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

2015-02-03 13:13王定祥张争美李伶俐
软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影响因素

王定祥 张争美 李伶俐

摘要:运用判别抽样法,对全国25省1062家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与借贷行为进行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检验。调查发现:小微企业普遍有中短期信贷需求,但满足率低,且高度依赖非正规借贷。计量分析表明:企业领导文化水平、资产规模、年经营收入对其信贷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年经营收入对正规与非正规借贷分别有显著正向、负向影响;员工平均文化水平和资产规模对其借贷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信贷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2-0069-04

The Empirical Study on Credit Demand and Behavior of

Microenterprises

WANG Dingxianga,b,ZHANG Zhengmeia,LI Linglia,b

(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Research Centre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By the judgment sampling this paper selects 1062 micro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 their credit demand and behavior,and examin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with Probit Model. The survey shows that most of the micro-enterprises have credit demand of short or medium term,but the most did not get satisfied,and a large portion of credit came from informal fin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education levels of the leader,the asset size,and the annual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credit demand;the annual incom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informal loan,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formal loan. Workers averag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asset size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credit behavior.

Key words:microenterprise;credit demand;credit behavior;influencing factors

1 引言

小微企业(以下简称微企)是指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或服务种类单一、市场占有率低、规模组织和员工数都较少的企业组织。资料显示,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微企共10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1978~2012年,全国80%的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都来自微企①。可见,发展壮大微企,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微企,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关键,企业资金主要来自自我积累和外部融资。微企自我积累能力不足,对外依赖性高,但畸高的融资门槛和担保约束,使得微企外部融资举步维艰。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外需紧缩和产业资金链收缩等路径,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这自然传递到产业链末端的微企,使其经营陷入困境,外部融资难度加剧,致使不少微企破产、倒闭。这再次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陈晓红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窄,主要靠自我积累,外部融资较少,和大企业相比,仅能获得次优融资流[1]。林毅夫和孙希芳[2]、杨楠[3]等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缘于信息不对称、规模限制与质押资产不完备,需发展关系型融资。Berger 等[4]、Frame 等[5]、Cole 等 [6]、Craig 和 Hardee[7]等发现,银行并购导致小银行数量减少,降低了微企获得贷款的机会。而胡士华和卢满生[8]、余亮和梁彤缨[9]、徐洪水[10]等认为,创新信贷产品与管理机制、强化政府引导、增强企业治理能力,能显著改善微企融资困境。然而,学术界对微企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甚少。从现实看,“温州跑路事件”更加暴露出我国微型金融服务及其制度的稀缺性与脆弱性。据此,本文旨在考察微企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特征,并用Pr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最后就完善微型金融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2 研究假设与方法设计

2.1 研究假设

理论上影响企业信贷需求及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企业领导及员工文化水平、成立年限、资产规模、年经营收入、生产及投资支出和借贷利率等。在我国由于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在分析微企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时暂时不考虑利率这一因素。它们与微企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可能存在以下关系:

(1)领导和员工文化水平对微企信贷需求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正规借贷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非正规借贷有负向影响。微企领导人和员工文化水平越低,负债经营越保守,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能力越差,不易产生信贷需求。即使有需求也难获得正规借款,而被迫依赖非正规借贷。反之,文化水平越高,微企参与竞争和获取收入能力越强,在竞争中成功的概率和守信可能性越大,无论正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愿意借款。但正规金融利率一般低于商业性非正规金融,微企更愿意向正规金融借贷。endprint

(2)成立年限对微企信贷需求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正规借贷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非正规借贷有负向影响。微企成立年限越久,资本积累越多,对经济环境、竞争态势、自身优劣势等认识越充分,决策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投融资机率增多,从而产生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同时,市场对企业成功经营预期与诚信认知提高,无论正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愿意借贷,但因利率差距,微企更愿选择正规借款。若成立年限越短,市场对企业认知越低,微企获得正规贷款可能性越小,从而被迫依赖非正规借贷或高利贷。

