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伦理学思想的关系

2015-01-31 20:33王思楠
知与行 2015年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伦理学关系

王思楠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论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伦理学思想的关系

王思楠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20世纪以来,在现代性危机的大背景下,一些哲学家纷纷将理论视角回归到了微观的日常生活领域,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期望从重建的层面上完成对现代日常生活的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赫勒的现代日常生活重建之路是紧紧围绕着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论述而展开的,从而展现出了一条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伦理学思想之间内在关系的清晰线索。她的伦理学思想是以日常生活批判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日常生活的道德困境为批判对象,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试图重新构建起一种人道化的日常生活,从而试图通过对现代伦理道德世界的重建来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重建。

[关键词]赫勒;日常生活;伦理学;关系

20世纪以来,在现代性危机的大背景下,一些哲学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领域,这一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哲学转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反思,进而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就是其中典型之一。赫勒在1970年发表的《日常生活》一书中对日常生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批判,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此后,赫勒在一系列著作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理论,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她的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的重建工作。最能体现赫勒这一理论思想的莫过于她的伦理学思想,因此要想了解赫勒对现代日常生活所进行的人道主义重建的思想,她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伦理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绝不能忽视的。可以说,赫勒正是试图以伦理学为视角,为人道化的日常生活寻找一种道德重建的路径。

一、赫勒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日常生活》是赫勒最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她在这本书的英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此书的首要目的正如标题本身所示:勾画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然而,甚至还有更大的抱负。我决定一方面通过制定哲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勾画新的哲学框架来开辟新的途径……正是在本书中我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框架,此后除了进一步精心制作和偶尔的改动外,我从未改变这一框架”[1]1-2,因此可以说,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就是赫勒哲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这一框架在赫勒的伦理学思想中也同样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赫勒力图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重新建立起一种人道化的日常生活。在赫勒看来,尽管日常生活模式包含着不可变的历史常量部分,但仍然可以使其整体沿着人道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而伦理与道德维度就是这一发展得以实现的关键。

在赫勒看来,现代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斥着异化气息的世界,而“异化世界中的伦理道德本身总是异化的”[1]80。而且“日常伦理道德如同一般日常生活一样是异质的。首先,我们出生于其中的世界包含有无穷数目的行为模式和惯例。对这些惯例的遵守和信奉,是社会环境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惯例在形式上是具体的,它们高度精确地详细地规定了个人的行为”[1]80-81。因此她发现,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这种道德要求结构阻碍了个体发展,甚至影响了类本质的价值,她说:“必须加以补充,道德要求结构并不只是压抑排他主义观点和动机,它们也常常窒息个人特殊的天赋与才能,而不是使他培育这些才能。它们常常妨碍类本质的价值和情感。神祗是饥渴的——嗜血和汗水。”[1]79因此,赫勒力图重新构建起一种人道主义的伦理学,从而使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摆脱这种压抑个性发展的、异化的伦理道德模式。赫勒正是在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道德习惯、习俗、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阻碍着现代人个性的发展以及进行道德选择。而且,在这个价值多元化、标准多样化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自律的“绝对命令”式的伦理学已经不能够使现代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持续运转,不能够再对现代人的道德诉求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导致人们在现代日常生活中茫然失措的徘徊在道德选择的十字路口,期待着一种可以指引他们作出正确判断的伦理学。为此,赫勒试图在日常生活批判的基础上对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层面进行重建,从而为现代日常生活领域中人们走出道德困境探索出一条人道化的路径。

赫勒将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对象化领域。首先是“自在的对象化”领域,这一领域具有直接性与重复性,是与人发生最直接关联的日常生活领域。赫勒也称其为“基本领域”,就是说其他领域要在这一领域基础上建立和发展。 其次是“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体现了人的自由,并表达了人性在给定时代所达到的自由的程度 ”[1]115,因此在赫勒那里“自为的对象化”领域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最高领域”,但是,赫勒同样强调这一领域必须与“自在的对象化”领域结合起来,在“基本领域”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得以建立和发展。再次是“自在自为的对象化”领域,这一领域是处于“基本领域”与“最高领域”之间的一个中间领域,这一领域的对象既具有“自在的对象化”的特点也具有“自为的对象化”的性质,赫勒也将其称为“制度化领域”。而赫勒所要构建的人道化的日常生活是在“自在的对象化”领域的基础上由“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和“自在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共同作用下的“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但在她的领域划分中没有把道德视为一个分离的或独立的领域,而是将其看作是内在于所有领域的人际关系,它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组织和调节的作用,因此要想构建一种人道化的日常生活,伦理与道德维度是绝不能忽视的,而且,道德也应当持以“为我们存在”的原则。正是由于注意到了日常生活中伦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赫勒将日常生活批判与伦理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赫勒的伦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赫勒试图以伦理学为视角,为人道化的日常生活寻找一种道德重建的路径。

