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崔颢

2015-02-13 11:54李元洛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崔颢黄鹤黄鹤楼

李元洛

李白与崔颢

李元洛

中国的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如果扩大到四大名楼的话,就加上山西的鹳雀楼。一个地方不仅要有自然景观,而且还要有人文景观,一个地方不仅有人文之胜,而且有自然之美,这二者珠联璧合,才能使这个地方声名远扬。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就是这样。岳阳楼是因为有范仲淹的一篇记还有杜甫的一首诗,还有其他很多人的作品(包括李白);黄鹤楼就有崔颢的那首七律,滕王阁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鹳雀楼就是王之涣的诗。

崔颢在唐开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22年中了进士,那时李白还是一个文学青年,还没有从四川出来,他是24岁(两年之后)才出川的。崔颢可能很早就到了武汉,写了那首有名的《黄鹤楼》。李白出川以后游历了南方一带,可能这时候还没有到黄鹤楼,回到湖北的安陆这个地方,做了上门女婿(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在安陆呆了十年之久。据考证,他大概在28岁左右到了武昌,才看到崔颢早就在壁上题的《黄鹤楼》。提到黄鹤楼,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选本及敦煌石窟的手抄本里这首诗的题目和现在有些不一样,叫《送孟浩然下惟扬》,后来又改成“维扬”,这两个名字都是指现在的扬州(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从这首诗讲起。现在请放一下碟片,有的同学可能听过,这是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演唱家姜嘉锵先生演唱的。我每次听姜嘉锵先生的演唱,总会觉得如醉如痴,感动得一塌糊涂,在座的是不是有同学认为这个还没有周杰伦唱得好呢,周杰伦的歌你们经常可以听到,但姜嘉锵这位在国外开过专场演唱会的一流歌唱家的演唱你们很难听得到,特别是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那种婉转、那种悠扬,用长沙话来讲那就真是“韵味”。这首诗在敦煌的版本里是有不同的,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在敦煌手抄本里是“孤帆远映绿山尽”,还有一种版本是“孤帆远映碧山尽”,后来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唐诗版本,不知道哪一位高手就把它篡改了,就改成了“孤帆远影碧空尽”。“远映”变成了“远影”,“绿山”变成了“碧空”,到底是那一种版本好呢?当然是手抄本的版本好!为什么?“烟花三月”的时候,天空不是那么一碧如洗的,“空”一般是秋天才有的景象,“烟花三月”的时候,天空不是那么清亮和碧绿,而且“孤帆远影”这四个字是重复的,既然是孤帆,那么远影就是指那个孤帆,孤帆也就是那个远影。古代诗人是非常讲究用字的,一共才28个字,怎么可能花四个字写那差不多的意思呢?孤帆远影的映照,在两岸碧绿的群山的护送之下,慢慢的远去。不过敦煌选本也不是很多人都知道,既然像现在这样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了,大概李白也不会有意见。南宋陆游在经过武昌时参观了黄鹤楼,他写了一部著作叫做《入蜀记》,就是记录自己进入四川沿途的随笔,随笔就写了他在黄鹤楼看到了李白的诗,里面就是“碧山尽”,而不是“碧空尽”,他有记载。崔颢中了进士以后游历南方,他就写了这首有名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敦煌选本里面好多词句跟现在流行的崔颢的诗又有不同,这就说来话长了,我只想指出一点,最后一句在敦煌选本里是“烟花江上使人愁”,因为“晴川历历”“芳草萋萋”都是阳春三月的美景,所以它是“烟花江上使人愁”,“烟波”就没有“烟花”那样丰富的含量、鲜活的意向和缤纷的色彩。我们可以反证,李白这首诗的最后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他当年看到了崔颢的这一首诗,他用了“烟花”,肯定崔颢用的也是“烟花”,而不是“烟波”,就像我们今天在敦煌选本里面看到的一样。“烟波”和“烟花”,虽然都有一个“烟”字,但是它区别太大了。李白是何许人也,中国的超一流的诗人,他牛皮是很足的,大概对什么人都很难买账。传说他去拜见一位大官,他就递上一个手版,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什么头衔都没有写,除了他的名字“李白”外只有五个字:海上吊鳌客。气派很大。那位大人物就问他,你是海上吊鳌客,那你用什么东西做线什么东西做钩呢?李白回答说,我用长空的彩虹做线,用明月做钩。非常浪漫。文学有三大流派,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就是告诉我们生活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浪漫主义告诉我们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象征主义告诉我们生活可能是什么样子。现实主义是一种关切现实的精神,浪漫主义是内心的一种热情,象征主义是一种超乎理念的潜意识的灵感。李白属于浪漫主义。大官又问他,那你用什么做钓饵呢?李白说我用天下不义之人做钓饵,这就是李白的性格。他供奉翰林,唐明皇把他叫到宫廷里去呆了两三年,因为他是一个诗人,大概缺乏一种从政的本领,所以后来又让他出去了。他骑了一头驴,经过陕西的华阴县,因为喝了酒,他倒骑在驴子上,经过县太爷的大堂,他没有下来。县太爷就差人把他叫进来,责问他你姓甚名谁,好大的胆,你路过大堂都不下来。李白只说了几句话,把那个县太爷吓得要死。李白说:曾令龙巾拭唾,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说到他四大最光彩、最得意的事情)。天子门前,尚能走马,华阴县里,不许骑驴。县官在大惊之余才知道是李翰林来了。象李白这样一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气干云、一身傲骨的人物,他跑到黄鹤楼,看到前辈诗人崔颢写的诗,这句话到底李白当时说了没有,那时又无录音机,也无电脑,没有办法考证。最早的记载是北宋一位叫李畋在其《该闻录》中——“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至此之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等书都记载了李白当年所说过的话,最后再演变为:“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倒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历代的传说就把它补充起来了。而且李白这个人个性非常傲岸,他主要不是傲岸同时代的同辈,或者是晚辈,他主要是傲上,傲权贵,傲当时的官僚。所以他到了安徽湖州与大家一起聚会,遇到了一个地方官员叫做迦叶司马的(司马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这个迦叶司马居然不认识李白,李白受不了,当场就做了一首诗《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可以看出他的豪迈。大家看到他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其实他一直是耿耿于怀,二十年后,当他四十七八岁的时候来到了南京,就写了一首有名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凤凰台,在六朝时这台上来了许多凤凰聚集,因此得名。金陵(今南京)是六朝古都,即东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南京的西南方有一座山叫做三山(三个山峰),另外秦淮河流入长江,形成了白鹭洲,就把长江分成两半,所以是“二水中分白鹭洲”。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陪同一些台湾诗人游览古城凤凰,当时刚刚改行开始写散文,我就写了一篇散文,选择了我自认为比较好的一个题目,那就是“凤凰游”;后来我在台湾出的第一本散文集的书名就用了这个名字。现在我让大家再回顾一下这两首诗,你们再比较一下,看哪首写得更好。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花江上使人愁”、“长安不见使人愁”,两首诗都以“愁”字结尾,那么大家比较一下,哪一首好些呢?

