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环境下常见皮肤疾病的防治概述

2015-01-28 22:12张颂楠综述毕新岭审校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洪灾脓疱外用

张颂楠 综述 毕新岭,顾 军 审校

·综述|REVIEWS·

洪灾环境下常见皮肤疾病的防治概述

张颂楠 综述 毕新岭,顾 军 审校

皮肤病是洪灾环境下的易发疾病。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洪灾灾区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概况,并对相关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洪灾;皮肤病;预防;治疗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等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而水流入境所造成的灾害。洪灾相关的各类疾病严重威胁着灾民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对当地的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严峻考验。笔者着重对洪灾相关的最常见皮肤病包括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等进行综述。

1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1.1 湿疹

1.1.1 临床表现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一般较重,而逐渐向周围复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皮疹一般呈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瘙痒,甚至剧痒[1]。

1.1.2 治疗 局部治疗是湿疹主要的治疗手段,应根据皮损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湿敷,如硼酸溶液、盐酸小檗碱溶液、依沙吖啶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皮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并使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2]。

1.1.3 预防 2006年泰国爆发严重洪灾,Vachiramon等[3]诊治了102名皮肤病患者,其中湿疹35名,占34.3%,其认为泰国灾区湿疹高发是由于过度暴露于污染水源,环境湿度大和不卫生所致。Tempark等[4]认为在洪灾环境下,尽可能保持皮肤的干燥是预防湿疹的理想方法。刘新军等[5]认为改善抗洪官兵的居住条件,避免疲劳作业、过大精神压力可减少湿疹的发生。

1.2 接触性皮炎

1.2.1 临床表现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了某些外源性物质后,接触部位过敏导致的皮肤炎性反应,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或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大疱,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常自觉瘙痒或灼痛,少数严重患者可有全身症状[6]。

1.2.2 治疗 一般首选外用药物治疗,如红肿明显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硼酸溶液冷湿敷,渗出较少时可外用氧化锌油,无渗液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视病情轻重可内服抗组胺药,泼尼松内服一般用于重度、泛发的炎性反应[7]。

1.2.3 预防 刘玮[8]认为在洪灾灾区长时间接触沙泥污水可导致四肢的刺激性皮炎,灾区环境中的其他污物同样可能是致敏原。减少或避免与致敏原的直接接触是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基本方法。

1.3 虫咬皮炎

1.3.1 临床表现 虫咬皮炎是指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病,主要与节肢动物叮咬有关。洪灾灾区中虫咬皮炎多源于蚊类叮咬,蚊类叮咬后人皮肤可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可有一针头大暗红色瘀点,在瘀点周围出现特征性苍白色晕。皮疹反应因人而异,有人被叮咬后毫无症状,但部分敏感者可出现明显红肿,伴剧烈瘙痒和烧灼感。

1.3.2 治疗 皮炎症状较轻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内服抗组胺药物;皮损广泛,过敏症状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激素。高敏人群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盒,其内应包括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注射器等[10]。

1.3.3 预防 在有积水的环境下,蚊类易大量繁殖。蓝春庚等[11]对桂平市洪涝灾区进行蚊媒监测,2006—2007年在桂平市采用诱蚊灯法捕蚊,平均密度为158.03只/(灯·h)。张禁等[9]报告了2010年湖北咸宁洪灾灾区的1473名皮肤病患者中,虫咬皮炎患者310名,主要由蚊类引起。蚊类除了会引发虫咬皮炎外,还会传播疟疾等严重疾病,所以灭蚊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室外灭蚊可采用马拉硫磷乳剂或DDT乳剂喷洒,室内灭蚊可采用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喷洒,另外,及时清除暂住区周围的小型积水可遏制蚊虫幼虫生长,如有条件还可使用蚊香、蚊帐等进行防护[12]。

2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2.1 脓疱疮

2.1.1 临床表现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在洪灾灾区脓疱疮多见于儿童,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皮损初起为米粒大小水疱或脓疱,迅速变为大疱,疱内容物先澄清,后混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疱壁薄,易溃破形成糜烂结痂。大多有自限性,数周内创面可无瘢痕性愈合。

2.1.2 治疗 通常首选局部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瑞他帕林等。对于病变广泛或有系统症状者以及不能耐受外用抗生素者,建议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克拉维酸。如有条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14]。

2.1.3 预防 2010-08,虞红[13]所在的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洪灾灾区接诊皮肤病患者1326名,其中脓疱疮214名,占16.10%。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化脓性皮肤病,所以应适当隔离脓疱疮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和患儿接触。如有条件尽可能多沐浴,消毒所穿衣物,保持床铺的卫生和个人卫生。

2.2 毛囊炎

2.2.1 临床表现 毛囊炎是一种发生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性反应,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毛囊炎的皮损初期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毛囊炎如向周围扩散形成坚硬结节则为疖,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形成皮肤深部感染则为痈。

2.2.2 治疗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早期未化脓者可外用鱼石脂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多发性毛囊炎及较严重的疖、痈应予以内用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7]。

2.2.3 预防 刘翠杰[15]所在救援队接诊了647名患皮肤病的巴基斯坦洪灾灾民,其中毛囊炎较常见,占6.68%,其认为可能和当地高温气候和灾区卫生条件差有关。此病的预防原则是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外伤及积极避免因过度疲劳导致的免疫力降低。

