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法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2015-01-28 15:12马晓坤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50099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天籁本性

马晓坤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0099)

论“道法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马晓坤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0099)

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然”,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美之极致所在。道家美学思想启示我们以自然作为艺术创作最高境界的美,使客观事物保持它的本然状态,就是最美、最理想的。艺术创作要回归自然,体现淳朴、天真的本性,追求性情的真挚,以发自自然的真情感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标举艺术创造的天然自成,成为了我们艺术创作共同的价值取向。

道法自然;本性流露

前言

“自然”是中国思想中的关键词。在《辞源》中,“自然”词条下有三种含义:一.天然,非人为的;二.不造作,非勉强;三.当然,既是如此。

在汉语中,“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为对象世界的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创造物,它是矿物、植物、动物的整体,人也属于其中;二是指自然的本性,即自然而然,不假人为,区别于人工,人为的,给人以率真、本性流露的感觉,相对于雕饰和矫揉造作。

一、道家美学思想的“美在于‘道’——美在于自然”

中国传统主张“自然”的一派,以道家思想为宗。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自身,也即作为自然的道。道是先天地人而生的本源,其根本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地、天、道、自然这一序列中,人被天地所规定,道规定天地,自然规定道。道自身规定自身,并对天地人具有根本规定性。

这里的自然本性就是道自身。因此,道家美学所认为的,美在于道就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它是指自然界之美,如天地、山水与草木之美;另一方面,它指美的自然而然的本性,自然界因为合于自然的本性而美。

(一)老子美学思想的“道法自然”

作为中国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者,老子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证和阐述了“道”的“自然”的本质特征。

1.“道法自然”

《老子》讲的道是“自然”。自然而然是宇宙的本质,宇宙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人来自自然界,原本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成为人后,有了意识、自我意识,也就有了心机、贪欲,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将从自然界带来的自然而然的本性丢掉了。以自然而然为本质的道以事物本来的方式显示出来。老子所说的道,是事物本身的存在。于是,在中国美学中,关于什么是美,就有了一种主要源自老子的观点,那就是美在自然。

2.《老子》的启示

对于老子的“美在自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美在自然界;一种是美在自然而然。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更为本质一些。自然界的美就是美在自然而然,将这种顺任自然的审美理想引进到艺术创作领域,认为创作的最高标准就是自然,便可以得出三种与之相关的艺术美学思想:

(1)提倡至真至情,反对矫情。

(2)提倡质朴清纯。

(3)以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品位。

因此,提倡艺术创作要回归“自然”,在更高的阶段上向人性复归,使人们的真性情得以自然流露,提倡创作要返璞归真、体现自然,就是艺术创作的自然表现。

(二)庄子美学思想的以“自然为宗”

对“自然”的倡导到了庄子这里强调了道的自然性,主张一切顺任自然。道是一个自然本真的、理想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庄子讲自然无为,反对虚假,崇尚天然。人要体现淳朴、天真的本性,追求性情的真挚,以发自自然的真情感人。

1.《庄子》中,美在美的本性、美在自然

(1)“天地有大美”

关于美,庄子曾有过十分重要的一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我认为,引文中的“天地”有两层含义:一是“道”,用“天”“地”来代替“道”,即道有大美;二是自然界,“天地”与“四时”“万物”并提,四时、万物都是实体,因此,天地也是实体,既是实体,那就是自然界。与老子相比,庄子更明确地将对“道”的赞美移到对自然界的赞美。天地之所以有“大美”是因为它能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地呈现。

(2)“天籁”之美

与“天地有大美”同等意义的还有“天籁”。在庄子看来,“天籁”是大美。

何谓“天籁”?它是无为,是自己发出来的声音,也就是“自生”“自化”。无疑,天籁是最美的声音,它是地籁、人籁在达到自然而然境界之后的自行显现,在这一境界中所呈现的美也就是“天籁之美”。

2.《庄子》的启示

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美,包含着他热爱众生、万物齐一的审美观念。万物能顺其自然而活动,保持它的本然状态就是最美的、最理想的。由此,庄子的道启示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去亲近事物,忘掉自身的机心,反对一切人为和巧智,倾向于事物的本然状态才会是“大美”。

二、“道法自然”在艺术创作领域

所谓“自然”,是对象的本然状态,这种充分体现了本然状态的美便是艺术创作风格的美。它不受外物所役,不为名利所拘,体现本色和天真,使得作品真正具有充分的感染力。道家美学思想启示我们去亲近事物,不要太沉溺于物欲和功利,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倾向于事物的本然状态、使得万物保持它的本然状态,就是最美、最理想的。这种以自然为美,包含着我们热爱众生、万物齐一的审美观念。崇尚自然,以自然作为艺术创作最高境界的美,在绘画中体现自然造化之功。崇尚自然,反对雕饰,准确地表现我们的意思,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情貌,顺乎自然,便是艺术的自然表现。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标举艺术创造的天然自成、巧夺天工,成了我们艺术创作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然”,它是内在的性情的真实自然与外在的技巧表现的天成自然这二者的统一。“自然”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美极致之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然”,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美极致之所在。提倡艺术创作要回归自然,在更高的阶段上向人性复归,使人们的真性情得以自然流露,提倡返璞归真,体现自然。在创作中体现淳朴、天真的本性,追求性情的真挚,以发自自然的真情感人。

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标举艺术创造的返璞归真、天然自成,成为了我们艺术创作共同的价值取向。

[1]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人民出版社,2005.

[2]彭富春.《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韩林德.《境生象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5]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潘运告.《美的神游_从老子到王国维》[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马晓坤,女,(1985年—),河南开封人,汉族,工作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天籁本性
天籁
郑庆余《逝去的记忆
——天籁》
《天籁》
天籁之诗(外四则)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