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神化的初步演变及其原因

2015-02-21 15:00沈文凡孙立娇
关键词:神化旧唐书李靖

沈文凡 孙立娇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文学研究·

李靖神化的初步演变及其原因

沈文凡 孙立娇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李靖为唐代著名将领,在后世其形象逐渐被神化。明清之际,人们了解的李靖是已经被小说家们艺术化的托塔天王李靖。在唐代,李靖就开始被初步神化。李靖被初步神化的文献记载可以分为笔记传奇和史书两部分。从笔记传奇看,随着时间的发展,李靖神化形象由虚到实,到唐末已固定为一名为国为民、法力非凡、颀长黑衣的壮年男子;从史书看,随着李靖在国家祭祀和地方祭祀中政治地位的上升,其神化过程更进一步展开,成为一名有具体职责、可以降雨的仙人。最后,从隋末唐初的宗教背景、政治背景、李靖的兵书著作、军事才能和个人性格等五个方面总结李靖在唐代被神化的原因。

唐代;李靖;神化表现;演变;原因

李靖与关羽同为古代著名将领,研究关羽的文章不胜枚举,但研究李靖的文章却屈指可数。上海师范大学孙轶旻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李靖形象流变研究》对李靖形象流变的研究较为全面,但其是介绍李靖被神化的整个过程,并没有详细论述李靖在唐代被神化的表现和原因,故本文在此基础上,考察唐代的文献,以文献反映社会现状,从而研究李靖被神化的初步演变及其原因。

李靖神化形象的形成和演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神化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本文试对李靖神化的初步演变进行探讨。

一、李靖其人

李靖(南朝陈太建三年—贞观二十三年,即571—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用兵,长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于李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谥景武,陪葬昭陵。《旧唐书》与《新唐书》中皆有传。

《旧唐书·李靖列传》:“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1]2475可见其少时即表现出惊人的才能。王珪曾说“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2]2529,意思是说李靖文才武略无一不精,文可相武可将。

李靖军功显赫,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南平萧铣、辅公祐的事迹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中都有记载,如:“武德三年,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时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授靖行军总管,兼摄孝恭行军长史。……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1]2476

李靖成名之战即西北之战。《旧唐书》载:(武德)“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为行军总管,统江淮兵一万,与张瑾屯大谷。时诸军不利,靖众独全。寻检校安州大都督。高祖每云:‘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九年,突厥莫贺咄设寇边,征靖为灵州道行军总管。颉利可汗入泾阳,靖率兵倍道趋豳州,邀贼归路,既而与虏和亲而罢。……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获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及炀帝萧后,送于京师,可汗仅以身遁。……自破定襄后,颉利可汗大惧,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1]2478。数笔描写李靖率兵与突厥战斗的全部过程,反映出李靖卓越的军事才能。

李靖与吐谷浑一役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中亦有详细记载,本文不再赘述。其超凡的军事才能,亦是其被神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后世数代口耳相传,李靖逐渐被神化成了托塔天王即密教毗沙门天王,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封神榜》中的托塔天王李靖。而在唐代,李靖被神化的过程已经初步展开。

二、李靖神化形象初创

唐宋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李靖的笔记传奇,在故事中塑造出的李靖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文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唐代道教的发展而逐步被神化的李靖,在笔记传奇中的人物形象也逐渐地鲜明。

1.李靖形象由虚到实

《全唐文》卷194中收录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开太一之三门,闭阴符之六甲,决胜于俎豆,然后折冲万里,信贤如腹心,故能匡正八极。”[3]杨炯出生于李靖去世次年(公元650年)。李靖在唐初已被神化至此,出征前已有吉兆,这与李靖被道教逐步神化密不可分。并且,此处亦反映出李靖本人或懂得道教法术,从而在后世被列入道教仙班。

