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2015-01-29 06:02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出题校企题目

中国教育报

山东商职院创新考试形式让学生自编个性化试卷

“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睡觉,课后做练习题时互相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建平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问题,王建平在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改进课堂教学、搞“翻转课堂”教学的同时,转变日常练习检测和期末考试的思路与方式,让学生出题、审题、互相挑刺比拼,最后形成期末考试的“博弈题库”,加强过程性学习检测。

王建平首先制定了出题考试规则:6个班级的学生自然组成“6个军团”,以教材和课件内容为“战区”(出题范围),每个班5人一个学习小组分成若干个“攻击小队”,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为“武器装备”,既可以自己编制题目,也可以改编教材上的题目,每人每章至少出1道题目,一个小组至少出5道题目,题目不能和教材上的练习题重复,也不能和别的学生先出的题目重复,并要附上答案。

“每个班级还要成立‘学生审题团,根据题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难易程度给每个学生计分,该项计分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同时,将评审合格的题目选入在线试题库,作为期末考试试卷的备选题目。”2013级暖通班班长冯昌庆说。如果题目发生重复,就以先上传者优先入选,后上传者就要重新编制题目;如果先上传者编制的题目有误,就由后上传者顶替。王建平说:“要想后来居上,就要学会找碴儿、就要挑刺、相互比拼!”

“根据这一办法,早出题目重复的几率小,出题就相对容易;相反,如果题目出得越晚,重复的几率就越大,需要出的题目就越多、难度就越大。”冯昌庆说,“因此,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想尽早出题完成学习任务,以免题目被别的同学出了,自己出好几道题都完不成出题任务。”

按照该校依托云平台建设的“在线考试检测平台”统计,王建平所教的6个班级,很少有学生只出1道题,一般都在3至7道题左右。2013年第二学期,每个班级出题1300多道,6个班级总共出题近万道,这上万道题目经“学生审题团”评审合格后,入选期末考试试题库。在期末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各类题型,为每个学生组合一套试卷,进行在线考试检测。

“因为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后重新组合的,所以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考试时想抄其他同学的答案也没法抄,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冯昌庆说。

“虽然看起来后出题的学生需要出得更多,好像‘吃亏了,实际上他们付出得更多,学习的收获自然就更多。‘学生评审团的成员需要辨别审核全班的题目,学习收获自然更大。此外,每个学生不仅自己要琢磨出题,还要研究别人的题,自然而然就进入学习状态了。”王建平说,“以前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课本还是崭新的,很多学生连一遍都没翻过;现在一学期下来大多数学生的书都翻烂了,说明学生认真钻研教材了。”

中国青年报

石家庄铁路职技学院办“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起初背靠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了“血缘式”校企合作关系。后示范校建设时期,随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的呼声越来越高,单一的、简单的技术服务无法解决企业深层次的技术难题。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明生正是基于这一研判,果断提出“嵌入式”校企合作新模式,“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般是综合性技术难题,需要多专业、多技术、校企共同研究解决。”

企业的需求往往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打破“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局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将企业技术研发、数据处理等类项目引入学校,引企入校,使企业的部分功能嵌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该院针对建筑结构工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专门成立了建筑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013年研发中心引进了华北地区某一线城市数字城市化项目,在校企双方教师指导下,40余名学生综合运用Photoshop、3Dmax、CAD等软件,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首批3000多个建筑物单元的数字成图任务,合格率高,一次性通过验收。真实的生产项目、严格的技术要求、标准的作业规程充分锻炼了学生三维成图的各方面能力。这40余名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几家同类企业相中,高薪诚邀他们签约。

引企入校可以充分发挥学院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在石家庄地铁合作教育工作站,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中铁十八局六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开展了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盖挖法立柱桩精确定位技术、工程施工监测新技术等研究。其中,学院杨新伟博士、李君君老师等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合作开展的“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在地铁基坑施工监测中的应用”课题被河北省教育厅立项为2013年度科研课题。

引企入校,把企业的部分功能嵌入到教学一线,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了“知不能行,非真知”的实践要义。在沪昆高铁南昌轨道板场工作站,该院骆宪龙教师和两名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与企业人员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共同设计了一套适合当地供料的C60高等级砼拌和方案。师生从试验室的设计、仪器设备的配置与安装调试、试验室制度的建立、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到设备运行台账的建立,加班加点,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实验室的组建任务。学生从中掌握了项目试验室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完全具备了施工试验检测的能力,这是在学校课堂里根本不可能学到的。