二、赫勒伦理学的批判对象:日常生活的道德困境

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她的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正是她在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发现了道德层面出现的问题。因此,赫勒的伦理学思想的批判对象就是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境。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偶然性、不确定性、多样化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2]275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赫勒发现“内在于所有领域的人际关系”,即道德,这一问题在现代人那里产生了困境,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亟须一种现代的伦理学来引导他们走出道德困境。因此,赫勒批判性地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两种道德困境。

第一种是指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了如何传递伦理道德经验和智慧的道德困境。赫勒表明:“所有人都应该传递伦理道德并且传递给每一个人”[3]导言1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赫勒指出,由于“伦理道德的场域(field)不是一个领域(sphere),而且由于我们确实是与特定的规范、规则、理念和价值有道德联系,因此我们称为'道德生活'的东西总是难理解的”[3]导言3,为此,人们形成了在具体情况中做出决定的习惯,形成了在前现代社会采取的那样一种强制性的传递道德经验和智慧的方式,并且成为一种不容打破的规则。从前现代社会的人们那里来看,他们也都会以真诚的、诚恳的而又真实的态度去遵从,为此这种强制性的传递方式得以良好的运转。然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即使人们以传统社会中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并且作着与道德相关的决定,即便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努力尝试着不以统一的、无所不包的样式去作出与道德相关的决定,传统的传递伦理道德经验与智慧的持续过程也无法再运转下去了。这一原因在于,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承诺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甚至在完全相同的一代人内部都是不同的”[3]3,而那些具体的规则和伦理选择如今仍然是以范例或对某些一般的态度和戒律的应用的模式在传递着,固然导致持续性的传递过程出现了中断。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传播伦理道德经验与智慧的方式受到现代人的排斥、已无法融入现代日常生活。故此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急须一种新的、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来替代这种异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从而走出如何传播伦理道德经验与智慧的道德困境。

第二种指的是特性道德的道德模式与现代日常生活发生了冲突。赫勒赞同德里达的观点,即“伦理学是对他人诉求的回答”[4]导言4。而在如今这个充满可能性、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主体也从那种固定模式转变成了双重偶然性的人。正如赫勒所说:“社会愈是处于动态之中,个人和他所出生于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愈是偶然(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尤为如此),一个人终生所需要的用以确证自己的生存要求的努力就愈加持久,同时,要使一个人对给定世界的习得过程在开始成年时就宣告终结,也就愈加不现实。”[1]5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传统的传播伦理道德经验与智慧的方式与时代相背离。而且以这种方式所传播的那种单一的、教条的、固定化的伦理道德模式,即以公共道德完美人物、圣人、英雄为公共的道德榜样去模仿的模式也是与时代脱轨的,它已无法适应现代日常生活以及满足个人维持合理的伦理道德关系的要求,坚持这种模式的道德个体遭到了排斥,甚至被视为异类或者脱离时代的人。由此赫勒发现,主导前现代社会的特性道德的伦理道德模式已经与现代社会发生了冲突,已不再符合时代的精神,无法对现代人的道德诉求作出切实有效的回应了。因为特性道德载体(即具有特性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一书中赫勒对这种形态的个人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在她看来,特性属于异化的日常生活的主体,也称为排他主义性,这种状态下的个体是一种自在自发的个体,且同类本质尚未建立自觉关系的个体,特性个体建立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我们说特性道德是一种具有自在自发性,带有异化性质的伦理道德模式。很显然这种特性道德与现代日常生活条件下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逐渐摆脱束缚的个体是不相融的。因此,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学作为他们的引导,从而走出这一道德困境。

针对现代人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道德困境,赫勒试图建立一种人道主义的伦理学体系,来作为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走出道德困境的切实可行的路径,从而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道德层面的重建,而这一重建正是在对日常生活的道德困境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三、赫勒伦理学的价值旨归:日常生活的道德重建