学生1:我觉得“烟花江上使人愁”这句更好一些。因为比较有诗意,意境更好一些。

李元洛:那你的意思是李白的这篇就没有诗意,没有意境?!

学生1: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不能说李白的就没有诗意,我更偏爱崔颢的。

学生2:我觉得“长安不见使人愁”更好些,因为其体现的是作者李白忧国忧民的思想,“烟花江上使人愁”则属于风花雪月之类,格调没有李诗那么高。

李元洛:现在他们两人的意见是相反的,现在我请当代著名的词评家,岳阳市文联主席蔡世平谈谈自己的看法(他也是我的学生)。

蔡世平:就我个人而言,我可能更喜欢崔颢的那首。“烟花江上使人愁”更能反映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长安不见使人愁”中还是透露出李白很想当官的意味,我是对当官的欲望不是很强烈的人,所以觉得前者更合我意。

李元洛:我这个学生对当官的追求不是很强烈的,但是还是有一定追求的。

那我现在就发表一下看法。首先我来谈谈崔颢诗的优点,这首《黄鹤楼》是一首七律,但是不怎么讲求对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了,但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没对仗,这不像律诗的对偶非常严谨。正是因为李白和崔颢都属盛唐时代的诗人,七律还没有定型,还没有完全的程式化的巩固下来,所以他这首诗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是古风到七律过渡的一个桥梁,总得有人开山辟路,我们不能用后来的七律的严格的规范来要求它。第二个优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生的短促与宇宙的无穷,这是人生的一个根本的哲学命题。在这里他写出了一种宇宙性的感伤,渺小的个人在无穷无尽的宇宙当中的一种宇宙性的伤感的情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这种宇宙性感伤。他非常深刻的写出了生命之短促、宇宙之无穷的宇宙性感伤。第三个优点就是他对于“乡愁”这个自《诗经》以来的古老主题做了新的表现,最后在如此浩大的时空背景之下,归结到个人的一种普遍的对家乡的怀念。所以他前四句写得很空灵,后四句写得很自我。余光中的《乡愁》也是对“乡愁”在现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小我”的新型表现。第四个优点,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为什么能流传千古,因为它是独创性的。黄鹤楼,从孟浩然、王维、杜甫,到后来宋代的陆游、范成大这些著名的诗人都写过它,但是却没有一首诗写得比他好。所谓它的独创性就是指这个作品“只可有一,不可有二”,有其唯一性。当然它能流传千古,超重量级大诗人李白的捧场(高度评价)也是功不可没的。

