23 例,男性11 例;25 ~30 岁2 例,31~40 岁8 例,40 ~50 岁9 例,50 岁以上4 例;病程3 日~7年;其中左侧面肌痉挛13 例,右侧面肌痉挛21 例;嘴角、眼角痉挛同时存在者29 例,单纯眼角痉挛者5 例。

2 蒙医辨证分型

2.1 急性“赫依”型:除一侧面肌抽搐外,伴有头疼、眩晕、耳鸣、失眠、眼角流泪、急躁易怒,情绪紧张有波动时痉挛加重。均有受风寒、受惊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等外因引起“赫依”紊乱三元素失调。得病快,治疗见效也快。脉浮空,舌红干,尿白清而泡沫。

2.2 慢性“赫依”型:急性期发作后未作任何治疗或治疗延迟未取得疗效者。均属慢性“赫依”型。出现急性期症状外,有时嘴角歪向健侧因面肌抽搐而导致头部震颤、双手抽搐等。脉浮缓,舌淡苔腻,尿清长。

3 治疗方法[1]

取穴:患侧四白、地仓、下关、童子髎,再配双手合谷、曲池。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卧位,取3 寸毫针深次四白、下关、童子髎穴约1.5 寸得气后捻转手法强刺激,使面部有较强的针感,并在主穴的针柄上用点燃的酒精棉烧针,每5min烧1 次,每次烧约30 ~60min,留针30min。再取3 寸毫针分别将针垂直刺入双侧合谷及曲池穴约2.5 寸。得气后行快速提插手法使针感沿经传导扩散。以上均行泻法。其次根据病情变化发展,再取耳尖经脉或患侧脸颊、口腔内侧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量约0.5 ~1.0mL,必须时配用蒙药阿嘎日-35、额尔顿乌日勒等口服。

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经1 个疗程治疗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 年未复发;治疗结果:治疗结果34 例患者治愈28 例,显效5 例,治愈率:83%,总有效率95%以上,疗程最短者1 个月,最长者3 个月。经1 个疗程治疗症状基本消失,仅在疲劳、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偶尔有不自主痉挛,不需治疗即能自愈;无效:治疗1 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变(1 个疗程为10 天)。

5 典型病例

5.1 刘某某,女,49 岁,会计。自诉右侧面肌痉挛约半年余,经中西医药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发作时右眼睑上下抽搐,嘴角连续向右侧歪斜抽搐,情绪激动时或精神紧张时发作更为明显,呈阵发性,而且发作时间无明显规律及间隔。诊断:右侧面肌痉挛。治疗:采用上述疗法每日针刺1 次,1 个疗程之内放3 次血,口服蒙药约1w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而愈,1 年后随访无复发。

5.2 张某某,男,35 岁,教师。自诉左侧面肌痉挛约2 个月余,经中西医药治疗无效。发作时左眼睑上下抽搐,嘴角连续向左侧歪斜抽搐,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发作较为明显,发作时间无明显规律。诊断:左侧面肌痉挛。治疗:采用上述疗法每日针刺1 次,1 个疗程内放血2 次,口服蒙药约10d,治疗1 个疗程病愈,1 年后随访无反复复发。

6 体 会

面肌痉挛属蒙医学“赫依达塔拉格”病范畴,病位在面[2]。其病由于体内“三素”之一“赫依”平衡失调,“赫依”旺盛在人体内不能正常运行或滞留不调,日久成气滞血瘀影响白脉气血的正常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形成此病。故蒙医治疗本病主要以镇“赫依”疏通白脉,改善调理气血运行机制为基本治则。应用蒙医温针、放血疗法及服用蒙医从而使失衡的“赫依”、“希日”、“巴达干”等生命三元素相对平衡达到化瘀活血,经脉气血通畅筋肉协调而病愈。

[1]博阿古拉,等.蒙医传统疗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2]伊希巴拉珠尔.第一版甘露医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赫依面肌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