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5-02-18 00:54王钰淇臧凯刘嵩李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学生

◆王钰淇 臧凯 刘嵩 李英

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王钰淇 臧凯 刘嵩 李英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对医学生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对此提出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医学院校;医学生;非智力因素

10.3969/j.issn.1671-489X.2015.24.108

1 前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要求也再不断提高。《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5)》指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1]。因此,当前的医学教育不但要重视开发医学生的智力因素,训练他们精湛的医术,还要注重对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职业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研究发现诸如个体气质、兴趣和倾向性等变量与智力因素一起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并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在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开启了我国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虽然“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从孕育、产生、发展至今已经有80年的历史,但学术界对于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内涵一直争议不断,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均先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达成了一部分共识。大多数心理学家将非智力因素看作是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主要包括: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抱负;焦虑;等等。

3 培养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

周继芳(2012)认为,医学生核心能力是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由言语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医学职业人格四部分构成,在医学生能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非智力因素对于医学生核心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吴福元(1987)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238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几方面的追踪测验,结果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高于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3]。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目前医学专业学制普遍较长,学科分支较多,内容枯燥生涩,学习难度大。学生需要有远大的个人抱负、明确的学习目标、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作为保障,反之则易产生倦怠、厌学和弃学等情况。

非智力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无法避免与病人及家属和相关医护工作者打交道。近年来,叙事医学在我国逐渐兴起。新的医学模式也更加注重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医生在问诊过程中要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心理需要,同时还需要同事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诊疗工作。这就要求医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对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交技巧和情商,才能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反之则易与人产生矛盾和摩擦,造成医患关系、同事关系紧张,影响诊疗过程。

非智力因素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作为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当今“医闹”新闻的大量报道也给医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也容易让学生忽视了医生的基本职责。因此,需要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觉性、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朱倩(2011)认为,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情绪、兴趣、意志力和性格都会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继“非典”之后,又有H1N1、H7N9、中东呼吸热等新型疾病的出现。医学界对于这些新出现的疾病缺少认识,没有成型的治疗方案,在传统治疗方法下根本无法得到治愈。此时,需要医生能够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和手段,才能使疾病得到控制,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一过程不但需要非凡的勇气,更需要医生个人和团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打破传统定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否则在面对新型疾病时只能坐以待毙,医学也难有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综上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于培养卓越医生意义重大,医学院校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训练其成为一名医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更应重视对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 培养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建议

随着卫生部和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5)》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相继推出,医学院校被赋予培养优秀医生的重要社会责任。优秀的医生不但应具备良好的智力素质,同时也应该具备相应的非智力素质。因此,医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有与当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作为有益的补充。

教学内容方面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人奉行“成绩第一,分数至上”的原则。学校只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学生只关注教师教的哪些是考点,导致大学生出现很多“高分低能”和“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来医生难称卓越。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从教学内容的转变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教师应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医德、医术模范,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有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并热爱学习。

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情商教育。学校可以增开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解什么样的一个人得了病”,也能感同身受,急人所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教学形式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学生学习被动性强,参与性差,思维僵化,教师也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近年来,PBL教法、翻转课堂、慕课教学被学术界广泛热议。邱秀华(2007)认为,PBL特有的教学功能有利于改善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4]。翻转课堂模式使医学教育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巩固了知识,改善了教学质量[5]。而在慕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统计“学习大数据”,发现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所获取的数据样本大,真实性和可用性强,也便于授课者根据反馈来的数据调整教学进度,讲解难点问题[6]。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刻板的课堂变得生动,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教师也更容易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需要、困惑的问题,从更加从容地组织教学。

实践活动方面 目前的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普遍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较差,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当前大学生普遍较“宅”。而这样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就会出现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和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现不足,在活动中自我提高。■

[1]卫生部,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5)[M].北京:2001.

[2]周继芳,朱德超,王绪伦.新形势下医学生核心能力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2):166-168.

[3]朱倩.浅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J].学理论,2011(23):209-219.

[4]邱秀华.浅析PBL教学对改善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15-16.

[5]张熙芳.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J/OL].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1): 4-6.

[6]于琦,贺培风,袁永旭,等.MOOC的发展及其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7(23):8-12.

G642.4

B

1671-489X(2015)24-0108-02

*项目来源:吉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基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成效研究”(课题编号:ZX2015-ZD005)。

作者:王钰淇,吉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与测量;臧凯,吉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刘嵩,吉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为病人心理;李英,通讯作者,吉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13201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