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服务与实践

2015-02-12 21:51樊咏梅辛福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献工作缙云缙云县

樊咏梅 辛福民

(缙云县图书馆,浙江 缙云 321400 )

1 地方文献的概念

国内外关于地方文献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广义指:地方文献是指一切与地区有关的文献,即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和内容述及本地的出版物;狭义指: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与地区有关的一切文献,从而排除了内容不涉及本地的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出版物。2012年3月举办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研讨会,再次重申了“以内容涉及本地为地方文献唯一标准”的原则,但鉴于许多市县地方文献产出的不足、资源的缺乏,地方人士著述容许按一定比例计入地方文献,市级馆控制在10%内,县级馆控制在30%内。

2 拓宽收集渠道,丰富馆藏文献

经多年努力,目前,缙云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藏量已达1628种2130余册(件)。文献门类涵盖了县级文献、乡镇(街道)文献及省、市文献和特色文献等资源;种类包括地方年鉴、方志、概览、家谱、专题汇编、名录、地图、政协文史资料、电话号簿、图照集等十余种,均已形成基本齐全的规模体系;载体形式既有传统的书籍和刊物,又有音像资料、图片、数字资源等,丰富多样;其中黄帝文化、姓氏族谱等资料收藏量大,版本种类广泛。馆藏地方文献设立了专库保管,并配置了专门的工作室,供文献加工整理和读者查阅使用。

2.1 力求获得政策的支持

为了有效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1996年,图书馆积极促成县府办以“缙政办发(1996)66号”文件发出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通知》,之后,县两办又以“县委办(1999)6号”文件发出《中共缙云县委办公室、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委省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和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的通知》,先后对缙云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做出了部署和要求。2012年7月,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又根据《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试行)》(浙文社[2010]78号)等文件精神,以“缙政办发(2012)108号”文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缙云县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将下列三类图书、期刊、报纸、影像、电子出版物列为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 一是各单位公开或非公开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制品等纸质及机读型文献;二是各单位编写的内容涉及本县的各类文献,包括地方史志、年鉴、地图及相关著述、资料汇编等;三是各单位编印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资料或复本,包括年鉴、图册、简报、通讯、年报、会议资料等。

2.2 广为宣传,多方征集

为系统收集地方文献,图书馆一方面积极通过联系热心人士和单位联络人员进行征集;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发出“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函”,进行宣传和征集;同时,由馆员主动上门到各单位进行实地征集,并逐一跑到各个文印店进行宣传和征集,协商复制资料留存;还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等人员帮忙,积极寻找、搜集地方文献。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征集地方文献工作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单位和个人主动向图书馆赠送出版物的氛围。更为可喜的是,也有不少缙云籍知名人士积极向我县图书馆捐赠珍贵文献,如著名作家吴越先生、旅台同乡朱则奎先生等,都托人将著作送到县图书馆收藏。

在地毯式收集文献的同时,图书馆还特别重视对重点文献的关注,先后对缙云报、文物普查、非遗资料等重要文献进行复制补遗,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还对缙云家谱进行了深入挖掘,除了收集纸质文献外,还收集了六十多部近千册的家谱数字文献资源,使之成为馆藏资源。近几年,缙云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数量逐年增长,其中2010年为120种,2011年为190种,2012年为300种,至2013年底已有1600种。

2.3 建立地方文献工作联络员队伍

在多年地方文献工作实践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现并培养了一支热心地方文献的队伍。他们经常通过走访、电话、QQ或发邮件等形式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文献信息,帮助征集相应文献资料。

为扩大地方文献工作联络人队伍,在2012年政府下发地方文献征集文件时,图书馆请求添加了“地方文献工作联系单”,让每个单位确定一名负责地方文献工作的领导和具体联系人,组成了庞大的地方文献工作联络员队伍,使缙云地方文献工作联络人员队伍基本覆盖了整个应征地方文献的单位。

2012年,经图书馆请求,缙云县文广新局在全县乡镇(街道)分管文化工作领导和文化站站长工作会议上,把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布置,并向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发出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通知》(缙文广新〔2012〕97号),给各文化站下达了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工作的指标任务,把全县的文化员队伍“编入”了加强农村地方文献资料收集的主力军。

2.4 注重地方文献制度建设

缙云县图书馆除了在各个工作环节上对地方文献工作予以重视外,还从制度建设上予以积极保障。比如,图书馆先后制订了《缙云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方针》、《经费保障制度》、《珍贵地方文献资料收购标准》、《地方文献建设目标考核与奖惩》、《地方文献岗位职责》、《地方文献读者查阅须知》等六项规章制度,使地方文献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在必要时刻,都会无条件抽调工作人员协助地方文献工作,并在地方文献的购书经费等费用保障上,实行按需开支,不设上限。

3 以整理开发促服务效能

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图书馆配备了照相、录像、打印、复印、扫描等硬件设施,以利于文献的采集、复制和整理工作。缙云馆于2012年底配备了一名专职的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同时对全馆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使馆员熟悉馆藏文献,掌握多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以利于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3.1 科学整理

对于地方文献工作来说,苦在征集,难在整理、开发,关键在于利用。2012年6月以来,缙云县图书馆抽调骨干力量,对地方文献书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集中整理,将分散的文献资料进行装订加工,并对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和《考核细则》要求,对所有文献进行分编和排架。为方便读者查阅,把文献资料按系列分别排架,并对上规模的特色文献建立特色专架或数字资源库进行展示。目前,缙云县图书馆已初步建成缙籍作家群、方志、年鉴、仙都黄帝文化等特色专题架。

3.2 开发利用

近几年,我县图书馆在加强地方文献建设过程中,既注重电子文献的收集,更注重对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已先后建成“黄帝祠宇楹联大观”、“缙云特色剪纸”、“缙云方志”等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全省共享工程数据库建设立项项目——缙云黄帝文化数据库已经通过验收。充分挖掘馆藏家谱文献资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拍照、扫描、复印)整合家谱文献,并进行科学加工处理,制作家谱文献专题数据库。我馆已于2013年9月申报建立“缙云姓氏家谱”数据库。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为社会公众共享、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源提供一种崭新的平台,既提高了该类文献的利用率及认知度,也成为图书馆网站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

〔1〕董洁.公共图书馆对家谱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3)

〔2〕 张玲琳.公共图书馆专题地方文献工作的特色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4)

猜你喜欢
文献工作缙云缙云县
“缙云烧饼”火了
关于加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做精特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分析
丽水风物志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