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民族民间音乐改编成中小学生合唱作品的方法

2015-01-27 11:12廖天勇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声部民族音乐

廖天勇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50000)

如果把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改编成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合唱作品的话,这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以说明呢?首先因为合唱艺术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合唱组织较繁琐、创作较困难而发展得不够理想。如果因加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新元素而带动了合唱的发展这不是好事吗?其次则是由于近些年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很多自然村落的消亡,据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中国每天都有300个自然村落在消失,这将给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音乐带来严峻挑战,如果因此而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不也是好事吗?那么把民族民间音乐改编成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合唱作品,方法有哪些呢?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简单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一、优秀多声部民族民间音乐原版选取

在众多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中,有很多本身不乏就是一首很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如在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里就有许多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和声作品,音乐老师可以去精心挑选来在学校课堂或合唱队里使用;布依族、彝族、白族等民族里也存在着大量的多声部音乐,对于这些优秀的多声部民间音乐老师不用过多地去进行加工处理,只要注意从内容上选择健康、积极向上适合学生的作品,从作品的音域和技术技巧上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作品就可以了。

二、重新给民间音乐填词

在众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可能有些作品从内容上看,不太适合中小学校园表演,但是它的确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合唱作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修整歌词部分来适应需求。歌词的修整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原词的基础上进行修整,也就是改变个别词。在改变这个词的时候,需要照顾整个作品歌词的基调、韵脚等,不要因改变一个词而致使整个作品味道变异。如云南民歌《猜调》里有句歌词是:“什么长长妹跟前”,当这首优秀的民歌被编入小学音乐课本的时候编者就巧妙地把这句歌词改为:“什么长长你跟前”,仅仅一个“妹”字改成“你”,就轻松在教材中引入了这首作品,合理地规避了一些不符合校园为主题的“小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完全改词,基本换为另一个主题的词,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很好地把握音乐内容,认真斟酌原词与音乐结合的内在因素,不然所填词既和音乐没融合,又没有民族风格。例如我在改编仡佬族民歌《仡山阳雀悠悠呀》歌词的时候,我是利用的完全改变歌词的手法,也就是重新填词。在这首歌里有两句原版歌词是这样的“七月吔黄瓜嘞黄成两块皮,八月吔茄子嘞焉了焉脱蒂”,其实这两句歌词从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完全是两句对季节描写的歌词。但是要改变成符合中小学生演唱的作品的话,那就要认真分析这两句既诙谐又俏皮歌词里的隐含内容,以免引起个别人“猜邪”。我们不难看出这两句歌词里面其实映射了一些“俗”的内容,考虑后就改成了:“仡佬喂山乡哎,真呀真漂亮,阳雀嘞枝头喂轨呀轨轨阳”,我们所改词的内容不但还是与阳雀有关,而且描写的依然是仡佬山乡的美丽自然风景。

三、块状经典民间音乐的使用

一般民间音乐都比较短小,大多数是分节歌的多段式作品,而且同属一个民族的音乐作品在风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采取无缝连接的方式以块状并联多个小音乐作品,或是截取内容相似的精彩片段,但要很好地处理音乐的过渡以及歌词修整过的痕迹。我国著名作曲家《山路十八湾》的作者王原平在谈民族音乐改编和使用的时候说:“经典民歌要块状使用,千万不要把一首优秀的民歌改的面目全非。”所以说我们块状拼接优秀民歌既是很好地发展了民间音乐,也是更好地留存了原民族音乐的优良血统。

四、给优秀民族民间音乐配上声部

据很多理论家在对比研究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后得出结论是:欧洲音乐注重纵向发展,中国音乐注重横向发展。虽然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但也能基本说明我国古琴音乐的发展引领了我国音乐横向旋律的高度发展是铁定的事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发展虽有不尽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和融合性。横向旋律的音乐现象不但是我国音乐的主要特征,而且在很多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里也占有绝大多数。

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唱一首当地的民歌,肯定会引来哄堂大笑,所以学生在本地学校里基本不会唱本民族的歌曲。但是我们正式把这些民歌用合唱的方式引入课堂或是实践学习的时候,学生并不反感,也没有人起哄,反而觉得很新鲜,所以他们都敢唱,而且还很喜欢。不过这些优秀的民歌一般都是单旋律的,要想很好地引入这些优秀作品,我们只有给这些民歌配成多声部音乐,而且最好要求和声织体丰富,手法多样,声线清新。在保留原民歌风格的前提下,还要增强作品的新鲜感,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首简单的民歌改编成了一首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合唱作品。

五、典型民族音调使用

典型民族音调使用和原民歌风格相差最远,但这也是一种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手段。这种发展民间音乐的手段其实并不简单,如果作者没有对这个民族音乐有很好的熟悉和了解是很难把这个民族音乐音调巧妙使用的;如果作者没有很好的作曲技巧的话也不能巧妙地做到民族音调的合理使用。所以说这种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手段是最难的。

首先它要求作者对这个民族音乐有很好的了解和掌握,至少要对其中一首民歌熟练演唱并且喜爱它。这种作者一般都针对民族音乐研究的特殊群体——“局外人”。他们是外来人,由于时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这个民族的音乐,他们只有对这个民族的一首或几首民歌喜爱并熟练。例如由我国著名作词家唐跃生作词、作曲家孟庆云作曲的《一梦醒来是贵州》一歌,其中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引用仡佬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的那个特殊音调。作曲家在“一梦醒来是贵州”的“州”字的拖腔上使用了民歌第一句“情姐下河洗衣裳”的“裳”字上的拖腔,而歌曲的其他地方与民歌并不相同。这就说明了即使作曲家不能全面了解这个民族的音乐,但是他至少对这首民歌是非常非常的熟悉。

其次是要求作者具有高超的作曲技巧。如果不具备熟练的作曲技术的作者很难较好地把大众音乐和民族音乐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简单拼接的话就会显得“洋不洋,土不土的了”,所以笔者以为在民间音乐内部调动、巧妙拼接、风格相似组合才是发展和传承民歌的主要手段。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改编成中小学生的合唱是一种合唱音乐发展的新尝试,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有效途径。通过本文的介绍笔者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音乐工作者投入到这块工作中来,为合唱艺术、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合唱的发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一起努力和奋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方法很多,并不囿于笔者介绍的这些方法,而且在实际改编的时候也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所以本文仅仅权作为一块引玉之砖。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声部民族音乐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多声部视唱训练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