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语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5-02-13 21:19钱逸
英语教师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语感隐喻概念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语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钱 逸

国内的英语教学不断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投入大,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学问化”的问题,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流于表面,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英语课程把握任务导向,这便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考核评价以及教学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动,以培养学生更加系统全面的语感。

文化差异;英语;阅读语感;概念隐喻

英语建立在各类国际贸易活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在国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英语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其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用语和格式都逐渐趋于修辞化(薛军2013)。阅读学习往往只突出语言技能训练,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只是摘取文章中的部分信息,单方面地侧重词法和句法的准确,而语感却得不到培养。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都不难发现隐喻的存在。Lakoff&Johnson认为:“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之后,1993年,Lakoff在《当代隐喻理论》中将隐喻的概念描述得更加完整,他认为,作为一种用来理解抽象概念的认知手段,隐喻在人们进行抽象推理时也会经常被使用。正是因为隐喻的存在,人们才可以用更加具体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相对无内部结构的事物。概念隐喻是概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知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概念隐喻是潜意识的,是人类共有的(LAKOFF G 1980)。

概念隐喻具备两个基本属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概念隐喻看做是对语言隐喻的整体梳理。任何一个高级概念隐喻,在其产生后,都会根据一定的发展逻辑衍生出不同层级的概念隐喻。而当这些概念隐喻运用在语言中时,就产生出许多和谐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规范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强化阅读语感培养,把语言、交际和认知结合在一起,便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把握语言学习的内在联系、表达以及思想之间的关系的效果。

二、英语阅读语感的培养

(一)培养敏锐的语感

读者根据语感图式操作语言对象的效率,这就是阅读语感,换句话说,语感也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应的语感图式的检索速度以及同化顺应的速度(宋金芳201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对于阅读材料的敏感性不高,他们的理解往往只是一种直觉上的语言感受,然而,这可以依据其基本语言知识层面和语言意识来判断。

(二)培养整体化的语感

什么是阅读语感?有观点认为,人们在阅读中所领悟到的语境、言语者的说话意图、语言内涵以及情感倾向,便是阅读语感。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阅读语感,主要依据其在具体语境中能否完整地感受文本传达的深厚意蕴。阅读语感缺失,往往是因为对语言的解释是辞典式的,支离破碎、条分缕析。此外,阅读语感表现为读者根据语感能够把握多少文本量。概念隐喻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分布在词、句、段、篇中。概念隐喻的表象性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深度,提升词汇运用能力。在概念隐喻的感受过程中,读者的阅读语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整体性加强,并日益广泛。

(三)培养深化的语感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读者对于文本的形式以及内涵感受的程度上,深化的语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语句的准确含义,领悟出其言外之意。隐喻,顾名思义,它所具有的最主要属性便是暗示性,其作用是帮助人们通过联想来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领悟出词语表层意义以及深层内涵之间的相似之处。概念隐喻的作用很多,可以帮助读者在主体和喻体的互动中进行筛选,其依据便是特征,所筛选的结果便是品味篇章的语言风格,了解篇章结构,把握篇章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深层含义。语感能够决定内在语言能力的形成,实现概念功能和交际功能。感悟概念隐喻,英语教师需要多作鼓励指引,帮助学生改变原本了解作品的方式,只提取文本的部分信息,比较片面,同时也能够感悟语言对象的表意特点以及规律(管春林2011),也可以让学生从封闭的阅读范文,转变到开放的生活积累以及言语运用。

三、英语学习升级的途径

在课程模式上,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英语课程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的单向知识传授,或象征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对于专业课实行单一的母语教学方法,学生把语言学知识和英语知识进行结合的困难较大,无法做到融为一体地运用地道的英文来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学生往往高分低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找一种可以高效开发项目化课程的方法,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指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将课堂所需要吸收的知识融入任务中。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双语教学,保证汉英两种语言信息的自然转移,让学生能够使用较为流畅的英语参加不同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手段上,目前很多高校在英语课堂教学上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迅猛发展的现代化通信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但教学手段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掌握更多有效教学手段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育学界的专家认为,培养合格的英语学生,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还需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便需要英语教师转变思路,提高要求,能够将理论和阅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英文经典之作,开阔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提高其诵读能力,所谓“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对比、联想、语境分析等不同的办法,找出英汉概念隐喻的不同之处。

结束语

人们常常在阅读中碰到隐喻,很明显,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语言现象,但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思维方式为人们在阅读理解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使在交际中,隐喻的能力也不容小觑。语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需要从认知的角度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为语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引用文献

管春林.2011.试论需求分析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闭[J].外语与外语教学,(3):37-40.

宋金芳,林勇.2012.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6):81-86.

薛军.2013.论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J].太平洋学报,(l):1-10.

LAKOFF G.&JOHNSON 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49-52.

作者信息:10008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语感隐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