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业不良问题

2015-01-29 22:19刘少英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差生学业辅导

刘少英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综合高中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学业不良这一词汇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和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试图针对综合高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表现及成因,对促其转化的教育对策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学业不良的概念界定及表现

1.学业不良的概念界定

“学业不良”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柯克 (S. Kirk)于1963年提出的。继此概念提出之后,各国教育学者都对学业不良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在我国,对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业不良与学习困难、学业不良与差生的概念辨析上。

美国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相对成熟。我国一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对学习困难的定义是学习能力的缺损,即在语言、计算、逻辑推理等某些功能上的缺失。而这种缺损并非指学生的智力问题,仅是指他们的某些隐形能力跟不上正常发展过程,若这种能力在该学生的正常生活中不被显性发展,则不会被发觉其缺损。因此这部分学者并不赞同把学习困难与学业不良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差生这一词汇在我国存在已久,其定义也十分丰富,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共通的概念可以被所有学者所支持。但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差生则被公认为除了学习上的问题,还存有某些道德上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差生有别于学业不良学生,其原因也是指差生存在品德不良,而学业不良学生仅指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学习成绩未达标的学生。

学业不良的概念中包含着绝对学业不良和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是指学业成绩不及格;相对学业不良是指智力潜力与其学习成就存在差距。目前在理论界,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概念日益受到广泛认同。笔者从相对学业不良这一角度出发,认为学习困难和差生的概念都应该包含于学业不良的框架中。

2.数学学业不良的表现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无法集中、作业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情况、对于学过的知识没有印象、对于老师随堂提问无法回答、自己无法针对困惑提出问题等。一些情况严重的学生甚至表现出:课堂上睡觉、发呆、影响他人学习、不服管教、顶撞老师、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都源自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学习成绩不达标又加重了他们的自卑、焦虑、孤僻、易冲动,甚至是抑郁等。

二、数学学业不良的表现类型

根据综合高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外在表现及其心理特征,可将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划分为五种类型:智力迟缓型、方法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动力障碍型、眼高手低型(急功近利)。此五种类型的学业不良学生分别对应的具体表现是:

1.智力迟缓型

智力迟缓型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思考和理解问题显得迟钝、缓慢,他们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方面,都比正常学生要差些,因此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较为困难。

2.方法欠缺型

顾名思义,方法欠缺型是指一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问题。这类学生大多学习努力、态度积极,然而却因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得当而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如果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无法改善,他们便会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

3.行为情绪型

行为情绪型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又较为情绪化,他们的行为容易被情绪所支配,因而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多表现为不服管教、公然顶撞老师,或者因为叛逆心理而跟老师和家长对着干,对学习嗤之以鼻等。

4.动力障碍型

动力障碍型学生是指对待学习没有热情,这类学生觉得学习无用,他们没有看到学习的益处,只是单纯地应付,较多地表现为上课不听讲、抄袭作业、迟到、早退等。

5.眼高手低型

眼高手低型学生指的是在学习方面过于自信又急功近利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自我评价过高,在课堂上或者自学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听懂或者看懂了一点就以为全部都会了,这造成他们对知识一知半解,成绩不尽如人意。

三、针对数学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教育对策

1.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提及如何能够提升综合高中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家长及学生都会首先想到课外辅导及补课,但是这些究竟能否给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业上带来真正的收益呢?笔者认为,不能,而且一旦停止课外辅导及补课,很多学生暂时提高的成绩又会下降,并且长期的补课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综合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应该只是教会他们对付一些应考题目,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数学。

首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解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然后针对这些基本题目进行练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会学生遇到题目时该如何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业不良学生通常思维缺乏灵活性及突破性,他们更倾向于模仿例题和对照公式做题,对于具有变通性的题目却无从下手。根据笔者对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了解,之所以他们在思维能力方面不如一般学生,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熟悉。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就没有下功夫,知识体系掌握不牢固,对基础概念记忆模糊、理解不够透彻,对题目练习不够,没有较清晰的解决套路。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产生了独立思考的惰性,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题目就轻言放弃。笔者认为解决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教师可先找准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辅导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可以设计出题目让其独自完成,题目的难易程度可不断提升,最终使其赶上班级进度。不断提升题目的难易度,会使学生在完成题目时,拥有成就感,从而加深做题的兴趣。设计题目时,教师要在学生书本上圈出题目的相关概念及公式,促使学生去关注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反复练习。

有研究者曾提出对数学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即教师需要把授课内容按层次划分,给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育。笔者在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中总结发现,教师在针对数学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教育措施上,不必要刻意去迎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而做出教学内容上的改变,而应及时发现学生在作业及考试中对知识接受的薄弱之处,并及时告知,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讲解,使他们可以跟上全班的进度。若是采用分层次教育,并对作业也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反而是潜移默化地助推了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惰性。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会因为不同的教育方案而产生较为轻松的学习习惯,某些学生会因此不再追求进步。使学生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真正追求,让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在努力中学到更多,才是真正的出路。

2.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数学学业不良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负担,从而导致其心理出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聘请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对数学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目前看来,大部分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老师,但是这些老师却未必都具备较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水平,大部分是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来对学生做思想调节。而目前,综合高中非常需要较为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能够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因为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大部分都有自卑感,他们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在接受心理治疗。班主任是学校中对学生情况了解最为清楚的人,在发现数学学业不良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时,应该及时观察、总结,把学生的全面情况介绍给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可以私下主动找学业不良学生进行沟通,并保护他们的隐私。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一部分有心理问题的数学学业不良学生走出人生的阴霾。

3.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

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大多较为孤僻,不是他们被孤立,就是他们孤立别人。他们中较多学生不喜欢融入集体、融入班级,对待同学的态度较为冷漠,没有班级荣誉感及集体成就感。这种孤立状态会造成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厌烦及排斥,也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笔者认为,在学校和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有计划、有趣味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使数学学业不良学生发挥特长爱好,增强成就感,也能够改善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印象,在促进班级团结的同时也使数学学业不良学生有效融入班级,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积极服从学校的安排,进而对学习不断加深兴趣。

(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差生学业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在书上睡觉
找你算账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