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式教学模式在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13 18:30晋华宋燕
英语教师 2015年19期
关键词:问题链专业英语水文

晋华 宋燕

课题与实验

“问题链”式教学模式在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晋华宋燕

通过介绍“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基本方式及要求,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在满足系统性、层次性的基础上,结合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对问题和问题链的设计及实际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

问题链;专业英语;水文水资源专业;最近发展区;教学模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语言,其国际语言的地位得到日益加强,现代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英语教学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业务又有较强外语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趋势(黄文 2006)。因此,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问题链”式教学概述

“问题链”式教学是将问题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教学方法。“问题链”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通过梳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从教材知识点中提炼出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系列问题(裴松 2011),设计为呈链状的、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集合”是目前广泛认可的一种提法。本文拟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在满足前述系统性、层次性等的基础上,探索“问题链”式教学模式在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教学方法。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在研究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问题时提出的,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能力),潜在发展水平指由他人帮助或与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水平(能力)。他的这一研究不仅明确了教学对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也给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实施方法和目标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同学是合作伙伴,发展水平属潜在发展水平,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后,达到的新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者,起主体作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起主导作用。主体和主导同等重要,没有主导的教学失去了方向,没有主体的教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问题链”式教学中,问题及问题链设计的优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一些。教师在进行问题及问题链设计时,不仅要掌握“问题链”设计的技巧,而且要对所教授的内容有宏观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既要保障知识点全覆盖,又要控制教学内容不超过学生的认知负荷,还要使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特别在以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语言和专业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融合起来,设计出符合逻辑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问题及问题链,对教师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二、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的“问题链”式教学设计

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专业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累水文水资源专业词汇,掌握本专业科技类文章的阅读技能、翻译和写作技巧,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需要。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培养计划,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此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环节基本结束,学生的专业框架基本形成。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大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通过六级考试,英语达到了中级水平。根据该阶段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状况,问题链设计时的逻辑性、系统性由专业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控制。教学模式参照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将专业英语教学分为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问题链中的问题,在专业骨干课程中遴选,而后以筛选的问题为核心问题、关键点,依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展开问题链设计,形成课程学习网络(裴松2011)。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中,以课程学习网络中的核心问题为基础,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及难点。以分层和模块设计的方法,对教学内容展开渐进式、探究式,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的问题链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引导、激励和帮助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创新。

三、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的“问题链”式教学应用

(一)词汇的“问题链”式教学

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的术语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个词汇,二是组合词汇。单个词汇主要是在词根的基础上加前、后缀而构成的。组合词汇则是以核心词为基础,根据专业术语所表达的属性,进行相应的词词组合。在课堂教学中,单个词汇采用关键点问题设计模式,组合词汇采用发散点问题设计模式。

1.关键点问题设计

针对专业术语的构词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将词根、前缀、后缀作为关键点,然后根据所选词汇的基本词义,进行“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完成词汇学习。下面以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中水文学(hydrology)单元的学习为例,阐述对该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教学中首先以核心单词hydrology(水文、水文学)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即“hydrology”的意思是什么?是否有词根?词根代表什么意思?以此词根为前缀的词还有哪些?而后提取前缀hydro-,引导大家得到其意思为“水、流体”,而后将相对应的词汇hydrobiology(水生物学),hydrosphere(水圈),hydrostatics(静水力学)等罗列成板书进行问题式教学。比如,可提问该词根还可以放在单词的什么位置,以此来引出geohydrology(水文地质学)等相关联的专业词汇。

同样,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以此类推,比如,学习地质学单元时可选择geology为核心词,以前缀geo-为关键点进行问题设计,然后逐步延伸至geomorphy(地貌学),geobiology(地球生物学),geotectonics(构造学)等专业名词。

2.发散点问题设计

在掌握了以核心词为中心的一组名词后,可以此组名词为中心,以发散点的形式进行组合词汇学习。同样,以hydrology为例进行问题设计。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类词是否可以转化为其他词性的词。然后进一步提问,该词及转化后的词可与哪些词生成词组。通过一连串提问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新词汇学习和旧词汇复习,将新学词汇纳入原有词汇网中,完成水文学单元专业英语的词汇学习,掌握诸如engineering hydrology(工程水文学),Environmental Hydrology(环境水文学),hydrological cycle(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forecast(水文预报)等系列词汇。在课堂教学中将以上内容以网络形式板书,进行链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记住一个单词的不同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单词的延伸,记忆了大量相关的词汇,实现了从已有认知向未知认知的平稳、顺利过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链式学习方法符合学习心理学规律,操作性强,可快速扩充专业词汇,达到甚至超过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课文的“问题链”式教学

专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文章篇幅长、句子复杂、涉及面窄是其学习和领会的难点。但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篇文章以表达科技概念、论述客观事实、探索发展变化规律为目的。文章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系密切,是“问题链”式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来设计问题,形成问题链;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互动,完成课文的学习。

在课文的“问题链”式教学设计中按二层结构设计问题链。第一层以文章的基本概念、概念属性和特征涉及的词汇构成关键词、问题点,此层为点结构;第二层以第一层确定的关键词为基础,进行句式问题及问题链的拓展设计,此层为句结构。

笔者仍以水文(Hydrology)单元的学习为例阐述“问题链”式教学方法在课文学习中的应用。Hydrology主要是围绕什么是水文和水文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在空中、地表、地下如何运动、分布,以及水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来行文的。根据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内容的逻辑结构,首先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定水文(hydrology)、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大气水(meteoric water)、地表水(surface water)、地下水(groundwater)、土壤水(soil water)等核心词汇为第一层结构的问题点。而后以它们为中心,对每一个的形成过程、运动规律、分布特征提出诸如“Which kinds of water can be called meteoric water/surface water/groundwater/soil water?”“How does the soil water/groundwater distribute beneath the earth's surface?”等问题,并按其逻辑关系确定问题链结构。通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层递一层地提问,引导学生沿着问题链,初步形成有关水文学的英文知识网,完成Hydrology的课堂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课文中涉及的复杂句和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一并讲解,同时注意把握好课堂节奏,使信息量不超过一般学生的认知负荷。

结束语

“问题链”式教学是一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为宗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将所学知识点化为能反映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问题、关键问题、拓展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提炼的问题链式化、体系化,再通过问题的目标指向作用,沿着问题链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习,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完成教学内容。在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合理设置问题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引用文献

黄文.2006.双语教学,承载重任的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6-05-26.

裴松.2011.问题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6):75-79.

作者信息:晋华:30024,山西太原,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燕:30024,山西太原,太原理工大学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水文水资源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与研究”(编号:J201213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链专业英语水文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