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资产: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

2015-01-30 15:11张洪波
中国出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创知识产权资产

| 张洪波 |

版权资产: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

| 张洪波 |

IP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文学IP、网络IP的说法在社会上很是流行。那么,对于具体的文化创意企业、数字出版企业而言,IP到底是指什么?他们上市和成功经营靠什么?

从乐视、腾讯、盛大、金山、中文在线等企业近年的快速发展来看,他们都靠的是IP!新经典文化股份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告知股民和社会:本公司是立足版权资产管理、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传媒企业。

这些企业上市或者成功的因素既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所谓的“硬实力”,也包括内容,即那些“软实力”。有了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而没有版权内容,或版权内容受制于人,企业只能为他人提供服务;而有了版权内容,虽然没有资金、技术等“硬实力”,但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版权内容就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时候,版权内容就可能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08年国务院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16字方针。这些年来,随着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北上广三地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剑网行动”的持续开展,全国各地司法、版权行政执法和文化综合执法力度的加强,权利人版权意识的觉醒,版权市场化水平在逐渐提高。央视、湖南卫视对版权工作的重视,“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的成功运营,各电台电视台陆续建立版权资产管理中心、融媒体中心,充分证明了我国广电系统在版权运用、版权资产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在了全国文创产业的前列。中央文资办也在出版系统设立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权资产管理试点。乐视、腾讯等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正充分体现了企业对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对版权资产的管理能力。

在文创企业,版权资源、版权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对版权作品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对版权资产的管理。

因此,文创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抓内容,要控制版权资源,理顺版权归属关系,建立版权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有效运用手段。

其次,重点在运用、推广即版权作品的授权与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传统出版业对版权作品的运营能力,通过市场化运用、传播,实现版权作品的价值并且增值。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集体授权,不但可以增强中小出版企业、文创企业的话语权、主动权,还可以降低版权作品的市场交易成本,提升版权作品的市场价值,让权利人利益实现最大化。

再次,要加强权利维护。打击侵权盗版,规范市场版权秩序,也是建设另一种生态文明。集合广大权利人的力量,运用综合手段,民事诉讼、行政处罚,通过集体维权,打击侵权盗版,降低维权成本,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和环境,营造健康的网络版权生态。保护是手段,合作发展是目的。

去年中央颁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上半年颁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意见都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降低追究刑责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加强综合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这些都为文创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版权是保障作品创作、传播、使用的一项制度工具。发展文创产业,就是要拓展版权利用方式,提高版权运用水平,提升版权市场化能力,探索全版权运营,加强对版权交易平台的权威性和功效性的引导、监管。加强打击侵权盗版,更应该进一步规范作品登记和版权合同备案制度,完善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融资等基本制度,同时还要放眼世界,紧跟中央步伐,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人文领域版权交流与版权贸易的制度设计。

猜你喜欢
文创知识产权资产
陶溪川文创街区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