赫勒试图在对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境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从“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跃迁的“为我们存在”的伦理学。为此赫勒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形成了系统的伦理学思想,出版了道德理论三部曲:《一般伦理学》《道德哲学》和《个性论理学》,而赫勒的伦理学思想就主要囊括于其中,可以说赫勒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要为日常生活中的现代人建立起一种引导他们走出道德困境的伦理学体系,从而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的道德重建。在《道德哲学》一书中赫勒为现代人探寻了“应该做什么”的答案,从而为现代人走出如何传递伦理道德经验和智慧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条路径,并且通过《个性伦理学》揭示了伦理道德的真谛,建立了个性道德,为特性道德与现代社会之间发生的冲突探寻了解决路径,从而构建起了一种人道主义的伦理学。

一方面,赫勒针对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所面临的如何传递伦理道德经验和智慧的困境作出了回应,“在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们的日常生活中,前现代和现代的生活模式密切地交织着。一个人必须学会如何以现代的方式将道德经验和智慧传递给自己的孩子”[3]导言4。原因在于现代人都是偶然人,因此必须学会在所有可能的情景中对自己都能产生很好的帮助的道德态度,并且这也是“获得传递道德经验观念的现代方式的最紧要原因”[3]导言4。因此,传统强制性的、规则式的传递方式必然无法满足这种现代性的要求,这就需要现代人拥有一种以现代的方式传递道德经验和智慧的能力,要求传播者首先是一个拥有道德智慧的人,需要现代人必须清楚的明白自己从道德层面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从而清楚应当如何向自己的后辈传递自己的伦理道德经验与智慧。

因此,赫勒在《道德哲学》中表明,道德哲学的目的就是给任何在特定情境中询问“对我来说怎么做才对”这一问题的行为者提供有可能的道德建议。赫勒首先指出,现代人具有双重偶然性,即出生的偶然性和成长的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并非是不可更改的,而且现代人应该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偶然性,那么如何改变呢?赫勒给出的答案是:选择你自己,使之是其所是。 “现代人必须选择他或者她的生活框架、目标——即选择他自己或者她自己……如果你不选择你自己,那么他人将为你选择……如果你不选择你自己的生活,而是让他人为你选择,那么就没有任何终极目标出现在你生活的地平线上。你毕生都将是完全偶然的。尽管生来就是可能性的集合,但是你却没有完全意识到。你未曾生活过就将要死亡。”[3]6-7那么,如何选择你自己呢?赫勒的答案是:“相比较而言,选择你自己的终极目标、命运、生活的图式等就是在选择你自己,这不仅仅是语言的描述”[3]7,这也是在告诉人们选择自己重在行动。实际上赫勒告诫现代人选择你自己就是要让现代日常生活的主体扬弃异化,成为是其所是,也就是要现代人将与生俱来的偶然性转换成自己的命运,而中介就是“选择你自己”。她指出:“无论一个人的选择是什么,这个人永远不能选择出生,尤其是这个人不能选择生来就作为一个双重偶然人。只有对自我选择成功时,作为虚无的自由才成为作为福祉的自由。在选择你自己的同时成为你自己时,你变得与一个以偶然的人身份出现的人一样自由。如果你把你的偶然性转换成了你的命运,那么你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如果你自由地选择你没有首先选择做的事情:恰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时代中,那么你就把你的偶然性转换成了命运。通常作为一个偶然的人,如果你将你自我创造的道路理解为我们的命运和最珍贵的特征,那么你就把你的偶然性转换成了命运。”[3]7-8这样赫勒就为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指明了方向,从而使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获取实践智慧。当现代人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实践成为是其所是并拥有了实践智慧时,就将走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递伦理道德经验和智慧的道德困境。

另一方面,赫勒通过建立“个性伦理学”为特性道德与现代社会之间发生的冲突探寻了解决路径,然而“个性伦理学”所倡导的就是个性道德。她提出了与传统的特性道德相对的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个性道德,在赫勒看来,个性道德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是对现代人道德诉求的有效回应。

