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阅读推广主体探析

2015-02-12 15:36黄冬霞白君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
图书馆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民个体主体

黄冬霞 白君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杨凌 712100)

我国阅读推广主体探析

黄冬霞白君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对我国现阶段的阅读推广主体——政府、图书馆、社会组织和读者等在组织和实施推广活动中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比在个体形成阅读行为中的不同效果。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各主体实力不同,为持久长效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政府和图书馆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要扶持发展其他阅读推广主体的力量。

〔关键词〕阅读阅读推广阅读推广主体关系

1 前言

阅读推广内涵丰富,它可泛指文献信息资源本身或者文献信息资源所承载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推广,文章中专指文献信息资源推广。阅读推广的主体指具备主动传播文献信息资源、长期组织、策划或实施阅读引导活动的人、机构或组织。

近年来我国阅读推广相关论文颇多。目前,关于阅读推广研究多关注客体方面,对主体方面的关注偏少,主体不仅是研究阅读推广组织、实施、运作、评价的基础,也是解决推广主体单一、形式单调[1]、缺乏系统整体规划、与用户交流互动不够[2]等普遍问题的前提。主体研究涉及到如何看待和认识阅读推广及其评价等问题,分析阅读推广主体,有利于理解不同主体的行为、推广模式、推广方法和价值取向,对于寻求不同阅读推广主体产生冲突的根源和解决冲突的对策都有积极意义。赵雨[3]、王雯琦[4]对经典阅读主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此外,相关研究成果中:王翠萍认为我国阅读推广主体有各级政府机构、专业学会、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图书馆、出版、传媒等组织,政府是主导力量,承担制定政策、法令、规定和项目;学会研究理论;民间组织营造阅读氛围;教育机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出版传媒机构负责宣传;图书馆实施读书活动;家庭培养个体阅读兴趣[5]。黄文镝认为,阅读推广主体为政府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图书馆与出版团体、教育部门、民间社团等五种。政府应成为主导力量,组织协调各方资源,自上而下推进推广活动;出版社出版好书;图书馆承担阅读资源开展活动;民间社团推动阅读活动[6]。谢蓉认为,阅读推广主体回答谁来进行阅读推广的问题,如政府机构出版社、读者俱乐部、民间团体、名家名人等社会组织或个人[7]。丁娜、张欣等人[8-9]也对推广主体进行了类似研究。文章认为,就现阶段我国阅读推广活动组织与实施者而言,有政府、图书馆、社会组织和读者四种阅读推广主体。

2 阅读推广各主体优势与不足分析

阅读推广是通过一定主题的组织推广活动,引导、激励读者参与活动,促成个体的稳定阅读习惯,上升为个体的阅读认识。认识既不是客体主动给予的过程,也不是发生在主体自身内部的封闭过程,而是一个发生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开放过程。……这就是说,主客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必然而且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别无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其他形式。[10]培养个体阅读意识和阅读行为,是将阅读由意识向个体行为内化的过程。因此,组织长期有效的推广活动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

2.1政府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阅读推广对于政府而言,是一项关乎国家文化建设、传承文明、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公益大事,更多体现在确立个体阅读意识和阅读价值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在全民阅读推广中扮演组织实施者角色,每年12月“全民读书月”和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政府会号召媒体集中宣传全民阅读,开展相关活动。其优势与不足为:

2.1.1全民性

政府拥有配置社会资源的权力,可以调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资金、人员等社会资源,能持久、稳定、大规模组织和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宣传阅读价值,促成全民形成阅读意识,加深个体对阅读行为的认可度。

2.1.2权威性

政府代表国家主流思想文化倾向,从有利于国家统治和文化教育需要出发,组织策划阅读推广计划,拥有文化传播主导权,其阅读推广更多体现为确立政府在文化、社会制度与社会主流思想文化方面的主导权力,有一定的强制力。政府制定阅读推广目标、方向和内容,具有单向指令特点,个体不可随意更改其内容或形式。

2.1.3单一性

在政府组织的阅读推广计划中,政府是主体,所有读者是从属客体,政府从加强宣传氛围和宣传力度上创造阅读舆论环境和空间。但组织阅读推广多为自上而下的规定性活动,推广内容共性多于个性,不能满足个体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2.1.4阶段性