《太平广记·神六》载:“卫公李靖,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官位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伫立良久,乃出庙门百许步,闻后大声曰:‘李仆射好去。’顾之不见人。后竟至端揆。”①刘餗为刘知几之子,玄宗时人。距李靖去世仅约百年,李靖轶事始见于其笔记中。此记载从侧面反映李靖被神化之始,因其异于常人,才会有华山神告知未来之事,从神话学的角度考量,李靖许是仙人下凡,从而受到华山神的告诫,也不无可能。

《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四年(745年):“冬,十月,甲午,安禄山奏:‘臣讨契丹至北平郡,梦先朝名将李靖、李勣从臣求食。’遂命立庙。又奏荐奠之日,庙梁产芝。”[4]此事在《安禄山事迹》中则如是记载:

臣昨讨契丹,军次北平郡,梦见先朝名将李绩、李靖于臣求食。乃令立庙,兼伸祷祈,荐奠之日,神室梁生芝草,一本十茎,状如珊瑚盘迭。臣当重寄,誓殄东夷,人神协从,灵芝瑞应。伏请宣付史馆,以彰幽赞之功,从之。禄山恃恩宠,纵虚妄,以取媚于玄宗,皆此之类也。[5]

此两处记载反映天宝年间,人们已普遍认为李靖是仙人,神仙托梦,视为吉兆,并为其立庙,认为李靖保卫大唐江山,也因此安禄山才会借其名为己邀宠。立庙之后,民间祭祀活动也就慢慢展开。

《太平广记·李卫公》载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单尊师在船上遇见一位异人,听其讲述曾在山中遇见一老者,老者自称“唐初卫公李靖”,李靖为其治好恶疾,劝其“修行道术”,且得长生,约定二十年后再见的故事[6]。从时间来看,此时李靖早已去世。此记载反映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李靖的仙人形象已逐渐丰满起来,被道教用来传播道教思想,李靖成为了修道成仙之人。李靖从唐初只有出征吉兆,到后来成为可以托梦的仙人,到此时成为了点化凡人的仙人,其形象不断具象,已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道教神仙。

《全唐文》又载吕温(771—811年)《李卫公靖》云:“帝怒震发,五星从太白,焕照参野:将有圣人,兵定天下。金精下射,猛毅感激。李公矫矫,从此奋迹。跃於中原,王者则获。……仁义旷荡,帝王之将。”[7]

这是吕温对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李靖的评价,符合历史。但吕温用到“帝怒震发,五星从太白”则是将李靖神化了,其认为李靖是天降奇兵,为李氏打天下,这同样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在唐代李靖在文学作品中已频繁出现。

《太平广记·张惟清》载唐宝历中(825—827年),单于都护张惟清因修缮李卫公庙而得天赐之碑石,以刻其政绩于上②。这个故事后世似无传说,按时间来看,其并不是最早将李靖形象神化仙化的故事,但却是第一次出现了可能为李靖之神仙显灵的形象。且此文中出现的李靖已非山中老者,而是中年男子,其形象更加具体。文中载李靖“颀长黑衣”,亦有了具体的身形衣着的描写,李靖的形象具体化,至此李靖形象基本固定,以后的文献中多以此为基础而描述。

2.具体职责——呼风唤雨

中国古代人们的信仰观念很淡薄,求仙拜神带有极强功利性和目的性,求财拜财神,求子拜观音,以期得到神仙帮助,即使没有实现愿望,也给人们以心理安慰。李靖祠庙的民间祭祀同样具有实用的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关于天气、虫害和疾病。

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中《李靖》一文写到李靖替龙行雨一事③,描写李靖成为执掌风雨之神的起始。〔《续玄怪录》为李复言(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831年前后在世)著,因续牛僧孺《玄怪录》,作《续玄怪录》五卷。〕此文中记述李靖替龙行雨,但“好心办了错事”,龙母送其二奴,“一奴从东廊出,仪貌和悦,怡怡然。一奴从西廊出,愤气勃然,拗怒而立”,李靖只取武奴,“其后竟以兵权靖寇难,功盖天下。而终不及于相。岂非取奴之不得乎?世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岂东西喻邪?所以言奴者,亦下之象。向使二奴皆取,即极将相矣”。但《旧唐书·太宗纪下》中载:“甲寅,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尚书右仆射。”[8]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令为虚职后,左右仆射实为宰相之职。文中为何说其未成为相,不得而知。而将李靖才华横溢附会为龙母赠其一奴,也符合了天命思想,为李靖被神化打下了基础,并使其有了具体的功能——降雨且在后世受到人们的祭祀。