(3)资产规模对微企信贷需求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正规借贷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非正规借贷有负向影响。微企的资产规模大、经营实力强,会主动抓住市场机会进而产生信贷需求;且可抵押资产较多,易满足正规信贷条件,更倾向于正规借贷。反之,企业的资产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其负债经营愿望下降,信贷需求不足。同时,可供抵押资产有限,正规信贷约束高,即使有信贷需求,也只能选择非正规借贷。

(4)年经营收入对微企借贷需求有负向影响,对实际发生正规借贷有正向影响,对实际发生非正规借贷有负向影响。年经营收入较高,企业现金流稳定,信贷需求较小,说明企业经营能力和市场前景好,流动性、偿债能力和信用条件较好,易满足正规信贷条件,企业若需贷款,就会选择利率更低的正规借贷。相反,经营收入低,易陷入流动性困境而产生信贷需求,但其现金流不能满足正规信贷条件而被迫依赖非正规借贷。

(5)生产和投资性支出对微企信贷需求和对实际发生正规或非正规借贷均有正向影响。生产和投资性支出对资金形成刚性需求。这些支出未来有预期现金流收入,据此微企可选择正规或非正规借款。但只有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支出才能得到正规信贷,而高风险性支出,发生非正规借贷可能性更大。

2.2 方法设计

根据前述定义,本文以资产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的微企为对象,通过判别抽样问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其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我国微型金融制度创新的建议。2012~2013年,课题组委托学生在全国25省调查,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1222份,剔除资产规模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得到有效问卷1062份,样本有效率为86.91%。

3 微企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特征的统计分析

3.1 微企经济特征

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微企具有以下经济特征:

(1)微企领导文化水平整体较高,以高中和大学为主。1062家样本企业中,领导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2298%,高中及以上占7702%。高中占403%,大学占3672%。表明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选择。

(2)微企员工平均文化程度低。以初、高中文化为主,占7956%,小学、大学文化分别占508%、1536%。表明微企所属行业多为手工作坊业,无需较高的学历和技术。

(3)从事的行业均匀分布在服务业、农业、制造业、销售业。1062家样本企业主要以服务业和销售业为主(占582%),其次是农业和制造业。

(4)成立年限短。样本企业中,成立时间为1~3年的占3277%, 3~5年的占3154%,5年以上的占3004%。

(5)资产规模较小。样本企业中,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有671家,占63.18%。其中,10万元以下的占2147%;50~100万元的占36.82%。表明在扣除负债、融资租入资产后,微企可供抵押资产并不多。

(6)年经营收入普遍较低。样本企业中,年经营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占61.58%,50万元以下的占83.52%。经营收入扣除成本、费用、计提折旧和盈余公积后,才能作为可用资金。可见,微企生产资金对外源资本依赖性极高。

3.2 微企信贷需求特征

3.2.1 微企信贷需求现状

微企资产规模普遍不高,年经营收入扣除成本、经营费用之后所剩无几,这种现金流状况会成为金融机构授信的重要依据。相比大型企业,微企安全边际率低、竞争压力大,为了生存与发展,须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这就产生了刚性信贷需求。1062家样本企业中,744家有信贷需求,占7006%。可见,微企普遍具有信贷需求。

3.2.2 微企信贷需求特征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微企信贷需求主要有三个特点:

(1)借贷期望值较高。有借贷需求的744家微企中,期望借款在10万元以下的占22.45%,10~30万元的占3844%,30~50万元的占22.18%,50万元以下累计占8307%。可见,微企借贷期望值总体较高。

(2)借贷需求以中短期为主。1062家样本企业中,需求期限1年以内、1~3年、3~5年的分别占15.32%、46.64%和28.23%,期限5年以下的累计占90.19%。资金需求中短期性与微企生产规模小、周期短的特征密切相关,表明他们对周转性资金需求量较大。

(3)借贷需求主要来自生产性用途。744家有信贷需求的企业中,生产性需求有530家,非生产性需求有340家,分别占71.24%、45.70%。生产性用途中,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新建厂房分别占53.23%、64.38%、47.31%。非生产性用途中,偿还借款、投资房地产是首选,占82.12%。投资股债和其他金融产品占40.72%。说明微企对生产性资金需求普遍,对非生产性资金需求次之。