政府肩负其它社会职能,精力有限,组织多为阶段性活动,时间一般为数天,间隔周期一般为一年,阅读推广多停留在宣传鼓动层面上,而个体的阅读认知形成需要长期累积的过程,政府推广活动短期性与个体认知行为长期性的矛盾是突出问题,难以保障个体形成稳定的阅读认知,这影响着政府引导全民阅读的运作效率和有效性。

2.2图书馆

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文化单位,尽管不同类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对象有所差异,但是向读者开展相关推广活动,引导阅读是其共同职责。公共图书馆拥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读者服务优势,是实施阅读推广的主要力量。其优势与不足为:

2.2.1推广大众化和个体接受的自愿性

图书馆一般有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文献具有一定的学科系统性、稳定性与完整性。它能提供个体阅读文献信息的文化氛围,再辅以专门推广活动,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图书馆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注重公共文化和开展文化教育的社会效应,服务对象不分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服务区域内读者均可享受服务,推广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是主导方,单向指导为主,双方互动为辅,读者依然是被引导的个体,但是二者是在自愿前提下结成的松散主从关系,没有强制性阅读内容和参与要求,图书馆阅读推广虽然势必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而不是对读者进行价值观、品行方面的教育,[11]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主体,更多是提供个体阅读选择和参与推广活动机会。

2.2.2相对专业的推广人员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一项传统工作,系统内部积累了不少阅读推广经验,值得推广到实践当中,也能帮助其他主体实践相关推广活动。图书馆有专门从事版本学、文献学、采访研究的人员,能组织针对性较强、个体易于接受的系列推广活动,能满足个体多元化阅读需求。

2.2.3同其他主体合作的广泛性

图书馆分布广泛,在推广地域上占有优势。图书馆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主体间合作,以往图书馆与政府、书店、社会团体、图书馆学会、读者有合作举办书展、读书活动、读书讲座和阅读活动的惯例。图书馆也关注阅读推广效果和读者满意度,推广活动中有推广信息反馈体系,会依照自身的实施能力和目标调整阅读推广计划。

2.2.4阅读推广工作定位偏差

现阶段我国尚未出台阅读推广的相关法律,多数图书馆也未能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鲜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缺少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馆员对阅读推广工作积极性不高。阅读推广定位的偏差,是多数图书馆难以形成长效阅读推广机制的主要原因。

2.2.5推广实践和合作意识的缺失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机构,缺乏竞争压力,主动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意识不强,再加上推广活动形式单一,创意较少,不能有效吸引读者参与活动。传统的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各自为阵的内务工作,缺乏系统内部合作的惯例,单打独斗的推广模式不仅难以聚合图书馆系统的资源,也影响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影响力。

2.3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指在自愿基础上为实现某一目标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或团体。社会组织按其终极目标不同可分为营利型和公益型两大类型。

2.3.1营利型社会组织

营利型组织,多为非官方组织或团体,在经营文化产业中谋求经济利益。我国营利型社会组织主要有出版社、书店、各种实体读书俱乐部和读书网络平台,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以推荐图书、刺激个体购买图书等为主要推广内容。这些组织出于自身利益和市场竞争的考虑,在了解读者阅读需要和定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辅以较为成熟的营销方法与推广手段,推荐贴切读者兴趣点、实用性强和富有时代感的畅销图书信息,推广活动形式多样。

2.3.2公益型社会组织

公益型组织,是以服务公众利益为使命和目标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12]现阶段实力较强的是官方学术机构,其以谋求社会文化公益为目标,以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主要途径,以业界号召力吸引机构和读者参与推广活动,以指导阅读、改善全民阅读现状,“多读书、读好书”为己任,培养个体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中国图书馆学会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侧重国学推广与全民阅读意识培养,着力进行阅读理论研究和全民阅读习惯培养,下设有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科普与阅读委员会,2009年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致力于全民阅读活动,通过成员馆举办各类活动[13]。

近年来,我国阅读推广民间组织也零星出现,有个性化、富有创意、组织成本低、推广双向互动、读者参与度高等优点,这些民间组织多分布在大中城市或者个别地区,知名的有网络公益小书房、北京“尚读”沙龙、广州“万木草堂”读书会、深圳读书会、图书馆读书会、高校读书会等[14],此外还有凤凰网、搜狐网络读书会[15]。民间组织的推广对象多针对小范围读者群体,更多体现在主体与个体之间相对自由的阅读引导方面。他们以社会团体这一载体为核心,在论坛、讲座、读书活动中注入其阅读理念,促成读者形成阅读意识和阅读行为,注重读者的参与程度,建立相对有效的推广反馈体系。

