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

2015-01-28 15:12刘曦遥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10083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克洛德拉达卡西

刘曦遥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浅析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

刘曦遥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雨果作品中所贯穿的人道主义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探究的话题,《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这几部作品就体现了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揭露教会虚伪;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讴歌民主革命与弘扬人道精神并存。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是20世纪以前欧洲文学史上两大人道主义作家之一。在这位创作期长达60年的伟大作家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其浓郁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激情,这也正是雨果作品强大生命力和深刻感染力的源泉所在。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是其人道主义精神的辉煌演绎,体现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揭露教会虚伪

19世纪的法国,贫苦人民身处水深火热、逼良为娼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更不用说人权的保障,人格的尊严了。雨果在其作品《悲惨世界》序言中说,他所处的世纪有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羸弱。在《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中,就深刻地反映了上述序言中高度概括的三大社会问题:一是贫穷使男子潦倒。主人公冉阿本是一个清白的农家修树枝的19岁杂工,诚实能干,热爱劳动,为了帮助姐姐养活七个孩子,在万般无奈之下偷了面包而被送入监狱,沦为法律惩罚的对象;二是饥饿使妇女堕落。女主人公芳汀受尽人间苦难、侮辱和欺凌,沦为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谴责的对象;三是黑暗使儿童羸弱。作品描写童年的珂赛特,小小年纪没有享受人间应有的关爱和温暖,而要承受生命中不能承担之重,身心备受戕害。雨果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针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控诉,对身处弱势地位的贫苦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尊重,体现了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可贵的道德良知。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现状图——“这是魔圈……这是阴沟……这是骗人的医院……总之,这是广大宽阔的化妆室,今日巴黎街头上演的偷窃、卖淫和凶杀这种万古长存的喜剧,其各种角色早在中古时代就在这里上妆和卸妆了。”通过作者的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去感知当时社会状况的混乱无序,世态人情的冷酷无情,黑恶势力对人民的摧残压榨,作者以栩栩如生的笔墨将十九世纪的黑暗现实表现得淋漓尽致。

社会失序,底线被踩踏,罪恶无处不在,已经使人民身处绝望之境,而严酷的宗教统治又使人民饱受精神奴役,加深了社会的暗无天日。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就是教会罪恶的代表人物,作者通过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揭露了当时社会宗教势力的虚伪和丑恶。克洛德原本是一个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浓厚宗教感情的牧师,然而刻板冷酷的宗教异化了他作为人的正常感情,造成了他的心理变态和灵魂扭曲。他因爱生恨,由追逐狂到迫害狂,阴险地利用手中的特权与司法机构与检察官勾结,将自己爱得疯狂而无法得到的艾丝美拉达送上绞刑台。雨果一向憎恨那些作威作福、道德沦丧的伪君子式的僧侣们,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塑造克洛德这一人物来控诉宗教组织及其神职人员扭曲人性、吞噬无辜的罪恶行径,揭穿其外表道貌岸然、内心极其丑恶的本质特征。

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近于优美,粗俗藏在高尚的背后,善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作品人道主义精神的另一集中表现是善与恶的斗争,美与丑的对比,这是雨果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体现。在《巴黎圣母院》这部著作中,作者就浓墨重彩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夸张、绚丽、奇异的善恶、美丑对比图。在这部作品中,雨果塑造了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女郎艾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小说揭露了封建宗教的伪善和罪恶,宣告禁欲主义的彻底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被人们视为“钟楼怪人”。他外貌奇丑无比: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是一种铺垫,通过这种夸张性描写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也正因为如此,卡西莫多内在的美才会那样令人心灵震撼。

外貌奇丑的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灵,他感恩、善良、正直、富有牺牲精神。为报答副主教对他的养育之恩而甘心成为他的奴仆供他驱使;为报答艾丝美拉达的滴水之恩而宁愿肝脑涂地。尽管基于人的天然本性他对艾丝美拉达怀有极为强烈的爱慕之情,却不去亵渎她,更不会去侵害她,他视她为女神。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怀着神圣的心情无微不至地照顾艾丝美拉达,当他目睹心中的女神、爱人被无情地处以绞刑时,他无助而又绝望,最后选择殉情,共赴黄泉。他外表的丑达到人类的极至,而他身上表现出的深刻的人性美却至真至纯,这一对比性特征却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又最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他外表的缺陷已经完全被心灵美说掩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善良标杆和灵魂指引。

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则是内外高度统一的真善美的化身。天真纯洁的她在浑浊不堪的社会里靠卖艺为生,她美丽而不虚荣,骄傲而心地善良。因为不愿意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宁愿牺牲自己的名誉也要保全他的性命;看见卡西莫多在烈日下苦受鞭刑,她不计前嫌,以德报怨,送水为他解渴;她威武不屈,面对副主教克洛德的淫威毫不妥协。她最后被法庭和教会联手勾结污蔑为“女巫”“杀人犯”而处以绞刑,她的死是对黑暗的封建宗教势力和失去公正的司法制度的强烈控诉,这个形象一面世,就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深切同情,并引发对社会的深刻批判。雨果通过对艾丝美拉达的完美塑造,使人世间应该具有的真善美得到极大的深化和升华,小说所赋予她的崇高美好的品德,是照耀阴暗社会的火光。

