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存煦《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

2015-02-12 21:51孙振田整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5年1期
关键词:读法书目商务

孙振田整理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开列国学阅读书目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以及研习传统文化的需要,众多学者,诸如傅斯年、胡适、梁启超、陈钟凡、章太炎、李笠、林语堂、顾颉刚、马叙伦、汪辟疆等,均开列出了国学阅读书目,以为学子们读书治学之指导。今天看来,这些国学阅读书目已经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学术史及文化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徐雁平先生《胡适与整理国故运动考论》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专门附有“国学书目解题”一节,对1917至1937年间所出现的国学书目一一进行解题,总计达41种之多,是目前为止对国学阅读书目最为系统全面的搜罗与介绍。然而,尽管徐先生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仍不免有所遗漏,这就是陶存煦所撰的《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以下简称《书目》)。除徐雁平先生外,其它关于国学阅读书目的研究之作,如为数甚多的专题研究论文等,于之亦均少有提及或讨论①。

陶存煦(1913—1933),字誾孙,别号天放,绍兴陶堰镇人。十七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陈衍、唐文治、钱基博等名家受学,立志研究国学,尤以浙东学术及章学诚研究为己任。深得钱基博先生赏识,被推为其最得意的三个弟子之一(另两人为王绍曾、俞振楣)。193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因患胸膜炎,年仅二十而不幸逝世。逝前自挽云:“生死原本一理,但浙东坠绪茫茫,孰继吾业!”为不能继续从事浙东学术的研究而无限遗憾,读之令人叹惋。颇事著述,所撰除《书目》外,尚有《爱吾庐日记》、《天放楼日记》、《尊经阁日记》、《病榻日记》(亡佚甚多)、《章学诚学案》(于无锡国专的毕业论文,已佚)、《章学诚别传》、《<文史通义>读法》、《刘承干校刻的<章氏遗书>的评说》、《关于胡适的<吴敬梓年谱>》、《读史札记》、《清姚海槎先生振宗年谱》等。包括《书目》在内,大多都未能刊印发表,仅以稿本的形式由其后人保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其哲嗣陶维墀先生将诸作合编为《天放楼文存》,庋藏于绍兴图书馆。

据题识,《书目》为“重订初稿”,并计划“当删定之”。然《书目》绝非率意而为之作,理由有四:首先,陶存煦于目录学可谓渊源有自。绍兴自古以来目录学就很发达,较著者如明钮纬撰有《会稽钮氏世学楼珍藏图书目》、祁承撰有《澹生堂藏书目》、清章宗源撰有《隋书经籍志考证》、章学诚撰有《校雠通义》、姚振宗撰有《师石山房丛书》等,又尤以《校雠通义》、《师石山房丛书》等为古典目录学的经典。而陶存煦又以章学诚为专门的研究对象,于姚振宗亦多加留意;其次,陶存煦于目录学还有浓厚的家学氛围,其族长辈如著名学者陶方琦、陶浚宣等于目录学均深有研究,其祖父陶守次也曾据自己“寒梅馆”藏书编撰有《寒梅馆书录》四卷之作,而被称为目录学大宗的姚振宗更是陶氏之姻亲,陶存煦曾为其撰有《清姚海槎先生振宗年谱》等;其三,据陶存煦自署,《书目》作于1932年7月,彼时其已从无锡国专毕业,已经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国学教育,有了较为深厚的国学功底,且无锡国专于目录学教育亦极为重视,如同时期的学生王绍曾即撰有《目录学分类论》,并作为《无锡国专学生丛刊》之一种出版;其四,陶存煦于相关的国学阅读书目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与研究,有着自己的看法,如论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云:“惜主观太重,去取略嫌失当耳!”论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云:“则师心自用,所谓道其所道也。”均包含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在内,特别谓胡适“师心自用”,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作为老师,所开列的阅读书目可能更多地只是代表了老师自己的观点,未必符合学生的需要。这些决定了《书目》是一部既不乏深厚的学养基础,又有着一定的目录学考虑,同时也有着明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目录著作。当然,对于今天的研究者而言,其核心价值则主要在于,为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当时蔚成大观的国学阅读书目提供了一扇窗口。哪些书籍应该阅读,哪些书籍不应该阅读,又应该如何阅读,当时即已有争议,然而,学生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他们的阅读取向又是什么?《书目》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关于这些,亦较少有人论及。