光明日报

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促进校企合作

“现在是积件学习,就如同使用积木一样,可以重新构建,拆装、组合非常方便。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共建设了7门网络精品课程、718个积件、718个PPT课件、1546道试题、59个行业标准、38个技能方案、47个教学案例、38个实训项目方案等专业资源库。”刘冬美是北京商业学校的教师,在电脑上向记者示意,根据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梳理分析确定资源积件,最后按照教学最优设计组合形成了网络课程资源。

这种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资源,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深度融合。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员,北京商业学校是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题组长单位,是物流专业与语文课程的课题副组长单位,是会计电算化和动漫专业的课题共享单位。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算了一笔账:假如学校自己开发会计专业的课程资源,每门课的开发成本大约需要30万~50万元,以开发8门计算,需要240万~400万元的资金投入;如果参与该专业的共享使用,只需要8万元,就可以共享已经开发的所有资源。按此计算,可以为学校节约成本至少242万元。

通过近两年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使参与共建共享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达成了共识,优势互补、合力共建、协作创新、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共建共享文化正在形成。

共建共享计划使企业有机会深入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企业成为共建共享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共建共享标准化、可视化、多途径应用的成果不仅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还满足了企业培训的需求,提高了培训质量,增强了培训效果。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畅捷通的一些工程师,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真正成为校企合作的使者,而学校在专业建设、产品研发、课程研发等方面,与企业联手,根据用人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校企成为一家人。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耿洁介绍,共建共享计划(二期)将增加新的举措,如开通申报和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动态跟踪;在建设任务中增加了视频公开课程,将推出一批名师名课;吸收更多生产性企业的加入,与企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提升技术应用水平,采取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教育策略,虚拟现实、实物仿真、流程模拟和过程再造以动画、三维、思维导图等形式集中突破专业知识教学重点、岗位技能训练难点和职业能力形成要点;在管理上,将成立专家组,加大技术支持、教改辅导、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开发质量和水平。

中国教育报

浙江纺织服装职技学院借微博打造校园对话平台

在浙江纺服职院,院长王梅珍固定每月的第一个周二与微友对话交流,迄今她已连续参加了6期。“真时间”是浙江纺服职院借助微博打造的一个校领导与学生线上线下互动的校园对话平台。自去年5月28日启动首场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8期,共有100余名学生参与。

“哎呀,比我想象中的要亲切!”“校领导其实也没有那么严肃啊!”一些参加“真时间”的学生说。

记者发现,“真时间”的举办处处和微博相关,“真时间”的组织者不是学校职能部门,而是一个校园微博——“@纺服那些事”;参加“真时间”的学生代表都是通过微博报名的;“真时间”举行期间,“@纺服那些事”还会在其微博上实时直播,将问题通过微博反馈。

为何依托微博打造这一平台?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黄炜说:“校园师生使用微博很普遍,8位校领导中有6位开通使用实名认证微博。学校官方新浪微博现有的5.88万名粉丝里,其中,学生和校友约2.5万名。校内调查数据显示,在1万多名在校生中,使用微博的比例已达到70%。”该校官方微博位列2012年度新浪微博高校百强榜第67位,为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自从开通微博后,经常可以从微博上了解到学生的诉求,因此就考虑是否可以创新方法,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真诚沟通的长效机制,于是就有了‘真时间这个平台。”王梅珍告诉记者,定名为“真时间”有三层含义,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同学真实表达意愿,领导真诚回应诉求,学校真正解决问题。

“真时间”活动举办以来,学生的许多诉求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该校学府西苑食堂原本没有安装空调,在第一期“真时间”里,有学生向王梅珍抱怨夏天在食堂吃饭太热了。王梅珍听后特意去食堂转了一圈,明显感到室内温度确实有点高,立马召集学校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专门拨出16万元,为学府西苑食堂添置18台大功率柜式空调。去年九月份开学第一天,王梅珍发微博告诉学生这个好消息:“同学们不用再尝汗水拌饭的滋味了。”

在2013年的最后一期“真时间”里,不少学生吐槽学府西苑没有医务室,同学们感到不方便,离学校最近的医务室是位于东苑步行街的“高教社区卫生服务站”,走过去还是有点远。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星达听了以后告诉同学们,学校打算下学期在校内设立医务室。许多学生在微博上听到这个消息,纷纷点赞。

“学生的声音非常重要,欢迎学生更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学校也会尽最大可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需求。”王梅珍说,今年她会邀请更多校领导参与到“真时间”中来。

猜你喜欢
出题校企题目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棉和绵
追根求源
她负责吗?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