那么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又怎么样呢?从宋代以后历代的官司一直打到现在,至少有几百家的说法,有的说崔颢的好,有的说李白的好,有的人说两人平分秋色,各有特色。乾隆帝一辈子写了将近五万首诗,相当于全唐诗的总数,但是他的诗到现在我们有哪一首能记得呢。但是乾隆对两首诗做了比较,各打五十大板,说“各擅胜场”,都有它的优点。那么按照我的说法,因为李白是我的祖先,犹如岳阳人称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一样,我当然会更加推崇李白的这首诗。李白的诗超过崔颢的在什么地方呢?他不及崔颢的又在何处?超过之处请看:李白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十四字把崔颢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三十二字的内容表述完毕。写诗讲究一字千金,在这里李白就有青出于蓝之感,或者说是出蓝之美。还有一点我们比较欣赏,包括蔡世平,他写诗都是喜欢追求意象、语言之美的,他很欣赏唯美这种境界的东西。我也很欣赏“烟花江上使人愁”的意境,但是一个真正在文学史上重量级的作家,他还是应该有一些主旋律的,那就是忧国忧民,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担当感。不能完全说李白就是想去当官,再说古人有谁不想去当官,都想要去考进士,如同大家要考个好大学一样,基本上只有这一条路才能够当官,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则兼济天下”。济天下一定先要达,就是要考上进士。考上了进士还要去吏部,经过一系列的考试才能被安排某一职位。李白当然是想去当官,但是他不是一门心思,他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至于他当上了大官之后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得看他到底有多大的政治才干了。当官其实不是一件什么坏事,要看你当什么样的官,李白想当官是想实现自己的抱负。

李白想到当时国家弄得一团糟,皇帝都被小人包围了,自己都被赶出皇宫,下岗了,翰林都当不成了,所以发出感慨:“长安不见使人愁”。所以“烟花江上使人愁”是一种世平你喜欢的唯美主义,华丽的辞藻和意境,当然有道理,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怀乡的情愫,那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觉得李白的胸怀更加的宽大,意境更加的高远,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那么李白又有哪些地方赶不上崔颢的这首诗呢?这就没有办法,“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崔颢是写在了前面,这之间有个时间差。所以李白这首诗有着明显的模仿崔颢诗的痕迹。崔颢出现了三个“黄鹤”,李白也出现了三个“凤”,句法带有明显的模仿的痕迹。就创造性而言,李白诗落在下风。但是毕竟李白有非凡的抱负,非常的才力,也有敢于创造的雄心,所以才写了《登金陵凤凰台》。

273年前的孙洙选了《唐诗三百首》,能流传至今,当然选的诗作都了得。但是这位先生老眼昏花,遗漏了很多东西,如李贺他就一首诗都没有选。但是他有一点做得不错,就是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选入了《唐诗三百首》里。李白的七律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八首,《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其中一首。李白是既谦虚又高傲,所以他非常欣赏崔颢。而唐代有些不入流的诗人,却骄傲得不得了。有一个叫薛能的唐代五流诗人,非常狂妄,称白居易、刘禹锡这些顶尖诗人写的诗不如自己,甚至说如果自己生活在开元天宝的年代,自己就是“李翰林”!竟有如此狂妄自负之人。还有一个四川人叫何兆,《全唐诗》现存诗作一首《赠兄》:“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洛阳纸贵的典故是来自左思写成《三都赋》,洛阳人竞相购买纸张抄写,导致纸价上涨),把他的兄长和自己吹嘘得一塌糊涂,但是他的兄长姓甚名谁不知道,也没有在《全唐诗》里留下任何一首作品。真是非常自大,非常狂妄。所以我们大家要看到李白谦虚的一面,真正好的作品,他是甘拜下风,但是二十年后还要写一首与你一较短长!