3.3 微企借贷行为选择

调查还发现,当前我国微企借贷行为主要有两个特点:

(1)有借贷需求的微企,借贷行为发生比例小,信贷需求满足率低。评价信贷满足率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借贷行为及得到的信贷资金占借贷期望的比例。在有信贷需求的744家企业中,仅有334家有借贷行为,借贷发生率为44.89%。即使是在有借贷行为的企业中,信贷满足率很低。借贷期望实现比例在50%以上的仅有58家,占17.37%,在20%以下的占55.99%。表明当前我国微企融资难度大。尽管一些微企可通过友情借贷、关系借贷获得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但远不能满足正常经营的需要。endprint

(2)信贷需求主要通过民间借贷满足。在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334家微企中,仅有116家选择了银行贷款,占所有样本企业的10.92%。微企正规借贷趋冷的首要原因是银行要求的信用条件过高。334家企业中有311家选择了该项,占93.11%。其次,银行缺乏微型金融产品。272家选择了该项,占81.44%。再次,微企缺乏有效资产抵押。222家选择了民间借贷,占66.47%。而选择民间借贷的有218家,占有借贷行为企业的65.27%。说明大部分微企选择了民间借贷。在有民间融资的微企中,比例最大的是向亲朋好友借款,占37.6%,且有46.39%的企业选择了有息借款。表明社会资本对微企融资发挥了主导作用。

4 微企信贷需求与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 计量模型选择

借贷行为源于信贷需求,影响信贷需求的因素可能对借贷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二者因素选择有共通性。借贷行为是借方与贷方的双向选择,发生与否取决于借方是否选择某贷方和贷方是否授信,属于二元选择问题,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决策者与备选方案的属性。据此,计量分析需分别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故本文选择Probit模型,其表达式为:

Yj=Ci+βjiXji+μj (1)

式(1)中,j=1,2,3,4;i=1,2…n1(n2,n3,n4)。 Y为虚拟因变量,取值1或0,Y=1表示有信贷需求、发生借贷行为、从正规金融获得过借款、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过借款;Y=0分别表示没有信贷需求、没有发生借贷行为、没有从正规金融获得借款、没有从非正规金融获得借款;Ci为常数项,βji为自变量系数向量,Xji为自变量,μj为随机误差项。j取值1、2、3、4,分别表示是否有信贷需求、是否发生借贷行为、是否从正规金融获得借款、是否从非正规金融获得借款;n1、 n2 、n3 、n4分别为前4种情形自变量个数。

4.2 变量设定与赋值

上述模型对微企是否有信贷需求(Y1)、是否发生借贷行为(Y2)、是否从正规金融获得过贷款(Y3)、是否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过贷款(Y4)的因素计量时,除了Y1有6个自变量外,Y2、Y3、Y4均有7个。包括企业领导文化程度、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从事行业、成立年限、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资金用途。模型Y1自变量不含资金用途。各变量定义见表1。

4.3 计量结果分析

对调查数据运用Eviews7.0软件结合运算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微企领导文化水平(Xi1)对其信贷需求(Y1)及借贷行为(Y2)有正向影响,与理论假设吻合。但只在信贷需求模型(Y1)通过显著性检验,借贷行为模型(Y2、Y3、Y4)检验结果显示其不显著。原因是信贷成本高,高于正规或非正规贷款人对其领导人文化水平的关注,表明正规或非正规贷款人对微企贷款谨慎。

员工平均文化水平(Xi2)对微企信贷需求(Y1)有负向影响,对借贷行为(Y2)有正向影响,与理论假设不完全相符,且只在借贷行为模型(Y2)中通过10%显著性检验。原因是微企多为家庭或家族企业,员工基本无权参与决策,因而其平均文化水平对投融资决策基本无影响。同时,无论正规借贷还是非正规借贷,都未将员工平均文化水平作为放贷依据,主要基于熟人和抵押资产借贷,但市场整体借贷决策仍关注员工平均文化水平。

