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背景下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改革设想研究

2015-02-03 21:15杨宏凌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杨宏凌

摘要:新媒体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而目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定位不明、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单一、课程空间封闭等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与不足,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明确课程定位、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并彰显课程开放性。以更好顺应新媒体融合的背景要求,推动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  高专院校  音乐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建构  教学改革

为提高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多样,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丰富,推动课程体系完善和教学改革显得更为必要。但由于少数教育部门的思想观念滞后,创新精神不足,对课程设置的认识程度不够,当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该转变这种状况,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教学改革更好适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一、新媒体融合的概念、特点及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互联网、 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使人类的生活、学习乃至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出现并呈现融合趋势,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也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变革。高专音乐教育应该顺应这种趋势,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教学改革。

(一)新媒体融合的概念。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并且呈现融合趋势。新媒体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具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各种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媒体的一体化趋势不断得到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要,新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增强,在更好满足人们需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融合的影响。新媒体融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全新变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领域,新媒体融合也带来全新的变革,大大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教学创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由于一些学校的创新改革精神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影响课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也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不能很好适应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定位不明。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为小学教育教学培养任课老师,这也是高专院校与其它学校的区别之一。为此,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课程体系定位不明确,重技能、轻理论,或者重舞台、轻讲台现象比较明显,导致高专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越来越趋同,难以体现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使得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时,难以适应专业教学、课堂活动组织、教学资源整合等工作的需要,不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二)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普通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音乐专业课程,轻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时安排所占比例较高,并且音乐教育课程和音乐专业课程呈现结构失衡现象。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单一,音乐专业课程的选修课较少,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能很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也未能很好满足新媒体融合的课程设置要求。

(三)课程内容设置单一。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基本分为音乐教育模块和教师教育模块,音乐教育实践则基本是二者的简单叠加,教学内容呈现单一化趋势。从课程内容性质来看,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但理论和实践教学没有很好地衔接在一起,二者的内容没有融会贯通,从而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提升。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应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融合起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四)课程空间相对封闭。目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还存在较为封闭的缺陷,导致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教学需要存在脱节现象,也难以很好适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由于学生培养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全面,导致学生难以很好适应将来教学工作的需要,影响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点,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等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全面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开放性的环境中,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媒体融合背景下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改革设想

针对当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和人才培养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一)明确课程定位。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为小学教学培养优秀人才,既要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更要明确课程定位,推动教学内容优化和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1.顺应新媒体融合趋势。新媒体融合要求构建开放的教学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音乐教育专业因其专业特点在教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传播、交流、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注重互联网知识的理论教学工作,确保学生能在教学中熟练应用各种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符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要对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定位,使之符合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课标要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注重创新。要认识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对这三者不能偏废其一。而是将它们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队伍,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3.顺应小学音乐教师发展趋势。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小学教师队伍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教师队伍除了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之外,还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理论知识、音乐演唱、教学方法、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同步增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从事将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二)完善课程结构。新媒体融合背景下,越来越强调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专业素质、音乐技能,从而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高专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多元化价值取向,满足整个社会对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

1.普通文化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其中计算机课程学习对学生更好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满足新媒体融合的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2.音乐理论课程。主要课程为基本乐理、音乐演奏技能学习、舞台表演能力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音乐技能课程。指的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包括钢琴基础、声乐、音乐课程教学设计能力、音乐课程教学评价能力等。另外还要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高实践技能,观摩教学实习,亲自参与教学实践,掌握授课技巧和课堂活动组织技能,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三)丰富课程内容。根据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结合新媒体融合趋势,构建丰富的课程内容,更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1.音乐审美课程。音乐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以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审美教育的课程包括音乐美学、音乐欣赏、这是审美课程的必修内容。同时还要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开设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文学、传统器乐演奏等课程,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表现课程。该课程体现音乐的实践性,主要内容为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合奏等。通过表现类课程创设,能更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3.音乐创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歌曲写作、多声音乐写作、电脑音乐制作、Flash动画、舞蹈创编与戏曲表演等。通过这些教学课程的设置,尤其是电脑音乐制作、Flash动画等,既满足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要求,还能提高学生新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发挥学生想象力,挖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4.音乐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学、音乐教育理论、音乐电化教育技术等。另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新媒体出现融合趋势,网络课程开设成为现实。这样既方便学习和搜索资料,还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互动,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顺应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教育素质和教学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5.音乐文化课程。开设的课程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史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设置,能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增强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教学中要注重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顺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彰显课程开放性。新媒体融合要求改变封闭的教学模式,注重彰显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1.当今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由多媒体催生的教育信息化不仅给音乐教育带来变革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有效利用网络快捷丰富以及互动参与性强等优点,使学生能更加全方位地认识到未来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明确需要的技能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自己学生的学习效率。

2.重视实践教学。加强与当地小学的联系,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对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高专学校应该提高对实习、实训的思想认识,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增加对小学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技能,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3.改进教学评价模式。改变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课堂表现、平时测试成绩、学习态度等综合起来,提高评价合理性。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学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彰显课程的开放性,顺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四、结语

新媒体融合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变革,不仅能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还能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认识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不足,综合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明确课程定位、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课程体系完善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提高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2]孙宁,孙晨.基于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媒体环境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

[3]高山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4]侯琰婕,杨棪,丁颖.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9).

[5]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6]赵佳.诌议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之路[J].大众文艺,2014,(04).

[7]朱咏北,孙红成.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突破、失衡与完善[J].大学教育科学,2014,(04).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究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创意”转型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三维”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