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纲之作*
——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

2015-01-30 15:11沈维维
中国出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学界实力概念

□文|沈维维

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纲之作*
——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

□文|沈维维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1年出版的 《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的。他将软实力概括为利用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等无形资源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构筑并借助情势使其他国家以与其倾向和利益相一致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的倾向,其研究主要是基于维护美国本国的利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和软实力的作用。而今,软实力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和政治领域的高频词汇。学界对软实力理论的研究从一开始的译介性质到现在多方面的讨论,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中国学界对软实力的基础研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对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其基本概念盲目照搬西方,因此往往存在研究流于表面、缺乏中国学界的学理认识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域的“提纲”之作,亦是填补本领域内空白的“开山”之作。作者张国祚教授是研究文化软实力的领军人物,书中荟萃了他有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学术观点。

以系统的纲领和翔实的资料为依托。该书是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系统纲领,构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和相关概念,提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八项“人本观”原则、八大研究范畴、十六个主要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问题,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总体思路,强调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关键环节。该书以准确明晰的定义和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理论依据和纲领。此外,作者还从学理层面和历史实践层面对软实力概念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实事求是地梳理和评析了中国和西方有关软实力的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以中国学者视角为立足点。该书作者以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研究,因此,其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国情,而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软实力理论研究。该书并没有盲目遵从西方学界对软实力的认识和定义,而是站在一个中国学者的立场,对软实力的研究进行批判和发展,体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作者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构建,明确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对西方软实力研究的本质性改造。书后收录了三篇附记,包括本书作者与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在内的美俄等国学者、政客和记者的对话、访谈和论辩,充分表达了对当代中国软实力、价值观等问题的看法,体现了一个中国学者在平等的国际对话中的立场、思考与担当。

以严密的论证和清晰的思路为核心。全书在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论证严密、思路清晰、导向正确。在厘清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相关概念、基本范畴之后,作者论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人本观、主要问题和主要研究领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思路,进而论证了“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为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一部系统的理论专著,也为高校师生全面准确地学习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一部简明实用的理论教材。

(作者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部)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5NDJC299YBM)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学界实力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实力抢镜
幾樣概念店
学界亮点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