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孝廉教授治疗妊娠咳嗽

2015-02-20 03:05哈孝廉张吉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孝廉乌药紫菀

闫 颖,张 晗,哈 虹,哈孝廉,张吉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哈孝廉系哈氏妇科第四代传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天津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学术传承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医、教、研五十余年,曾任解放军二七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全军计划生育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学会血证学会副主任。长于内科,尤精于妇科,善治妇科疑难杂症,不孕不育症,计划生育并发症等。兹就哈孝廉教授治疗妊娠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1 妊娠咳嗽

妊娠咳嗽,中医学亦称“子嗽”,是指妊娠期间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上呼吸道感染症[1]。若咳嗽剧烈或久咳不愈可损伤胎元,易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对于“子嗽”的论述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2]:“肺感于寒,寒伤于肺则成咳嗽,……其诸脏咳嗽不已,各传于腑。妊娠而病之者,久不已,伤于胎也”[3]。此时,即已认识到妊娠咳嗽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中医学认为妊娠咳嗽主要为孕妇感受外邪而发外感咳嗽。宋·齐仲甫在其《女科百问·卷下》中指出[4]:“何为子嗽?答曰:肺主气,外合皮毛,风寒外感入射于肺,故为咳也。有涎者谓之嗽,无痰者谓之咳。夫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各以其时感于寒而为病也,……妊而嗽者,谓之子嗽,久而不已,则伤胎”[5]。

妊娠之际,由于血聚于下,冲脉之气较盛,如孕期起居不慎,外感风寒,或孕妇素体虚弱,易感风寒,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6]。此外,患者素体胃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饮上逆,气机不畅,遂发咳嗽;若素体阴亏,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以濡养胎元,阴血愈亏,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肺津,肺失濡润,发为咳嗽。妊娠咳嗽,久咳不已,病变部位在肺,关系到脾,总与肺、脾有关[7-8]。

哈孝廉教授认为,本病发病多由素体阴虚,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养胎,因孕重虚,兼以外感,发为妊娠咳嗽。治疗时宜治病与安胎并举,治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安胎之法,方用止嗽散加减。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9],组成:桔梗(炒)、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陈皮、甘草(炒)。主治:风痰咳嗽。适用于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临床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诸般咳嗽,具有较好疗效[10-11]。哈孝廉教授在本方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因时、因人制宜,在本方基础上加减用以治疗妊娠咳嗽。

2 病案举例

患者,女,35岁,2013年12月17日初诊。停经41 d,咳嗽3 d,白痰,胸闷。平素月经2~3/30 d。Lmp:2013年11月6日血β-HCG 2 006 mIU/mL。现小腹微胀,咳嗽3 d,有痰,色灰黄,块状,咽干,便调。查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脉沉滑数,舌苔薄白。方用止嗽散加减:紫菀15 g,白前15 g,黄芩20 g,苎麻根20 g,清半夏 12 g,陈皮 12 g,前胡 15 g,川贝母12 g,杏仁 12 g,桑寄生 30 g,黄芪 20 g,白芍 30 g,乌药15 g,生甘草 10 g。7剂,水煎服,1剂/d,每次200 mL,2次/d。12月24日2诊:服药后咳嗽大减,腹痛轻。脉沉细滑,舌苔薄白。前方去乌药,加枇杷叶12 g。煎服法同前。服7剂诸症愈。

按:本案临床辨证为风热犯肺,治则以清热疏风化痰,止嗽安胎为主,应用止嗽散临证加减。方中黄芩、苎麻根清热安胎,紫菀、前胡清热化痰,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白前、杏仁化痰止咳,桑寄生补肾安胎,黄芪与紫菀配伍温肺定喘,白芍缓急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清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半夏、乌药本属妊娠慎用药,《本经逢原》云:“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瓜蒌、黄芩治热痰。”[12]本方中半夏用于化痰热[13];乌药辛温,温胃散寒,顺气止痛,临床多用于气逆喘息,现代药理研究[14]提示其具有抗菌作用,本例患者具有胸闷喘息之证,故而运用该药,然其属慎用药,当中病即止,故2诊时减除。

3 体会

哈孝廉教授认为,治疗妊娠咳嗽时除遵循清热润肺止咳安胎的治疗大法,还应时时注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指导思想,做到自始至终顾护胎元。妊娠用药,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禁用或慎用[15]。如病情确实需要,可适当选用,但须严格掌握剂量,并注意“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此外,体质虚弱者应加用补益肝肾之品,顾护胎元。并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凉润,忌服辛燥酸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孕妇平日注重防寒保暖,防止外邪入侵使病情加重而难以痊愈。

[1]理习阳,郭青青,魏少奔.魏绍斌治疗子嗽经验撷萃[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3):198-198.

[2]高丽莉.李京枝教授治疗妊娠子嗽经验[J].光明中医,2013,28(9):1805-1806.

[3]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0:807.

[4]聂玲辉,孙升云,何铃,等.沈英森教授治疗妊娠咳嗽经验[J].四川中医,2012,30(3):7-8.

[5]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外科妇科儿科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周晓卫,张少云.张少云主任辨治妊娠咳嗽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3-5.

[7]李磊,朱际平,祁永健.韩树人教授治疗子嗽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41-42.

[8]李瑞丽,王杰,傅金英,等.《竹林寺女科秘传》论治妊娠咳嗽浅析[J].中医学报,2014,29(7):1025-1026.

[9]潘富荣.加味止嗽散临证运用心得[J].江西中医药,2013,5(5):39-40.

[10]张金兰,张金锁,周敏.止咳方治疗妊娠咳嗽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1146-1147.

[11]朱勤芬.止嗽散加减治疗妊娠咳嗽60例[J].江西中医药,2010,41(10):50.

[12]李红,沈明霞,张莎莎.清肺化痰通络法对AECOPD患者IL-8、TNF-α 及 PCT 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4):1.

[13]李蕴璐,何玲,徐银静,等.半夏在妊娠疾病中的临床运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6):5-6.

[14]晏润纬,彭小梅.乌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47-2749.

[15]陈彧,冯欣,杨华,等.妊娠期疾病常用中成药使用原则及禁忌[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2):5-8.

猜你喜欢
孝廉乌药紫菀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不同炮制方法对紫菀浸出物及主成分含量的影响△
缩泉丸中益智、乌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止咳通便话紫菀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