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境与翻译

2015-02-13 18:30陈婷婷
英语教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意图译者译文

陈婷婷

专题·翻译

论认知语境与翻译

陈婷婷

近年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境,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语境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动态变化的,而翻译又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主要从认知语境及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必须通过对认知语境的判断和最佳关联原则来构建文本,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来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和读者期待。

认知语境;最佳关联;归化策略;异化策略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着重于怎样把源语文本用另一种语言等效翻译出来。随着国内外对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深入研究,人们不再认为翻译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码交换,更加是一种交际的过程、文化的传递。而在译作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所接收到的信息不仅仅是文本内容,更多的是信息在语境中的再加工与整合。

一、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指的是任一能够影响语言使用的因素。它既包括交际双方创造的上下文语境,又包括具体的场景,如时间、地点、话题、人物等,甚至包括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因此,传统的“语境”既包罗万象,范围涉及比较广,又如此复杂多变,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包含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传统语境又把具体场合因素作为语用推理的重要依据,并将语用推理看作是一种人的知识因素加上具体语境因素的综合推理过程(朱亚丽2007)。这样看来,语境是静止的,没有考虑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处于主动的位置,以及双方的心理因素。因为在交际的过程中,虽然客观的语境起着制约的作用,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大脑对话语信息的再加工处理,也就是认知语境的能动作用。

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对语境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境,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语境的认知语境。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对信息处理加工和推理的动态过程。同样的话语、同样的语境,不同的交际双方,可能表达的意义不同。如果语境是静止不变的,那么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对于话语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可能无法达到真正的交际目的。认知语境摒弃了语境是静止的说法,认为随着交际的进行,双方的认知语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二、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

法国语言学家D.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 Wilson在“会话原则”的基础上创立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提出,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就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通过自己话语的明示,传递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者根据明示,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推断出说话者的意图。每一个话语明示,都有其最佳关联。要想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就要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达到最佳语境效果,推测出交际意图。

Sperber和Wilson认为认知语境是动态变化的,交际双方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去改变明示的话语,从而进行新信息与原有认知语境的整合再加工。而认知语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即存在于人大脑中的交际法则;百科信息即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事件;词汇信息即储存在大脑中的词汇信息。在交际过程中,大脑中的这些信息不断受到激活,交际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话语的明示,让对方在语境假设中推理找到最佳关联,从而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与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晰,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何自然、冉永平 1998)。

因此,关联理论指出,交际的双方对对方话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心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双方的明示,结合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理出对方的交际意图。这“明示—推理”过程的关键就是对双方认知语境的把握。基于关联理论的认识语境观的核心在于认知是动态的语境,语境假设是核心中的关键所在。

三、认知语境下译者的任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那么就失去了文化的价值。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然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过程,那么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过程。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认为翻译的本质也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何自然 2004)。翻译涉及的是两个“明示—推理”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明示—推理。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首要任务不是将原文直接转换成译文,而是将原文本进行分析和整合。原文文本就是原文作者对译者的明示。译者还要了解作者生存的年代背景、生活经历等有可能影响原文作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因素。同时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调动自身认知能力进行动态处理,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推测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对源语语言的语法特征、句法结构、语义篇章等十分熟悉,而且对源语文化、习俗、历史、宗教等也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推理。

另一个过程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译者想要译文读者能够识别出其交际意图或成功传递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就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生存环境不同,自然就存在生活经验的差异、认知环境的差异。因此,译者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合理地推测,以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部分进行合理补偿。除此,译者还要考虑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通过恰当的译文让读者寻得最佳关联,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四、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构成了一个三元的关系。译者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不是传统的“语言复制者”。由于原文作者及译者、读者的语言文化不同、认知语境不同,而译者处在中间位置,要促进二者的成功交际,就要有赖于对最佳关联的遵守和认知语境的把握,以及翻译策略的审慎选择。主要的翻译策略有异化策略及归化策略。

异化策略,即保留差异,是指译文力图保持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虽然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种陌生感,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异国文化的不同。这应用到实际的译本构建过程中,也就是直译法。但根据关联原则,由于读者不了解源语文化,有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努力才能推测出作者的意图。因此,可以通过注释或增译等方法,弥补认知语境中的文化缺省。译文读者通过文本明示进行信息再加工,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认知努力。

归化策略是指译文尽量符合译语语言的规范、趋近译语语言的文化特征,符合和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及阅读需求。这应用到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也就是意译法。目的都是让读者不必花费不必要的努力,寻找到最佳关联,获得最大语境效果。不管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是用来指导译者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其关键都是取决于译者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及期待的推测。

结束语

译者翻译的过程其实是认知语境重新构建的一个过程。首先,译者要把自己当做源语读者,获取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其次,译者要测评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期待和接受能力,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避免文化冲突,成功传递出原文的意图。最后,由于译者的认知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译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引用文献

何自然,冉永平.1998.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3).

何自然,2004.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亚丽,王丹.2007.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3):143-144.

作者信息:350007,福建福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意图译者译文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