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品质调查研究

2015-01-31 09:54王改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护士培养

王改芳

护士心理品质调查研究

王改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疾病的原因除了物理、化学、环境、天气等因素外,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今人们不仅要关注病人所患的疾病,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直接对病人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是护士,而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压力,护士心理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如何培养护士的心理品质,提升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护士;培养;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Investigation on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Nurses

WANG Gaifang, Nursing faculty,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0, 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physical, chemical, environment, weather and other factors can cause disease, in addition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plays a considerable role. Today, peopl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disease, and need to focus on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To practice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a nurse, While the nurse will encounter all sorts of pressure at work, the nurse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ffect the service directly. How to train nurse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enhance service quality is important.

[Key words]Nurse, Developmet, Psychological quality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附属医院的患者,笔者所在附属医院的护士。

1.2调查方法

自设的调查表,采用无记名的方法,问卷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患者问卷发放175份,回收170份,其中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8.82%。护士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98.45%。

2 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护士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护士心理压力大,往往会影响到护理的效果。有96.32%的护士认为工作量太大,78.68%的护士认为倒班制度影响日常生活,76.58%的护士认为非护理性工作太多,64.21%的护士对工作环境不满意,62.11%认为护理工作社会地位较低,58.95%的护士认为护理工作需要得到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和理解,有55.52%的护士经常对工作感到疲倦。我们不难得出,造成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的第一要素是工作量大。工作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国外从八、九十年代起对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激增。相比之下,我国有必要加强护理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1]。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还有:倒班制度。倒班影响日常生活,长期倒班对人体血压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倒班对于注意、记忆和反应操作速度可能也有些影响。倒班制护士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肠病患病倾向[2]。

另外,非护理性工作较多也是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第三大因素,护士除了上班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还需要完成一些其他的非护理性工作,压力较大。要从事清洁卫生、运送患者、领取用品和设备、提供服务性支持、安排转诊交通工具等非护理性工作,其中清洁工作耗时最多,其次为运送患者[3]。另外,护士这个曾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人群,工资待遇上并没有体现出这个职业的价值。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还有工作环境太拥挤;护士少,工作量大,护士时常感到疲倦;护士社会地位低;病人不合作等等。

3 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护士心理品质。

3.1护士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并有一定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流

调查显示,有84.5%的患者在意护士的服务态度,有87.5%的患者希望护士与其主动交流。因此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要运用得体的称呼;多用赞赏的语气;语言简洁明确;讲究提问的技巧;使用保护性语言;尊重患者的隐私,适当进行倾听。将心理护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护士应该重视病人、尊重病人、倾听其想法等,这样的行为对病人具有最高程度的心理关怀。使患者感觉到温暖,住院期间保持良好心情。

3.2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及感知能力,以便及时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预测及判断患者的需要,及时提供心理护理,病情稍微好转也要告诉患者,和他及其家属分享快乐,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3要认清自己行业的特点,干一行爱一行

护理工作要求护士上夜班,这对日常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导致生物钟失调。甚至有时候下夜班还没离开科室,又来了一个需要抢救的病人,护士则需要立马投入抢救病人的工作中,其工作劳累程度非一般工作能比,正是很多护士抱着这种态度,选择了放弃。

3.4适时放松自己,体验生活

在附属医院骨科,护士长每季度都会给每个护士轮流放三天假,这三天假是探亲假,享受这个假期的前提是要陪父母,给父母做一件事,回到科室后把拍的照片发给护士长看。有的护士是给爸爸洗脚、有的照片是给妈妈捶背、有的照片是帮妈妈剪指甲…护士长发现,护士假期回来之后,对患者的态度温和了,服务更周到了,笑容也更多了,也更有耐心了。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护士能把患者当成家人,护患关系会更和谐。

3.5要有稳定的情绪状态和亲和力

护士的面部表情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有影响作用,每个护士都应意识到。护士积极的情绪,和善的表情和举止,不仅能够调节

病房或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增强安全感[4]。护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来影响病人。

4 结论

护士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调查显示,护士心理品质的高低对临床护理效果产生是正相关的关系。除了护士自己注重外,医院也承担着保护护士的义务,医院应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支持系统,减少护士非专业性工作,使护士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服务于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院方还要采取防御性保护措施,重视护理工作,维护医护人员的自尊,当各种侵害医护的案件发生时,能有效的捍卫医护人员的权益,维护医护人员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11(35):645-647.

[2] 王雪艳. 倒班制护士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的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3(9):157-160.

[3] 苏建平.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离职意愿与从事非护理性工作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9):35-36.

[4] 王志琴,王利军,苏丽华. 良好、积极、不稳定的情绪与护理工作[J]. 医学信息旬刊,2000,24(8):249.

·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176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255-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护士培养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