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则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作为雨果着力塑造的反面人物,他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着完全违背宗教教义、背离人性本真的肮脏卑鄙勾当。在教会扭曲人性的禁欲主义约束下,作为副主教的克洛德,无法以宗教戒律加以自我约束和理性控制,一直梦想得到美丽的艾丝美拉达,因为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求,后来又因爱生恨。“我得不到,别人也得不到”,这是宗教人物克洛德的信仰,自己得不到艾丝美拉达,他就要毁灭她,所以他与黑暗的司法联手,将无辜的艾丝美拉达送上了黄泉路,仅仅因为一己之私、一己之恨而毁灭了一个善良美好的生命。

克洛德与卡西莫多两个生活在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敲钟人卡西莫多,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为爱人牺牲一切;副主教克洛德,衣冠楚楚,却卑鄙下流,得不到爱就毁灭他人生命,作者于鲜明对比中,揭露了一个披着教士道袍的恶棍的卑鄙嘴脸,对宗教的虚伪性予以无情鞭打,歌颂了底层人民的优良品质和斗争精神,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讴歌民主革命与弘扬人道精神并存

雨果作品中充分体现出讴歌民主革命与弘扬人道精神并存的宏大宽广思想。他不是暴力革命的排斥者和反对者,他是支持革命、赞美革命的,其人道主义思想首先从肯定革命、讴歌革命中体现出来。但他始终认为,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形体上的伟岸壮硕,体力上的战无不胜,而是因为人具有宽容博大的胸怀,他信奉“比陆地更广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大的是人的心灵。”作为人道主义者,雨果希望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和谐共存,而不是始终处于暴力对抗的状况,这正是他作品要表现的终极价值追求。发表于1893年的长篇小说《九三年》使他的这种人道主义思想达到了至高境界。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作品,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部以大革命最激烈的时代为背景写作的作品中,雨果热情讴歌了共和国军队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他赞美共和军队善良、正直的天性,讴歌他们的道义责任感,他主张用资产阶级革命暴力消灭封建专制,认为这是民主革命的天职,是实现人类理想的路径,由此可见,雨果的人道主义是不排斥暴力革命的,而是面向革命、面向正义的。但同时他也认为,暴力并非万能,因为革命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在自己的作品中诠释了这样的人道主义主张和理念。《九三年》以共和军平息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上述人道主义思想。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共和国的年轻司令,担负着平定叛乱,缉拿叛乱分子的责任;西穆尔登是一个教士,也是郭文的老师,被国民公会派遣到旺岱的一支平叛部队当政治委员;前侯爵朗德纳克则是在1793年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在旺岱小镇纠集几千农民叛乱的首要分子。朗德纳克被围困时,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脱身的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后来由于偶然的原因,朗德纳克本来得以逃脱,但当他目睹三个小孩困于火海的惨况时,人性唤起他心底未曾完全泯灭的善良,他不顾自身安危而回来解救孩子,自愿落入共和军手中。郭文震撼于朗德纳克的人性复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自行将他放走而甘愿承担全部责任。作为郭文的老师西穆尔登视郭文如己出,一方面他理解郭文放走朗德纳克的人道冲动,另一方面基于国民公会铁的纪律和他执行革命纪律的坚强意志,在私人感情和革命纪律、革命意志面前,他选择了后者。西穆尔登最后下令处死郭文,但就在郭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和心灵痛苦而举枪自尽。两个正义美好的生命戛然而止——郭文因为放走叛乱分子而被自己的老师执行纪律处死,西穆尔登因为执行纪律、处死自己的学生负痛自杀;而另一个原本罪恶的生命因为焕发出人性的闪光而得以保全。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读懂雨果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前文所述的“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综上所述,从雨果上述几部代表性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几个方面: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揭露教会虚伪;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讴歌民主革命与弘扬人道精神并存。这几个不同层面的人道主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评价雨果的作品,珍视这位法国人道主义大师为我们所留下来的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雨果毕生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进步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深入探讨。

[1]沈毅.人爱与宽容的世界——重读《悲惨世界》.文教资料,2009.10.

[2]杨一飞.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4.

[3]袁素华.从人到恶魔,从恶魔到天使— —试论《悲惨世界》中的人性问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

[4]柳鸣九.雨果创作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83.

[5]王宇红.试论《巴黎圣母院》的对照艺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刘曦遥(1991年7月—),女,湖南桃江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克洛德拉达卡西
陶土瓶与花
拉达秀
小鼹鼠拉达
小鼹鼠的家
压抑下的人性畸变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
斗牛士之死
赞美与批评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分析
斗牛士之死
不好意思的卡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