《书目》计分六大类:第一,参考书之属;第二,通论之属;第三,常识之属;第四,义理之属;第五,考据之属;第六,词章之属。总计收书176种。各类均采用表格的形式开列书籍,著录信息。各类的表格及其著录项又有所不同。以参考书之属为例,表格共分五栏:(1)类别,为所著录书籍的各大类的诸小类;(2)编者(含著者);(3)书名;(4)版本;(5)附注,有所说明者出注之。再以义理之属为例,表格则分为七栏:(1)类别;(2)书名;(3)读本;(4)版本;(5)读法;(6)通释书籍;(7)附注。《书目》编成之后,大概是出于“删定”的需要,存煦又有所翻览,于《书目》第一栏的上方做有一些札记,就相关问题进行补充,其数量并不太多,且多为只言片语。鉴于《书目》并未能公开出版,学者亦绝少知之以及其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等,故整理如下,以期能于相关之研究有所裨益。考虑到节约篇幅及排版的方便,不再采取表格的形式,而采取内容前后罗列的形式。所作之札记,则因其本非目录的构成部分,数量不多,且字迹亦多模糊难辨,故此亦略而不录。

最低限度国学入门书目

陶存煦撰

参考书之属第一 此系重订初稿,当删正之。

书籍提要: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东影原刊附陈乃乾索引本。附注:梁曰(整理者按:指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下同):清乾隆间四库馆,董其事者皆一时大学者,故所作提要,最称精审,随意抽阅可略见各书内容。

丁福宝《四部书录》。医学本。

指引书目:

张之洞《书目答问》。国学范希曾补正本。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李笠《国学用书撰要》。朴社。

要籍解题: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清华。

吕思勉《经子解题》。商务。

丛书书目:

沈乾一《丛书书目汇编》。医学。

王重民《正续国学论文索引》。北平。

《人文月刊》。

字书:

张廷玉《康熙字典》。同文石印本或普通本。

阮元《经籍籑诂》。点石斋石印本或普通本。

附注:此书汇集各家文字之义训。

辞书:

陆尔奎《辞源》。商务丁种本。

方毅《辞源续编》。商务丁种本。

人名辞典:

臧彬龢《人名大辞典》。商务。

地名辞典:

臧彬龢《地名大辞典》。商务本。

佛学辞典:

孙祖烈《佛学小辞典》。医学。

类书:

姚培谦《角山楼类腋》。旧石印赵尧宜增补本。

《事类赋统编》。普通石印本。

诗韵:

汤文璐《诗韵全璧》。普通石印本。

通论之属第二

国学概论:

《国学概论》。章炳麟演讲、曹聚仁笔记。泰东。

《目录学分类论》。王绍曾。《无锡国专丛刊》本。附注:目录学通论,尚无善本。刘纪泽《目录学概论》,失之太略(中华)。姚明达有《目录学》(万有文库本),世无刊本,未知善否。汪国垣撰《目录学》,曾作中大讲义,然外间绝不易得。故选王君书著录。

《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商务。

《四库提要叙笺注》。周云青。医学。

《四库简明目录》。纪昀。普通石印本。

《校雠通义》。章学诚。会文堂《文史通义》本。

《校雠新义》。杜定友。中华。

版本学:

《书林清话》。叶德辉。扫叶影印本。

《书林续话》。叶德辉。上海铅印本。

读书指导:

《古书校读法》。陈钟凡。商务。

标点注音:

《标点符号、国语注音使用法》。马国英、陆衣言。

中华。

小学:

《中国文字学》。顾实。商务。

《音韵学通论》。马宗霍。商务本。

经学:

《经学历史》。皮锡瑞。商务周予同注本。

《经今古文学》。周予同。商务。

《经学通论》。皮锡瑞。商务影印本。

《东塾读书记》。陈澧。扫叶石印本。

史学:

《史通通释》。刘知几撰、浦起龙释。文瑞影印本。

《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商务。

《历史研究法补》。梁启超。万有文库本。

《廿二史札记》。赵翼。文瑞影印本。梁曰:此书深得“属辞”、“比事”之诀,每一题目之下其资料皆从几十篇传中零碎觅出。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述能力。内中校勘文字异同之部约占三分一,不读亦可。

诸子:

《诸子卮言》。江瑔。商务。

《中国哲学史》。钟泰。商务。

《印度哲学概论》。梁漱溟。商务。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商务。

书画、美术:

《中国美术史》。陈彬龢译。商务。

《语石》。叶昌炽。原刻本。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普通铅印本。

《中国书学浅说》。诸宗元。商务。

《中国画学浅说》。诸宗元。商务。

诗文词曲:

《中国文学史》。曾毅。泰东。

《文心雕龙注》。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化学社。

《艺概》。刘熙载。北平铅印本。

《文学研究法》。姚永朴。商务。

《中国韵文通论》。陈钟凡。中华。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商务。

《中国小说史略》。周树人。北新订正本。

通论:

《文史通义》。章学诚。会文堂影遗书本。

《史微》。张尔田。原刻八卷本。

《国故论衡》。章炳麟。浙江章氏丛书本。

札记:

《困学纪闻》。王应麟撰、翁元圻注。旧刻本或扫叶石印本。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撰、黄汝成释。旧刻本或石印本。

常识之属第三

史地学:

《世界史纲》。H.G.wells (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著、梁思成译。商务。

《世界形势一览图》。洪懋柱。大东。

哲学:

《哲学导论》。杨枝嵘译。商务。

《欧洲哲学史》。傅子东译。神州。

论理学:

《论理学大全》。王章焕。商务。

文学:

《文学概论》。曹百川。商务。

《世界文学史话》。开明。

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高一涵。神州。

《经济学大纲》。陈豹隐译。乐群。

《社会学纲要》。张资平。商务《学艺丛书》本。

自然科学:

《科学大纲》。周寿昌译。商务。

教育学:

《教育概论》。庄泽宣。中华。

《心理学大纲》。陈大齐。商务。

算学:

《算术》。严济慈。商务。

《温德华士代数学》。周坤华译。商务。

《温德华士几何学》。张彝译。商务。

《温德华士三角法》。顾裕魁译。商务。

《斯改二解析几何原理》。龚天凯译。商务。

英文:

《英文典大全》。D.Lattimore。商务。

《英华合解字汇》。翁良等。商务。

《汉英辞典》。张在新。商务。

日文:

《正续日文典纲要》。钱歌川。中华。

《标准日华辞典》。赵立言。开明。

《日语汉译辞典》。赵立言。开明。

酬世文件:

《模范文件大全》。世界。

时事杂报:

《国闻周报》。天津大公报社。

义理之属第四

邃古哲学:

《周易》。程颐传。金陵局本。读法:熟。通释书籍:朱谦之《周易哲学》,商务本。附注:梁曰:此书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抄出,随时省览。

先秦儒学:

《论语》、《孟子》。朱熹四书注。通行本。读法:熟。通释书籍:温裕民《论语研究》、郎擎霄《孟子学案》(商务)。附注:梁曰:《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按:朱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简单易读,故取之。

《荀子》。王先谦集解。商务影印本。读法:分组读。通释书籍:陈登元《荀子哲学》。商务本。

《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通行本。

《大戴礼记》。孔广森补注。淮南局本。

《孝经》。郑玄注、皮锡瑞疏。中华四部备要本。读法:分类读(整理者按:含《礼记》《大戴礼记》《孝经》在内)。附注:大、小戴《记》、《孝经》性质略同……(整理者按:此处漶漫不清,故省略之)且宜分类读,佳者可熟读。

《周礼》。孙诒让正义。原刻活宋本。读法:稍精读。通释书籍:柳诒征《中国文化史》第一编第 章(整理者按:原本即没有标出具体第几章)。

先秦道家:

