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2-13 18:30鞠丽
英语教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语言

鞠丽

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鞠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基于此,高校也开始重新审视英语人才的培养。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高校需要培养的是英语实践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新的教学方式,注重英语语言的实用性,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掌握程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英语专业;文化教学;问题与对策

我国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一直停留在对语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上,学生很难有轻松的学习心态,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多高校在英语教学方面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句子的使用,有些学校比较注重实践,注重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他们共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对英语文化的教学。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文化学习和英语知识学习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如果没有文化教育的支持,教学就会显得过于僵硬,缺少活力,随意性大,很难提升学生英语的真实运用能力,很难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使用英语。因此,笔者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现状的分析,以期对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所裨益。

一、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我国很多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在教学中占有同等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很少提及文化教学,没有对文化教学进行合理的定位。我国高校的教学大纲中仅仅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没有对文化具体目标和具体元素进行解释,文化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中没有显现,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能按照现有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而英语文化部分一直处于无章可循的学习状态(陈莉 2013)。

(二)文化教学与文化知识混为一谈

很多英语专家对英语文化教学做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的讲解,对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进行渗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中国语言词汇和英语语言词汇进行差异性对比,体现英语内涵;最后,对非语言形式的差异性讲解,例如,手势语言、面部表情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往往还只是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学不同,知识多倾向于一种事实性的、书本的描述,但是文化是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文化情怀和风土人情。学习当地文化有利于对文化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更有利于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打招呼的方式往往以天气为话语开端,但是中国却不同,这是由一个地区的文化所决定的(邢丹 2012)。

(三)文化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英语教育一直存在教师枯燥地讲解知识的问题,没有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也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将导致在英语的实际交流与使用过程中不能恰当地运用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装饰自己的语句。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忽视会直接影响英语文化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基本的思维习惯已经形成,若要改变非常困难,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加自主地学习英语,需要教师对英语文化进行教导才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力度。

二、完善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大纲缺少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必须完善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把英语文化罗列出来,教师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选择上就能够依照大纲目标进行文化内容设置,让文化教学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吕芳 2014)。

(二)调整课程设置

在英语文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教师需要进行重新研究。虽然在现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设有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但是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对课程知识缺少兴趣和思考。学生经常在课前缺少预习,课中随意听讲,课后不再复习,所以英语文化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一定的环境来支持。另外,随着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改革,试卷中的常识题越来越少,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更加漠视。例如,英语课程中关于文化的内容比较复杂,在日常英语交流中很难用到,考试也很少涉及,学生在主观和客观上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以下思路对英语课堂进行调整。首先,改变传统较为细致的英语课程设计。例如,将英语文化课程和英语考试、英语应用联系起来,并且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变成同声传译课或者利用游戏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选修课,通过选修课程的讲解,更多地了解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能获取额外的学分;最后,教师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不要逐词逐句地进行分析,而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写作题并将英语文化渗透其中。这种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的高校教材都偏向英语语言教学,对文化内容的涉及比较少。但是按照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英语学习要求来看,好的教材应该是集合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于一体的,二者在教材中的比重应该相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英语文化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教授给学生。文化因素在教材中可以分成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就是一些带有明显的语言习惯或者独特文化形象的内容;隐性文化就是对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需要教师进行挖掘的内容。

三、英语文化教学的技巧

(一)利用文学教学,促进文化背景渗透

文学中包含多种文化,文学课程的讲解可以作为文化导入的一种途径。文学课本会包含文化背景、文化情怀等,并且文学还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文学教学也包含语言教学,学生在陶冶文化情怀时,还能掌握语言的运用。由于语言、文字、文化三者不可分离地集合在文学作品中,所以利用文学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比较教学,注意文化背景来源

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文化背景的知识渗透。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若单独对文化进行教学,那么这种教学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文化进行应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将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别和相似,通过比较记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知识。

结束语

英语教学需要全面提升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把握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从而避免英语交流中的一些文化错误。英语教学不仅包含语言教学,而且包含文化教学。国内各高校必须重视英语文化教学,提升其在课本中的比重,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引用文献

陈莉.2013.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6):202-203.

吕芳.2014.高校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课程“模块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13):20-22.

邢丹.2012.高校英语文化教学探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16-19.

作者信息:430223,湖北 武汉,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语言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我有我语言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