从事行业(Xi3)对微企信贷需求(Y1)有正向影响,在5%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表明行业选择对微企信贷需求影响显著,有些行业竞争激烈,规模经济明显,产生较多信贷需求。但从事行业(Xi3)对其总体借贷(Y2)和正规借贷(Y3)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表明正规金融较关注微企行业背景。如果行业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大,微企正规信贷约束就愈发严重,此时只能仰仗非正规借贷。

成立年限(Xi4)在Y1、Y2、Y3、Y4模型中均未通过检验,其符号与理论假设一致,即对信贷需求、借贷行为、正规借贷均为正向,对非正规借贷为负向。表明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均乐意向成立年限长的微企授信,但微企更偏向正规信贷。

资产规模(Xi5)对微企信贷需求(Y1)、整体借贷行为(Y2)及正规借贷(Y3)有正向影响,对非正规借贷(Y4)有负向影响,与理论假设相符,但只在Y2中通过检验。表明整体信贷市场仍看重资产规模,并将有效资产抵押作为放贷硬的约束条件。但正规金融更看重有效抵押资产,微企资产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在贷款审批时,还需附加额外信用条件。显然,资产规模越小,对非正规借贷依赖性越强。

年经营收入(Xi6)对微企信贷需求(Y1)、借贷行为(Y2)、非正规借贷(Y4)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正规借贷(Y3)有显著正向影响,与理论假设基本一致。表明年经营收入越高,自我积累越多,不易产生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同时,还款能力越强的微企,越能满足正规授信条件,若需借贷,会优先选择利率较低的正规借贷。

资金用途(Xi7)对微企借贷行为(Y2)和非正规借贷(Y4)有正向影响,对正规借贷(Y3)有负向影响,但在所有借贷行为模型中均未通过检验。表明资金用途易诱发实际借贷行为,包括非正规借贷;但在正规借贷中,金融机构更会严格考查资金用途的合理性。

5 结论与建议

调查发现:我国微企成立年限普遍较短、领导文化水平较高,员工平均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从事手工作坊、服务业、农业,中短期信贷需求较普遍,但实际发生借贷较少,信贷需求满足率低,非正规借贷依赖性高。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文化水平、资产规模、年经营收入对其信贷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年经营收入对非正规借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正规借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平均文化水平和资产规模对借贷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基本符合理论预期。这再次印证了我国微企面临高信贷约束、微型金融供求严重失衡和对非正规金融依赖性高的现实[10]。因此,需加快建立我国微型金融制度:endprint

首先,加快发育民营正规微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贴近微企的非正规金融,优化微型金融结构与功能。

其次,加快颁布《微型金融促进法》,明确微型金融准入、性质、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竞争关系和权责利等,通过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和金融监管,确保微型金融规范发展。

第三,实施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微型金融为微企开展订单质押、动产抵押、土地抵押贷款,或通过企业信用联盟为微企提供信贷服务。

第四,健全微企征信系统和信用担保制度,鼓励建立信用共同体和联合担保机制,通过集体声誉机制强化微型金融与微企的借贷联系。

第五,引导大中型金融机构对口帮扶微型金融发展,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业务指导和人才培训,降低其经营发展风险。

第六,微企应努力提高经管能力,扩大资产规模,稳定收入预期,建立良好信誉,增强对微型金融服务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刘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的演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2:61-67.

[2]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9:31-45.

[3]杨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关系型融资的价值分析[J]. 软科学,2013,27(1):96-103.

[4]Berger A N,Saunders,A,Scalise J M,et al.The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2:187-229.

[5]Frame W S,Srinivasan A, Woosley L. The Effect of Credit Scoring Small Business Lending[J].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Journal,2001,3:813-825.

[6]Cole R A,Goldberg L G,White L G. Cookie Cutter vs Character :The Micro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ournal,2004,2:227-251.

[7]Craig S G,Hardee P.The Impact of Banking Consolidation on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4:1237-1263.

[8]胡士华,卢满生.信息、借贷交易成本与借贷匹配[J]. 金融研究,2011,10:100-111.

[9]余亮,梁彤缨.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J].软科学,2013,27(2):67-70.

[10]徐洪水. 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2011,11:47-53.

(责任编辑:李 镜)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影响因素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