2.3.3社会组织推广工作的不足

社会组织虽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其综合实力还较为薄弱。其不足表现为:营利型组织注重推广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它以营利为出发点,不断调整推广内容与方向,注重推广的短期经济效益,阅读推广中的功利倾向和短期效应明显。官方学术团体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多挂靠于各地成员馆,活动局限于成员馆内或者是行业内部,推广对象覆盖面窄,开展活动受经费和资源限制,以学术理论研究和研讨会为主,在指导推广实践方面作用有限,开展活动一般为短期活动,间隔周期为数月或者是一两年。民间组织无固定经费,在区域内呈点状分布,数量少,活动规模、深度和广度均不稳定。

2.4读者

文章将读者认为是主体的原因在于,网络环境下各种虚拟平台提供了读者推荐、交流和举办阅读活动的机会,读者可以通过推荐心仪图书,分享读书心得,组织小范围读者聚会或社团活动引导其他个体阅读,读者也是家庭和社区阅读推广的重要组织参与力量。读者的优势和不足为:

2.4.1成员多元化

读者既包括名人、专家、学者,也包括普通读者,阅读推广具有个性化,能够引导不同读者形成群体阅读行为。学者基于学术上的建树分享读书心得,解读文献,为普通读者指引阅读范围。普通读者基于阅读经历和体会,分享同一年龄阶段、同一家庭背景或同一领域个体感兴趣的图书信息,容易引发其他读者的阅读共鸣,达到引导阅读的功效。读者组织策划阅读推广活动多为开放式,个体自由参加、地位平等,不存在主从关系,是相对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影响或引导,多采用个体容易接受或认同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图书推荐、社团阅读活动吸引其他读者参与、认可,推广反馈体系较为及时快速,还能较快调整阅读推广的方向和内容,增强阅读推广效果,互动性强、参与度高。

2.4.2阅读推广途径多样化

读者为主导方的阅读推广活动,创意多、推广成本低。学者通过课堂(讲堂)、学术讲座或网络主页等多种途径推荐图书、分享读书心得、解读经典,宣传阅读文化。个人通过网络论坛、社团活动等途径引导阅读,通过不同推广途径加深个体对阅读的认知。

2.4.3推广资源分散、水平参差不齐

专家、教授、学者通过出版著作、讲座、课堂教学或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推广,是依赖名人效应获得个体的认可和追随。普通读者推广限于个人之间或者小群体中,需要其他个体主动认可,有相对的被动性。读者的阅读推广因个体认识水平、鉴赏能力和组织能力不同,效果不一,推广内容分散、规模和时间不固定,且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其他主体聚合协作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3 主体间合作竞争关系格局构建

只有主体间合作起来,互取所长才能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阅读推广目标中,主体通过活动影响读者,使其形成阅读意识、阅读价值和阅读行为,这是他们合作的基础。在现阶段需要各主体共同担当阅读推广的重任。主体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阅读推广主体均想从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如政治影响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且各个主体阅读推广的价值取向不完全相同,每个主体都想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读者,借以提高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博弈过程。所以,必须实现阅读推广主体间推广功效的互补。

3.1加强政府的监督和支持作用

与发达国家成熟运作体系比较,我国阅读推广主体关系建构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的阅读推广主体中,政府是权力职能机构,需要发挥其资源组织调配作用。图书馆是公益文化机构,需要发挥实施和协作功能。社会组织和读者是推广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由于主体中其他主体实力相对弱小,政府和图书馆需要起主导作用,扶持其他主体发展,共同推进全民阅读进程。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监督和支持其他主体,统筹规划全民阅读活动,从整体调配社会资源,划定各个主体的责任边界,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各主体发展的基础条件,这是政府在主体关系中最重要的职责。

3.1.1推进阅读推广立法进程

政府要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加快阅读推广的立法工作,从国家发展和文化教育的高度确立阅读推广的重要地位,将阅读推广作为其施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要与学校、媒体、图书馆等合作宣传阅读意识与阅读价值,以广泛持久的舆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营造全民阅读风气。