3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3.1 手足癣

3.1.1 临床表现 手癣和足癣是发生在手掌和足跖以及指(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亦可波及手、足背及腕、踝部,临床上可以分为水疱型、角化型和浸渍糜烂型等。水疱型皮损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角化型皮损多发于掌跖部及足跟,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及干燥。浸渍糜烂型皮损表现为指(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浸渍发白的上皮可见其下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瘙痒感较明显[16]。

3.1.2 治疗 水疱型可外用刺激性较小的霜剂和水剂,如联苯苄唑霜剂或水剂等;角化型可外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乳膏,必要时可采用封包治疗;浸渍糜烂型可予以外用咪康唑粉剂,有渗液时可予以硼酸溶液湿敷,皮肤干燥后可外涂霜剂。内服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17]。

3.1.3 预防 杨国斌和朱役[18]统计了5609名1998年各地区抗洪抢险官兵,3519名患有皮肤病,其中手癣142名,足癣719名。其认为穿透气的鞋袜、不混穿鞋袜、避免共用衣物毛巾、保持皮肤干燥是在洪灾灾区预防手足癣的可行方法。

3.2 股癣

3.2.1 临床表现 股癣是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多呈环状或半环状斑片。初于股上部内侧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有脱屑,并逐渐扩展而向四周蔓延,边界清楚,其上有丘疹、水疱或结痂,中央部位可自愈,有色素沉着或脱屑。病程长的患者局部皮肤可发生浸润增厚,呈苔藓化,常伴有痒感[19]。

3.2.2 治疗 通常首选唑类、丙烯胺类药物外用,唑类主要包括联苯苄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等,丙烯胺类主要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等。对于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泛发或反复发作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3.2.3 预防 改善居住环境,衣服、被褥等常在阳光下曝晒,穿宽松的衣物可预防股癣。外阴部、腹股沟、臀部等部位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如有条件及时沐浴。与手足癣的预防原则相似,即消除身体上皮肤癣菌易生长的封闭潮湿环境。

4 小 结

在洪灾环境下,灾民和救援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普遍较为恶劣,容易罹患各类皮肤疾病,笔者重点探讨了三类最常见的皮肤病。医务人员在开展皮肤病防治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面向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其重视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外伤、避免污物接触、保持皮肤干燥、积极灭虫是通用预防原则。如果患病则应该及早治疗,持续观察,避免因忽视初期的轻微症状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全身疾病。此外,防护用具、药品、医用设备等物资应充分保障供应。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湿疹诊疗指南(2011)[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2] 彭红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12):1667-1668.

[3] Vachiramon V, Busaracome P, Chongtrakool P,etal. Skin diseases during floods in Thailand[J]. J Med Assoc Thai, 2008,91(4) :479-484.

[4] Tempark T, Lueangarun S, Chatproedprai S,etal. Flood-related skin diseases: a literature review[J]. Int J Dermatol, 2013, 52(10):1168-1176.

[5] 刘新军,张兆志,段 伟.某地区抗洪清淤武警官兵皮肤病调查[J].人民军医,2011,54(8):683.

[6] 叶珍珍,李邻峰.接触性皮炎及其预防[J].中国医疗保险,2009(10):72.

[7]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6.

[8] 刘 玮.抗洪抢险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J].航空军医,1999,1(1): 45-46.

[9] 张 禁,范 平,张红艳,等.湖北咸宁洪涝灾区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J].实用皮肤杂志,2011,4(2):78-79.

[10] 孙 娟,王新华,林惠明,等.灾区部队官兵虫咬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5):12.

[11] 蓝春庚,易铭友,廖国厚,等.2006~2007年桂平市洪涝灾区蚊媒监测报告[J].应用预防医学,2008,14(1):40-41.

[12] 邓小如,袁元华,何春荣.洪灾期间媒介生物的控制[J].医学动物防治,2006,22(9):657-659.

[13] 虞 红,彭碧波,李志强,等.巴基斯坦洪灾皮肤病病谱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6):478-479,482.

[14] 王振远,路永红.脓疱疮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 967-969.

[15] 刘翠杰,聂本勇,陈明玉,等.巴基斯坦某地洪涝灾害后皮肤病构成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4(4):205-206.

[16] 徐河山.某海防部队官兵手足癣的病因治疗和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22-123.

[17]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手癣和足癣的诊疗指南[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2):109-110.

[18] 杨国斌,朱 役.5609名抗洪抢险官兵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J].人民军医,1999,42(6):318-319.

[19] 唐海玲.不同药物在股癣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187-188.

(2014-11-16收稿 2014-12-04修回)

(责任编辑 张亚丽)

Review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ermatosis in flood stricken area

ZHANGSongnan,BIXinling,andGUJun.

DepartmentofDermatology,ChanghaiHospitalAffiliatedto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GUJun,E-mail:gujun79@163.com

Dermatosis is common in flood stricken area.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ost common dermatosis: allergic dermatosis, bacterial infectious dermatosis, fungal infectious dermatosis and also it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flood;dermatosis;prophylaxis;treatment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1.01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13DZ1930906);第二军医大学军事医学专项基金(2012)

张颂楠,博士研究生在读,E-mail: hzzsn@sina.com

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

顾 军,E-mail: gujun79@163.com

R751

猜你喜欢
洪灾脓疱外用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醒醒吧,人类!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