《老子》。陈柱集训。商务。读法:熟。通释书籍:陈柱《老学八篇》(商务)。附注:梁曰:此为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庄子》。阮毓松集注。中华。读法:精。附注:梁曰:内七篇及杂篇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先秦墨家:

《墨子》。孙诒让间诂。商务影印本。梁启超《墨经校释》。商务。读法:分组读。通释书籍:梁启超《墨子学案》(商务)。胡适《别墨哲学》。商务《中国哲学史大纲》之一。

先秦名家:

《公孙龙子》。王管悬解。中华。

《慎子》。

《尹文子》。读法:稍精读(整理者按:含之前二种)。

先秦法家:

《管子》。尹知章注。浙江局本。戴望校正。嘉业堂本。读法:浏览。梁曰: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

《韩非子》。王先慎集解。原刻本。读法:分组读。

先秦杂家:

《吕氏春秋》。高诱注。浙江局本。读法:浏览。梁曰: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

秦汉道家:

《淮南子》。刘文典集解。商务。读法:稍精读。

两汉儒家:

《春秋繁露》。苏舆义证。湖南局本。读法:稍精读。通释书籍:康有为《春秋董氏学》。

两汉今文家:

《白虎通》。陈立疏证。淮南局本。读法:浏览。通释书籍:陈柱《公羊家哲学》(中华)。

汉怀疑家:

《论衡》。商务影通津本。读法:浏览。

魏晋玄谈:

《列子》。张湛注。浙江局本。读法:浏览。

魏晋神仙家:

《抱朴子》。朱记荣刻本。读法:浏览。

隋唐佛学:

《大乘起信论》。真界纂法。

《因理入理正论》。窥基疏。

《成唯识论》。窥基述记。读法:稍精读(整理者按:含上二种)。

宋明理学:

《性理学大义》。唐文治编。家刻本。读法:精读。通释书籍:吕思勉《理学纲要》(商务)。附注:梁曰:王懋竑《朱子年谱》叙述朱学全面,最精要有条理。按:宋人理学书最芜猥,最不为精,实则皆千篇一律之理气、性命而已,故不多举。黄氏《宋元学案》,近人最所乐道,亦嫌其太繁,不敢著录。今不再有所举。

《阳明集要》。施曜编。商务影印本。读法:稍精读。通释书籍:贾丰臻《阳明学》(商务)。附注:梁曰: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按:《传习录》太略,《全书》太繁,故均不取。

清儒思想:

《颜氏学记》。戴望编。嘉业堂本。读法:浏览。

《戴氏二种》。朴社。读法:稍精读。通释书籍: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商务)。附注:焦里堂服膺东原亦有精深之哲学思想。

《明夷待访录》。

考据之属第五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扫叶影印本。参考书:王筠《说文释例》(扫叶影印本)。

《尔雅义疏》。郝懿行疏。中华四部备要本。参考书:陈玉澍《尔雅释例》(东大本)。

《经传释辞汇刊》附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等。渭南严氏刻本。

《古书疑义举例丛刊》。俞樾等。长沙杨氏刻本。

《文通》。马建忠。商务。

《高等国文法》。杨树达。商务。

历史学:

《资治通鉴外纪》。刘恕。江苏局本。读法:稍精读。参考书:以下五种均参读:欧阳默林《历代疆域战争合图》(亚新舆地社)。洪懋柱《中华形势一览图》(大东)。《读通鉴》可参。王夫之《读通鉴论》(商务)。附注:谭献:王氏持论以仁心为宗旨,而重有见于天位天禄之分,不以古治为悉可法,不以后王为皆不闻道。

《资治通鉴》。司马光。商务活字本。读法:精读。

《宋元纪事本末》。广雅书局本。

《明史》。张廷玉。湖北书局本。

《清朝全史》。但焘(整理者按:日本学者稻叶君山著,但焘译)。中华。读法:稍精读。

制度文化:

