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中的那些笑

2015-02-14 08:36顾建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酒客科举制度伤疤

顾建荣

《孔乙己》中的那些笑

顾建荣

《孔乙己》的故事始终是离不开笑声的,作品以酒客们的“笑”伴着孔乙己出场,又随着孔乙己走向灭亡,这“笑”更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效果。教参分析:这是嘲讽的笑声,是冷漠的笑声,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批判了缺失关爱之心的麻木。而这些人之所以冷漠,是因为封建文化教育使人们逐渐丧失良知和仁爱而变得冷漠无情。笔者以为,这种分析有失偏颇,它对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底层百姓是持批判、否定态度的,缺少了对人性的理解。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酒客们的几次笑声。

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从“一到店”可以看出,只要孔乙己来了,人们就“笑”,无论是掌柜的,还是酒客,他们的笑都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机械的笑。这种笑建立在孔乙己经常出现的“新伤疤”上,而“新伤疤”的出现则是因为“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再看下文,孔乙己争辩时所谓的“窃书不能算偷……”的言论却又明确地告诉我们:酒客们的这些嘲讽可并不是诬陷。

第二次、第三次的语言表达基本是一样的,“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但笑的原因不完全一样。第二次“笑”,是人们揭了孔乙己的短处(偷东西)后,孔乙己为了争辩,说了一堆难懂的话。酒客们听不懂,但能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的偷东西找借口。对他们而言,不劳动、偷东西本就可笑,偏还说许多让人听不懂的话来为自己辩解,这种行为,难道不应该笑一笑吗?从这样的人身上去寻得片刻的放松又何错之有?毕竟,他们是缺少知识的劳动人民,可不懂得孔乙己也遭受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而对他抱着同情之心。

第三次“笑”,来源于酒客对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质疑。有人会说,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酒客们毫不留情地直戳他精神上的伤疤,这还不能说他们冷漠吗?且慢下结论。按常理,孔乙己的痛处,是不会引起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笑的,每一个酒客的内心也是有善良的因子的。那他们为什么而笑呢?我们决不能忽略众人哄笑之前的一个细节,“孔乙己……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原来,这是大家听了孔乙己的“满口之乎者也”的或令人半懂不懂或令人一丝不懂的话后,产生的哄笑。可以大胆的推测,酒客们的笑并不是为孔乙己的没有进学,而是为他那些充满酸味的言语。也就是说,人们是在引逗孔乙己,让他穷酸穷酸,然后哄笑一阵,放松放松。这也是一种反射式的为笑而笑的“笑”,只是为了能拥有一点“快活的空气”。

第四次,孔乙己因为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之后到酒店喝酒,面对掌柜同平常一样的询问,“你又偷了东西了”,他低声说是跌断的,并用眼色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的几个酒客“便和掌柜都笑了”。这里的“笑”跟第一次一样,也是对孔乙己明明偷了东西却硬要辩解的嘲笑。只不过这一次孔乙己受伤更重。要知道,孔乙己的偷窃行为可谓屡教不改,酒客们加以嘲笑本在情理之中,我们又希望他们怎样施以援手呢?是金钱上支持吗?这些酒客本身就是劳动人民,他们也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摧残,又哪有多余的钱施舍给一个他们眼中好喝懒做的人。那就是不嘲笑,言语上关心?我想,即使他们这样做了,孔乙己如果不醒悟过来努力生活,继续偷窃,等待他的就一定会是悲剧。

说到底,真正导致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当然应该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丁举人对孔乙己的摧残,再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狠毒,从一个更为具体、更为清晰的层面揭示出孔乙己悲剧的重要根源。而那些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他们生活在充满压迫和剥削的黑暗封建社会,本也悲惨,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阶层。他们从未接受过封建文化教育,又怎会因此逐渐丧失良知和仁爱而变得冷漠无情呢?

但细细分析,孔乙己就完全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无需替自己的悲惨结局负责吗?他那自命不凡、好喝懒做的性格的养成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封建科举制度吧?要知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可太多了。任何一个黑暗的时代都会出现无数自立自强的典型。只要有心,即使不能成为自立自强的典型,也总能生活吧。但孔乙己却偏偏连生活都不能。他也可以算是好喝懒做到极点的典型了。因此,鲁迅先生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也是既有嘲讽、批判,又有同情、惋惜,更多的是“怒其不争”。

综上所述,我们绝不能对文中酒客们嘲讽的笑声作肯定的批判和完全的否定,而应该更深地去挖掘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和孔乙己自身的性格弊端。

顾建荣,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猜你喜欢
酒客科举制度伤疤
伤疤
将“城市伤疤”变成亮丽风景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梅信
酒客病辨析
梅信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