个性道德倡导的是一种遵从命运、坚持真理的道德智慧。所谓的“遵从命运”就是已经提到的,通过自我选择将偶然性转换成命运的是其所是。而这一对命运的尊重与特性道德所倡导的遵从规则恰恰是相对立的。我们已经知道特性道德的载体是具有特性的个人,而特性属于异化的日常生活的主体,由此状态的个体主导的特性道德是一种具有自在自发性,带有异化性质的伦理道德。因此,这种特性道德与现代日常生活中具有自我意识的现代人的道德诉求是不相符的,这就为个性道德的登场提供了场域。根据赫勒在《日常生活》中对个性的阐述,我们得知拥有个性的个体是一种自由自觉的且同类本质建立了自觉关系的个体,赫勒指出,要从“类的发展”观点出发,那么“个性形态出现并获得连续性才是必不可少的”[1]69。因此,赫勒建立的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是由个性个体为载体的,即个性道德,它在现代社会就体现为一种自觉建立的伦理道德关系。

赫勒指出个性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即对自己和他人的双重责任。但是赫勒这里所说的并非康德的那种“绝对的‘责任伦理学’”[4]导言5所强调的“普遍的道德律”,而她所要建立的个性道德是一种纯粹的,赫勒表明在这种纯粹的个性道德中,人们不能使自己的行为或决定屈从于任何一种规范,也不能屈于普遍的道德律。那么,作为这样一种纯粹的个性道德的核心——责任——也必然不能要求个体以服从某种普遍的道德律来承担责任。因此,赫勒所说的对自己负责就是要让现代人摆脱束缚,遵从自己的命运。而对他人负责时则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灵动性,因为正如赫勒所说的那样:“作为单个他人的他人向你提出诉求,召唤你;并且每一个单个的他人都这样做——那些过去活着的,现在正活着的,以及还未出生的。一个单个的个人如何能对所有单个的他人承担起责任呢?”[4]导言5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个性道德来引导现代人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从而更灵活、更有效地承担“各种”责任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但赫勒的这种纯粹的个性道德并不是排斥一切道德规范和原则,反而在赫勒看来个性道德也需要它们在其中承担“拐杖”的角色,但“‘拐杖’不决定行为……并且,使用拐杖不是强制性的”,它只是为寻求道德建议的行为者提供引导性的原则,正如她所说“哲学不创造这些原则,它只是使现代的(偶然的)行为者注意到它们,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们”[4]导言5。

因此赫勒指出,在道德理论三部曲中个性伦理学需要在具有调节性理念、引导性原则的一般伦理学和道德哲学这一基本的飞跃基础上才能实现再飞跃,这“不是为了遵循绝对命令,而是为了倾听来自积累的经验的建议,而不用感到有义务去遵循它”[4]导言7。同时这也说明了个性道德是在特性道德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扬弃了特性道德的,符合现代日常生活所需求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学,从而使道德重拾“为我们存在”的原则。

四、结语

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十一条中所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7我们可以发现致力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大思想家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以及后来被称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的列斐伏尔,在他们的生活世界理论或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都透射出对日常生活改造的实践性,他们从价值学的视域下来评判日常生活,强调价值和意义从而改变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性[5]301-313。而赫勒吸收了这些前人的价值评判的方法,来强调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来对日常生活进行实践性的改变,从而致力于重新建构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人道的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种引导人们发挥实践智慧的伦理学。她的道德理论三部曲就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学的理念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十分重视和强调个性道德的实践性,试图通过实践来改变传统的伦理学而建立起一种有意义、有价值、人道主义的伦理学来引导日常生活主体的道德行为。由此,赫勒通过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框架内和基础上建立起了她的伦理学来为处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条走出道德困境的人道主义的路径。

通过对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她的伦理学思想间关系的探讨,可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发现赫勒的伦理学思想正是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来展开的,这也再次证明了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就是她伦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基础。而且,在赫勒勾画的日常生活的人道化重建蓝图中它的伦理学思想也是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我看来赫勒的这种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就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是符合现代人对道德理论的需求的。因此说赫勒的伦理思想也是属于人类需要理论的,而她的这一思想正是建立在她的日常批判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同人类需要论是密切关联的两个领域”[6]143,而赫勒正是通过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而重新构建起了一个人道化的现代日常生活理论。因此,无论是赫勒的日常批判理论还是他的伦理学思想或者说赫勒的日常生活的人道化重建都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微观世界的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匈]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匈] 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M].王秀敏,译.黑龙江大学,2014.

[4][匈] 阿格妮丝·赫勒.个性伦理学[M].赵司空,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崔家善黄琦〕

[中图分类号]B504;B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3-0000-05

[作者简介]王思楠(1993-),女,黑龙江逊克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布达佩斯学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14D030);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3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伦理学关系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