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时代边缘的朱文

2015-01-28 15:12常译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4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韩东朱文金钱

常译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041000)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朱文

常译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041000)

1998年10月,《北京文学》全文刊登了朱文的《断裂:一份问卷与五十六份答案》、韩东的《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引发了“断裂事件”,在当时的文学界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朱文的部分作品的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朱文与时代主流的“断裂”。

朱文;断裂;主流文学

朱文原是一个持有两千吨级司炉证的国企员工,于1994年辞去公职专注于写作。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走向体制化,大部分作家都在这种秩序中占到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后起之秀只能在这种体制的夹缝中求发展。与朱文一同引发“断裂”事件的新生代诗人韩东早已小有名气,仍然进入不了文坛的核心地带。而朱文只在一般刊物发表了几篇作品,更是被主流文学系统远远的排除在外。

迫于被“现有文学秩序”所压抑,朱文及其同伴选择发起一次反抗运动。于是,便有了1998年的“断裂“事件,直接针对主流文学体系和秩序,轰动了当时文坛。韩东曾指出:“我们的目的即是在同一时间里划分不同的空间。并非是要以一种写作取代另一种写作,我们想明确的不过是在现有的文学秩序之外,有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写作的存在。”1下面,笔者将会从几个方面来简要论述朱文与时代主流的疏离和与传统的断裂。

一、体制外的个人书写

“体制外”属于文学的象征,它一方面指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主题、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疏离或背离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指涉反抗现行的文学秩序。

朱文小说的创作大多从国企员工时的个人生活历程取材,是属于他自己的“个体世界”的经验表达。朱文坚持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而他自身则以讲故事的人和故事中的人的身份出现在其作品中。朱文众多的作品里,常常会出现一个工业区,一个名叫“大厂”的 “现代化”卫星城(如《大厂到底有多远》《小谢啊小谢》等)。这个“大厂”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他早期国企生活的一个映射。

二、“日常生活”的言说

(一)非主流创作方法

朱文的小说并没有采取说教式的创作方式,没有主流作家那种惯有的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以揭露社会现实为己任。而是通过作品让读者了解到生活的真实姿态——“无聊”“卑微”“乏味”和“痛苦”,告知读者一种日常生活的感受和可能,是对当下经验的直接书写,其视角指向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的牙,我们的爱情》就体现了生活那种不由言说地极度无聊和乏味。朱文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几个百无聊赖的中年人讨论牙齿、讨论女人,不时的讲个黄段子,还和酒吧老板娘打情骂俏的无聊消遣。这种像流水账,又或说是白描的创作方式,以及无意义、琐碎和平坦的故事内容,都让这些“断裂”文人的文学作品无法与追求“文以载道”社会效应得主流文学接轨,或者进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环。这种非主流的创作方法,注定使朱文只能在主流的边缘行走、徘徊。

(二)体制外的边缘人物

朱文的作品很少塑造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与世俗生活斗争的类似于“小丁”(《街上的人们》)一样的卑微人物,这些人没有名字,没有追求的生活,他们是生活的流浪汉、挫败者。如《段丽在古城南京》中热情的描述妓女段丽的情欲史,展现一个可怜又可厌、破罐子破摔的段丽;《胡老师,今天下午去打篮球吗?》中描写了少年无母,中年丧妻,老年失子,一生多难、最终被命运绊倒的胡老师。他们都属于生活的游荡者和失败者,没有存在感,没有幸福感,更多的是挫败感和无力感,像都市中随风飘落的碎片一样,漂浮在城市的边缘。

(三)铺洒的写作方法

朱文言说“日常生活”时还善于运用“铺洒”,抓住某个细节,然后夸张的放大,在熟悉的场景中嵌入不恰当的人、事。如《磅、盎司和肉》中老妇人让“我”作证的对话场景,粗糙、直白、简短的对话突出了一种荒诞、新鲜的现场感。

三、“欲望化”的狂欢叙事:从柴米油盐到钱和性

除了写日常生活,朱文作品有两个关键字,分别是“钱”和“性”。

(一)“金钱”这面大旗

朱文小说中的人物是金钱的追逐者,他们梦想着:“开门就有大把大把的支票劈头盖脸地冲我砸过来,躲也躲不掉”,这些人的目标是:“我们都要向钱学习,向浪漫的美元学习,向心平气和的瑞士法郎学习。学习它们那种绝不虚伪的实实在在的品质。”他们认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存在当属金钱。世界上最让人心潮澎湃的事物非金钱莫属。发财致富是这些人的梦想,但是他们很清楚天上不会掉人民币。所以他们相当珍惜、紧张自己口袋里的钱,锱铢必较。

(二)“性”——另一面大旗

对于“欲望化”的主题写作,朱文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还包括性爱的关注和描述。对性的描写,朱文没有像主流文学家那样欲遮又掩,欲言又止,而是大胆、毫无羞涩感地谈这一隐晦话题。于是,朱文的小说中就可以看到人物毫无禁忌的渴求性爱。如《五毛钱的旅程》中陈青趁丈夫小丁加班时搞外遇。不谈爱情,不涉及金钱,他们只利用对方发泄自己的性欲而已。有时性爱与金钱也有交易的可能,《我爱美元》中,歌舞厅、电影院、饭店等地都可以捕捉到这种交易。

四、启蒙叙事、道德叙事传统的背离

如果说启蒙叙事是当时文坛的传统的话,朱文这一群“断裂”作家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反启蒙”是这一群作家的创作倾向。他们赤裸裸的厌恶知识分子的身份的,韩东曾说:“对于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极端反感,我从中读到了某种精神等级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他们自我感觉站在知识的立场上高人一等。”2在朱文等人的创作中,知识分子失去了自身启蒙的权威,由启蒙者转变为被启蒙者。这种启蒙的丧失是由于本体精神世界的“堕落”。《我爱美元》中,儿子教育与“怜悯”的对象是“老革命”身份的父亲,父亲原本的生活原则、信念在儿子眼里一文不值,反而觉得父亲一辈子很窝囊,没有经历爱情,没有体验各种女人。所以儿子带父亲去嫖娼,还帮父亲克服心理障碍。在儿子歪理丛生的开导下,老革命父亲欲拒还迎地行为是意味深长的,它不仅意味着一个启蒙者形象的倒塌,而且也宣告了与此相连的叙事伦理与叙事道德的崩溃。

通过分析作品可以看出,朱文小说创作擅长于细微处传达自我的人生体验,展示的“生命之轻”,在迟缓甚至停顿的叙述中关注个体当下的生存困境。通过夸张的“再现”生活让文学揭示生活所蕴含的无穷创作空间,揭示“丑陋”“ 卑微”“性”背后的批判意义和美学意义。

注释:

1.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北京文学》,1998(10)P42.

2.韩东,张钧.《时间流程之外的空间概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44.

[1]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北京文学》,1998(10).

[2]朱文.《我爱美元》.作家出版社,1995.

常译月(1988—),女,山西朔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韩东朱文金钱
Prediction of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CrI3/ScCl2 bilayer heterostructure
一匹马
可爱的叙事者——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二则
热闹的大山
重新做人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落后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