《中国文化史》。柳诒征。《学衡》杂志辑本。读法:精读。

地理: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读法:浏览。附注:梁曰:此为最有组织的地理书,其特长在专论形势,以地域为经,以史迹为纬,读之不感干燥。其卷帙虽多,然专读其叙论(至各府止),亦不甚费力,且可引起地理学兴味。

史学名著:

《春秋左氏传》。杜预注。通行本。稍精读。

《国语补注》。吴曾祺补注。商务。读法:浏览。

《战国策补注》。吴曾祺补注。商务。读法:浏览。

《史记评林》。凌稚隆集评。文瑞石印本。读法:浏览。

《汉书补注》。王先谦补注。文瑞影印本。读法:浏览。

《后汉书集解》。王先谦集解。湖南局本。读法:浏览。

《三国志注》。裴松之注。江苏局本。读法:浏览。

《通志》二十略。郑樵。中华四部备要本。读法:浏览。

《水经注》。郦道元注。附注:梁曰:此为六朝人地理专书,但多描风景,记古迹,文辞华妙,学作小品文最适用。

词章之属第六

散文:

《尚书启蒙》。黄式三注。浙江局本。附注:此书以孙星衍注疏为最好,然太繁,故不取。或以《尚书》为史书,颇不记,然故入词章,以其为最古之文学也。

《正续古文辞类纂评注》。王文儒评注。文明。附记:吴挚甫曰:姚姬传氏所选《古文辞类纂》,先读论辨类中欧、曾、苏、王诸篇,及奏议下编两苏诸策,后读(贾、马)韩、柳诸论及汉人奏疏、对策(诏令),又后读序、跋、书、说、赠序、杂记诸门,又后读(传状)碑志、辞赋、哀祭(箴铭)。

韵文:

《诗经集传》。朱熹注。普通本。

《文选集评》。于光华集评。扫叶石印本。

《八家四六文注》。许贞干注。文瑞铅印本。

《古诗选、今体诗选》。王士祯、姚鼐。金陵局本。

《十八家诗钞注》。刘铁冷注。中原书局本。附记:十八家诗,第一五古,读陶、曹、阮、二谢;七古读白、杜;五律读王、孟;七律读杜绝、苏、陆;第二五古,读谢、鲍;七古读苏、李;五律读杜;七律读李、小李、小杜;第三五古,读杜、韩;七古读韩、黄;五律读王安石、朱彝尊;七律读黄、元;七绝读朱彝尊、王渔洋。绝诗另读《万首唐人绝句选》。读时均参读各家专集。

《唐人万首绝句选》。

《正续词选》。张惠言、董毅。振新。

《箧中集》。谭献。浙江局本。

《元曲选》。吴梅。商务。附记:梅另有《顾曲尘谈》,先读可知门径(商务)。

诗家举要:于汉魏六朝有五人焉,曰陈思王、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庾子山;于唐有六人焉,曰:李太白、杜少陵、王摩诘、孟襄阳、韩退之、白香山;于宋亦六人焉,曰:梅尧臣、王半山、苏东坡、黄山谷、范石湖、陆放翁;于金元明得三人焉,曰元遗山、虞道园、高青丘;于清得四人焉,曰:吴梅村、王渔洋、吴野人、郑子尹;于现代得二人焉,曰:李慈铭、黄遵宪。

词韵词谱:

陈栩园《考正白香词谱》。扫叶石印本。

曲韵:

周德源《中原音韵》。扫叶影印本。

曲谱:

清乾隆《钦定曲谱》。扫叶影印本。

注释

①依笔者目力所及,仅见著名学者桑兵先生在论述晚清民国西学对国学的影响时有所提及:“就连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其学生所开列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也有常识一类,包括史地学、哲学、论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和英、日文。”(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其中的“学生”即指陶存煦。然所引却稍失严谨,核《书目》,并无所称的“政治学”与“经济学”,而《书目》原有的“文学”、“酬世文件”及“时事杂报”等却又没有引出。这无疑会传递不准确的信息,造成误解。

猜你喜欢
读法书目商务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0”的读法和要领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答案大放送
本刊邮购书目
商务休闲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怎样读零
我的商务秘书 等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