3.1.2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基础条件保障

政府要从整体规划全民阅读推广,提供政策、资金、项目保障,给予每个主体发展空间。政府通过制定法令、政策,发起项目等形式参与其中,既为阅读推广增加了行政保障,也提供了财力支持[16]。政府还可以每年划拨阅读推广活动专项资金,设立不同主题的推广项目,开拓阅读推广计划。

3.1.3搭建推广主体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平台

设立推广专门机构或者依托中国图书馆学会,统筹安排全民阅读推广计划,通过设立推广项目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障各主体参与活动的平等地位,提供主体共享信息、资源的机会与合作平台,支持发展其他推广力量。

3.2加强图书馆推广、协作及其他主体功能

图书馆拥有实施阅读推广活动和承担推广任务的优势(包括馆舍、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员),是实施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也有同媒体、出版社、民间阅读机构等主体合作的经验。在负责实施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可以协作其他主体,帮助其发展壮大,满足个体多种阅读需求。

3.2.1确立图书馆阅读推广实施主体地位

图书馆需要加快推动阅读推广立法的进程,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图书馆系统的支持和倾斜,确立其阅读推广实施主体的重要地位。政府与图书馆系统可以将实施阅读推广活动作为考评各类图书馆工作绩效的条件之一,制定考核的具体标准,激励图书馆实施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

3.2.2加大图书馆系统内部合作,实现内部资源优化互补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或国家图书馆的倡导下,打破因行政区域划分而形成的相互独立、各自操作的行业封闭式推广模式,以每一行政区域图书馆系统或区域图书馆为合作纽带,形成系统内部蛛网式的阅读推广合作体系,共享推广资源,合作完成阅读推广计划,有效聚合图书馆系统的资源优势。

3.2.3扶持其他主体的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拥有阅读推广资源的优势,可以提供其他主体在开展推广活动的场地、图书信息资源或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加强图书馆同出版社、书店、新闻机构、其它社会组织和读者等主体的深层次合作,共享推广资源,合作支持或开展富有创意的推广活动[17]。

4 结语

读者阅读认识是随着推广环境和活动不同而不断发生改变的,不同推广主体对个体阅读引导的效果也会不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政府、图书馆、社会组织和读者多主体长期共存的关系格局。现阶段,在我国各阅读推广主体实力悬殊的前提下,适宜以政府、图书馆为主导力量,扶持社会组织和读者等其他主体共同发展。作为组织主体的政府,提供政策、项目和资金等资源,发展壮大其他主体实力。作为实施和协作主体的图书馆,聚合系统内部资源,协助其他主体开展推广活动,形成多种主体长期合作的关系格局。

(来稿时间:2015年3月)

参考文献:

1.吴高,韦楠华.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3(2):47-51

2.苏海燕.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2):52-55

3.赵雨.经典阅读:多元主体间的竞合及其场域.图书馆学研究,2013(9):5-8

4.王雯琦.经典阅读:多元管理主体间竞争与合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102-105

5.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12(5): 96

6.黄文镝.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图书与情报,2010(3):31-35

7.谢蓉.数字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图书馆论坛,2012(3):23-27

8,16.丁娜.全民阅读推广力量的角色构建.图书馆论坛,2014(2):27-33

9.张欣.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机制的构建探索.图书与情报,2011(6):111-116

10.魏元申,郑仓元.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认识的真善美统一//主体与客体.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56

11.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9):8

12.臧红雨,马文婷,文香.基于公信力危机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治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对外经贸,2013(8):96

13.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2009-12-09].http://www.lsc.org.cn/CN/news/2009-09/ EnableSite-ReadNews41253980800_html

14.龙叶,刘彦庆.民间促读机构促进全民阅读策略研究.图书馆建设,2011(5):93-96

15.吴惠茹.以读书会促进全民阅读探析.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4

17.李姣.社会化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研究.图书馆建设,2012(12):70-77

〔分类号〕G252.1

〔作者简介〕黄冬霞(1976-),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白君礼(1962-),男,本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A Study of Reading Promotion Subjects in China

Huang DongxiaBai Junli
( Northwest Agricultural Forestry University Library )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ading promotion body of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government,library,social organization and readers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effects in individual reading behavior this paper thinks that in promotion activities of civil reading government and library should play their own advantage o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ength of other subjects of reading promotion due to strength different of each subject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the long-term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Keywords〕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Reading promotion subject Relationship

猜你喜欢
全民个体主体
全民·爱·阅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