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2015-01-30 15:11石永强
中国出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导向

□文|石永强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文|石永强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60年,是新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也是新疆出版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繁荣的60年,是新疆出版业最辉煌的60年。

抚今追昔,寻着新疆出版业留下的足迹,我们会清晰看到并且深深地体会到,新疆出版业作为新疆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其命运与国家、与新疆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国家兴,出版兴,已被历史发展所充分证明。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在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新疆灿烂文化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新疆都产生了众多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们的许多作品至今仍以经典的魅力影响着后人。

唐代疏勒人裴慧琳曾用20多年的时间,著《一切经音义》一书,该书共100卷,对汉文佛经和其他佛教著作进行了注释,其中还包括了大量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内容,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唐乾元年间,新疆最早的地方志《西周图经残卷》编纂完成。公元前10世纪70年代左右,喀喇汗王朝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成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公元11世纪70年代,喀喇汗王朝的另一部名著《突厥语大词典》问世。元朝时期,新疆著名的农学家鲁明善著有《农桑衣食撮要》一书;翻译家安藏曾将《尚书》《资治通鉴》等书译成维吾尔文;翻译家必兰纳识里曾将汉文、梵文及藏文佛经五六种译成维吾尔文。清乾隆四十七年刘统勋、何国宗奉旨完成《西域图志》,这是清政府关于新疆的官修志书。该书体例严谨,材料翔实,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新疆的史地情况,全书52卷并编于《四库全书》。这些著作或产生于新疆,或介绍和反映新疆,但受新疆条件所限,这些著作都没有在新疆得到出版与推广,有些甚至在当时为新疆人所不知。

1884年新疆建省,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在迪化创建了印书院,这是新疆最早的专业出版机构,当时只是面向全疆出版发行了一批用维吾尔文字母注音的《三字经》《百家姓》。民国时期,新疆各地陆续建立了一些出版机构,但大都规模很小,存在的时间不长,影响不大。当时新疆出版物主要形式多为报纸、期刊。一些书籍也多由这些报纸和期刊单位组织编辑生产。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出版业开启了新的一页。1950年1月10日,新华书店新疆总分店迪化分店成立,标志着新疆图书发行业的发端。1951年3月,新疆人民出版社成立。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全疆大部分地县都已成立新华书店支店或门市部。1956年4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成立,1956年8月,新疆教育出版社成立。从1951年到1965年,新疆三家出版社累计出版图书6179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学图书5297种,总印数为9662万册。“文革”期间,新疆出版业进入低谷,1966年到1977年,累计出版图书4174种。其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被撤销,成立了新疆卫生出版社和伊犁人民出版社。改革开放后,新疆出版业得以迅速恢复和提高,先后成立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恢复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疆的出版社达到12家。从1978年到2001年,出版图书品种由6538种增长到34168种,增长了5.2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关心支持下,新疆出版人奋发努力,改革创新,新疆出版业快速发展,事业突飞猛进,产业规模扩大,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开始建立并日渐完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增强,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在全国屡获大奖,新疆的出版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4年,共计出版图书12962种。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确立,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新疆,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新时期、新任务为新疆出版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也意味着新的考验,新的挑战。新疆出版业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使命,必须要有新的面貌,新的作为。既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对未来充满信心,抓住机遇,求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还要正视困难,看到不足和问题,振奋精神,勇敢地面向挑战,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脚踏实地,遵循出版规律,顺应科技进步,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再创新疆出版业新的辉煌。

把握导向,坚持方向,是出版业的根本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出版业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新疆,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尤为突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各种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想渗透利用的行业。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部门,新疆出版业要清醒地看到自己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和崇高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出版工作中把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作为第一位的责任。严格按照导向的刚性要求,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含糊,确保导向不出问题。坚持正确出版导向,一是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做到出版工作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二是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策划选题,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善于主动进攻,充分发挥出版主阵地的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物去影响人,塑造人,不让各类非法出版物有生存空间;三是要坚持导向的全面性,出版导向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注重政治导向,还要关注价值导向、审美导向等导向内容,切不可顾此失彼;四是要从具体抓起,导向是宏观的,更是具体的,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的一点一滴做起,抓好每一个选题,落实到每一本出版物和每一个工作环节;五是要使导向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出版人的自觉责任,并严格遵循。

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出版业重要的工作方法,必须认真遵循。新疆是个经济欠发达、出版业整体水平不高的省区,其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新疆出版的民族性。首先,新疆的民族出版业在我国民族出版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2亿,其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为3000万,新疆用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5种少数民族语言生产各类出版物,其使用少数民族出版物的人口超过1000万,简单机械地计算,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应占到国家少数民族出版份额的三分之一,新疆少数民族出版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民族出版,责任重大。其次,新疆的少数民族出版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疆的少数民族出版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的少数民族出版与汉文出版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内地差距更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目前人均拥有的图书、报纸、期刊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任重道远,新疆民族出版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再次,少数民族出版当前还缺乏竞争性,使我们能有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耐心把少数民族出版做好做扎实。民族出版是新疆最大的特色,自然也应是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新疆出版业之所以能全面进步,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民族出版为重点,从这一点突破,有效推动了出版业的整体进步。国家对少数民族出版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新疆出版工作的重点不会发生改变。

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出版,一是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少数民族出版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二是要坚持民族出版的公益性,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扩大延伸少数民族出版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要加强译制工作,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享受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出版成果,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四是要树立市场意识,更多地面向市场,依靠市场去求得少数民族出版业的更大发展空间;五是要针对少数民族出版的实际,整合民族出版力量运用集约化手段,求得1+1>2的效果。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出版业的工作目标,必须担当责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出版界的神圣职责。这些年,国家通过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国基层农牧民读书看报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疆在搞好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上,更因实施了两期东风工程项目,基层农牧民受益更多。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新疆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对此既要充分肯定,坚定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能把成绩估计得太高,需再接再厉,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如要很好地研究解决覆盖面的空白问题、出版物的正常补充更新问题,已建成各类书屋的管理运营问题,特别是配发出版物发挥作用的问题等,以便在今后东风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基层农牧民的需求。

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是长期形成的,不要幻想短时间就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苦的工作;二是要了解掌握基层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需要看、喜欢看的各类出版物;三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农牧区出版物的档次水平;四是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发挥农牧区出版物的作用;五是要全面统筹加强对农牧区书屋的管理,为农牧民看书用书提供更好的服务。

出版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责任重,要求高,影响大,同时又是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管理,这是确保出版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出版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出版业任务越重,发展进步越快,越需要加强管理。

加强出版管理,一是要坚持科学管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行政管理部门要敢管、善管,出版业务部门要主动自觉接受管理。二是要坚持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出版界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三是要坚决打击各类违法出版活动, “扫黄打非”,为出版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要坚持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各司其责,形成合力。

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是出版业发展的动力,必须毫不动摇。近年来,新疆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版界在宣传文化系统中率先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出版界进一步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出版生产力,调动了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由于种种原因,新疆的出版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改革的路还很长。

推进出版业改革创新,一是要在做好公益出版的基础上,引导出版单位面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二是既要注重机制创新,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在体制创新上做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三是要科学有效地整合出版资源和出版力量;四是要大力发展各类新兴出版业态,实现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出版业的融合,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出版业。

建设队伍,提高素质,是出版业生存的根基,必须常抓不懈。现代出版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新疆出版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先天不足,数量缺乏,质量不高。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新疆出版业的发展,必须下大气力,花大功夫认真去解决。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人才培养使用的种种难题;不拘一格地发现和培养新形势下做好出版工作的各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新疆新闻出版局)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偏向”不是好导向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2017年出版物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