他的竞争不在官场上、商场上,它是在文场上,所以有一位歌唱家王铁军,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就唱了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放给大家听一下,这首歌一般情况下很难听到,是我们湘籍歌唱家何继光先生帮我转录的,我非常喜欢。(现场播放了歌曲《登金陵凤凰台》)我经常跑各地的新华书店,根本买不到古典诗词吟唱的音像制品,姜家锵的唱片在定王台买到的,售价198元,四张碟演唱和伴奏各两张,当时我是如获至宝。因为唐代有个苦吟诗人贾岛,他有两句这样的诗:“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忆失良朋。”我当时的感受也象找到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以和我朝夕相伴。

那么关于这首诗一直到后代“官司”都没有打完,所以在黄鹤楼旁边修了一个亭子,叫做“搁笔亭”,就是李白在这里搁笔,崔颢题诗在上头,他不敢再题了。其实李白在写了《登金陵凤凰台》以后,又过了十多年,他从夜郎流放回来又到了湖北,又到了黄鹤楼,他写了很多黄鹤楼的诗,在他一辈子的诗集里边有十几首都是写黄鹤楼,还有一个“黄鹤楼情结”,假如我是一个大学老师,我要写篇论文《论李白的黄鹤楼情结》,我把他写黄鹤楼所有的诗都收集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个题目好像没有任何人写过。然后他还写了一首《鹦鹉洲》还是一直在和崔颢应战,一些句法、意境还是和崔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翻李白的全集读读这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明朝一位诗人刘惟桢写了一首诗《搁笔亭》,我在这里念一下:“青莲千古一诗狂,无敌才名万古扬,笛谱落梅真叹绝,亭称搁笔总荒唐。虽留杰作传鹦鹉,犹有高吟咏凤凰。读到长安愁不见,细评崔句觉平常。”大家可以上网点击一下。

关于这个比较呢,大概就讲到这里。关于这两首诗,我原来出过两本书,最早的版本叫做《古诗词艺术欣赏》,后来的版本就改成了《红紫芳菲:诗词经典导读》,在这本书里我就用了金圣叹的诗,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说崔颢“作诗不多,而令太白公搁笔,此真笔墨林中大丈夫也”。所以我的文章的题目是《笔墨林中大丈夫》,以此来欣赏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另外,我的《唐诗之旅》中写过一篇文章《寄李白》,我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向他提了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写《登金陵凤凰台》?你为什么写了这首还不够,在过了20多年时至暮年,将逝的前两年还写这首《鹦鹉洲》?抒写我心中的这些疑问。我现节选最后一段让大家听听,今天在来的路上,我听说陈亚先(全国著名的剧作家,岳阳人)有个“优点”,他喜欢跟朋友们开玩笑,如果觉得你的文章写得不好,他就把它背下来,然后当着你的面朗读,让人啼笑皆非。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我这篇写得不好的文章最后一段:李白先生,如果要我从中国文学史中评出三位伟大级的或最伟大的诗人,除了投屈原和杜甫一票,另一张票当然是非你莫属了。红颜薄命,诗人也薄命,你是唐代诗人中的最不得意者,白居易在你的身后也不禁发出过“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的感叹。不过,千年走一回的你,在盛唐痛苦地走一回,留下了许多失意、屈辱与悲愤,在中国诗歌史中潇洒走一回,却坐定了最重要的黄金般的章节。你的诗,写出了历史上一位最不得意者最得意的浪漫情怀,没有你,盛唐气象将不可想象,中华民族文化将黯然减色,中国诗史将失去一部最重要的乐章,中国的读书人也会顿感天地寂寞而绕室彷徨。说实话,没有你,中国的酒也许没有如此多种多样而广销畅销,连现代的高阳酒徒们也少了一个喝酒的理由。不过,杜甫早就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余光中也说你“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而当代的高阳酒徒特别是那些挥霍公款的高阳酒徒们,喝了那么多不解私囊的酒,他们能吐出什么呢?时空阻隔,古今异代,山遥水渺,我却常常追怀你呀,李白大诗人。这封千年后的读者来信,不知你是否能够收到?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诗歌评论家)

猜你喜欢
崔颢黄鹤黄鹤楼
“黄鹤去”与“白云去”究竟孰优孰劣?——崔颢《黄鹤楼》首句异文考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归来兮,远去的黄鹤
黄鹤楼上赏名联
黄鹤归来
他让诗仙忘而却步,他的诗
黄鹤楼找崔颢
己丑年夏日再登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