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中的运用

2015-02-12 16:17王可卿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党派成员

王可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中的运用

王可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国社会转型对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提出了挑战。民主党派思想建设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应有之义。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加强参政党意识教育,积极探索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途径,建设有特色的民主党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党派;思想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的主导作用愈加受到重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建设的灵魂工程。当前,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对民主党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思想建设面临巨大挑战。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在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方面加强发展,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作出积极贡献。

一、民主党派思想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伴生的种种社会矛盾的日益增加,面对开放性、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成员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民主党派具有联盟性和广泛性,包括许多不同阶层、界别的代表人物,成员思想比较复杂多样、改革开放时代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引起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已经表现为民主党派思想多样性的特征。部分成员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缺乏信心,消极看待民主党派自身的价值,少数成员受西方民主政治观点的影响,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优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产生怀疑。

第二,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适应时代要求。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党思想建设的具体形式。民主党派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适应时代条件要求的主要表现:其一,强调自我教育而往往导致教育流于形式。由于民主党派成员大都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工作忙,压力大,加上缺乏规范性的要求,难以或不能抽出时间系统学习并钻研理论,不仅导致自我教育流于形式,同时,对学习中反映出的非正确认识也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引导、疏导。其二,强调正面教育但对必要的思想斗争,缺乏足够的认识。其三,集中学习培训效果不够明显。近些年来,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在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学习中兴趣不浓,导致学习时间短,内容越来越短,内容越来越少,学习难以深入,很难提高思想境界。[1]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位于参政党地位的各民主党派的发展亦要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决定了民主党派思想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它的核心价值观理所应当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中国的政体、国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作出规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领导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念。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而民主党派要发挥参政党作用,积极投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理所应当的要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

第二,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性决定了民主党派思想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民主党派,从成立时就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2]“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3]这种联盟性,也带来了成员的复杂性和思想上的多元性,成员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上难以避免地呈现出多样性。民主党派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履行好参政党各项职能,就必须树立统一的指导思想。而因为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性,是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因此,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回答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理所应当的要成为民主党派发展的指导。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民主党派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

目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和多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手段更加高明、更加系统、更有计划。各民主党派成员来源广泛,构成差异大,需要不断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判断能力,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民主党派思想建设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遵循者和实践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主党派思想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深党派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实质和意义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素质,巩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设学习型的民主党派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愿意建立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够使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循正确的路径前进。”他强调“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4]民主党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的运行机制。

1.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领导机制。一要准确把脉,高屋建瓴。探讨民主党派成员的学习需求要有前瞻性,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明确中长期的重点目标,保证建设工作的循序推进。二要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的责任从领导到个人层层落实,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民主党派的干部要带头示范,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领导者和示范者。三要开放多元,多种手段齐头并进。推进学习教育手段的媒体化、网络化,开展应用型的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2.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进程监督、内容改进的机理。一是要有完善的考核内容。不仅注重民主党派成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价值。二是创新评价的标准。根据民主党派成员领域、职业、地域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理论创新能力、组织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评,考评标准比较综合,评价要与时俱进。

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组织建设良好推动的原动力。主要是信仰激励,也是内生激励。民主党派成员也是有信仰的知识分子,激发他们的信仰,将个人愿景与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景有机结合,增强组织和个人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推动学习型民主党派的建设。

(二)民主党派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前进,首先就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把握。

1.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思想和舆论导向。目前,随着社会发展思想呈现出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西方政党制度,如多党制、三权分立等,对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人民的思想产生着冲击,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科学的理论来加强引导,使大家自觉识别和抵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自觉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袭,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

2.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要深刻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民主党派在组织层面和成员个人层面的学习践行标准,从思想上真正将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道路认同、奋斗目标认同、文化价值认同。以领导班子和骨干会员为重点,引导和带动广大会员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内化为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准则。

3.坚持正确的学习动力。要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派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基础上,注重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做到在思想上切实提高理论和认识水平,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服务科学发展,把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践作为检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的重要标准,注重在履行职能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思想建设与组织、制度建设相结合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与其他方面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思想建设必须与组织、制度建设相结合,以提高实效。比如,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在发展新成员时,先进行教育、培育,对其思想加以正面引导。对中青年成员特别是民主党派干部,加强教育、考察、培育、锻炼,以确保民主党派所拥护和执行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得以延续和发展。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使思想建设的成果由制度来巩固和保证。

(四)培育参政党意识,保持民主党派的“特色”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培育参政党意识。“参政党意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下,处于参政党地位的民主党派对其参政党角色及其参政党活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把握,是民主党派对自己的地位、功能、使命、宗旨的一种深层次认识,体现的是参政党及其成员对其政治角色的认同感、对其历史使命的责任感以及对其政党组织的归属感。”[5]牢固树立参政党意识,就是要使民主党派成员思想中政党意识的概念得到加强,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参政党职责履行好,这是对民主党派成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加强参政党意识教育要求民主党派成员深刻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使命;要在履行职能时强化本党派的“特色意识”,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保持在政治上的独立性,努力体现本党特色;要增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努力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五)积极探索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和价值理念,要传播并根植于民主党派成员中,通常都是“灌输式”的教育。加强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并带有抽象性的工作。因此,采取适宜的方式就成为思想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考察、理论研讨、知识竞赛、各种培训等。以网站和刊物为阵地,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主党派的网站和刊物打造成思想建设的生动教材,大力宣传党派成员中的先进典型,把握好舆论导向,用宣传推动思想建设。此外,通过民主党派的履职实践来提高成员的思想认识是加强思想建设的另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寓思想教育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工作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从而使思想教育的内容以更加鲜活、更加直观的方式为成员所接受。实践也表明,哪个地方民主党派职能发挥较好,该地党派组织也会充满活力。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真正将思想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民主党派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列入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切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1]杨健.论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问题[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

[2]朱其亮.论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 (3).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R].2005,(2).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241.

[5] 刘雪岩.论参政党的政党意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王寅平

王可卿,男,四川巴中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执政史策略路线研究。

D665

A

1671-2811(2015)02-0053-04

猜你喜欢
参政党民主党派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