《太平广记》卷457《李林甫》一文记载《宣室志》(其作者生卒年约为835—882年)曾写道:

李林甫宅,即李靖宅。有泓师者以道术闻于睿宗时,尝与过其宅,谓人曰:“后之人有能居此者,贵不可言。”其后久无居人。开元初,林甫官为奉御,遂从而居焉。人有告于泓师,曰:“异乎哉!吾言果验。是十有九年居相位,称豪贵于天下者,此人也。虽然,吾惧其易制中门,则祸且及矣。”林甫果相玄宗,恃权贵,为人觖望者久之。及末年,有人献良马,甚高,而其门稍庳,不可乘以过,遂易而制。既毁其檐,忽有蛇千万数,在屋瓦中。林甫恶之,即罢而不能毁焉。未几,林甫竟籍没。其始相至籍没,果十九年矣。④

在此文中,描述李靖旧宅充满神仙氛围,这同样反映出民众已开始信仰李靖,古人有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靖得道,他的宅院也或有神化功能。

在《长安志》中,又云李靖宅东北隅沟中有妖,“至夜每火光大起,见小儿持火出入。林甫恶之,奏分其宅,东南隅立为嘉猷观”[9]。异人居异宅,异人身后显灵,这些关于李靖的轶闻为李靖进入神仙系统打足了底气。

《虬髯客传》[10]为五代传奇小说,鲁迅所编《唐宋传奇集》署杜光庭(850—933年,唐大中四年至后唐长兴四年,为唐末五代道士)名。此传记杨素家妓红拂女识李靖于布衣时,相约遁去,途中逢虬髯客,虬髯客知其不凡,推资财,授兵法,令佐太宗兴唐,而自率海贼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为王云。后人称三人为“风尘三侠”,篇中情节和主要人物红拂女、虬髯客均属虚构,此文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宣传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此文中,李靖的形象与正史中记载的不同,是不合历史的虚构,基本可以判定其是假借李靖之名而写他人之事。

而为什么假借李靖之名,则不难想象这是为了将其塑造成一名为国为民、深受统治者重视的官员,从而更加符合统治者的心意,也为道教将其神化做了比较合适的政治背书。文章最后说“或曰,卫公之兵法,半是虬髯所传也”。这同《续玄怪录》载文同理,将李靖的才华附会为天命。“这个大英雄的创造确是就地取材,从李世民分身而来。”[11]李小龙《唐太宗的胡子——从<虬髯客传>谈起》一文认为“虬髯客”代指唐太宗,这更加符合唐王朝的政治思想。《虬髯客传》是关于李靖的小说中流传最广的,这篇文章并没有明显神化李靖之处,但可以看出,《虬髯客传》之所以将李靖塑造成一个为国为民、深受统治者重视的官员,许是因为当时李靖已经被神化,而唐末统治者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持来巩固政治上的统治,所以才会塑造一个这样的李靖。

三、在祭祀中逐步神化

1.国家祭祀中

李靖在《旧唐书》、《新唐书》中皆有传,从这两部史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李靖在统治者和道教的帮助下,不断走上祭坛,被塑造成了一位道教的仙人。

《旧唐书》卷65载:

卫国公靖,特进……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脤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廓,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于草昧,翼淳化于隆平。茂绩殊勋,冠冕列辟;昌言直道,牢笼搢绅。宜酌故实,弘兹令典,可并图画于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于前载;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12]

李靖等人被画入凌烟阁,是李靖第一次被国家级的机构供奉。在《李靖列传》中写到李靖陪葬昭陵,指出太宗对李靖的重视,“二十三年,薨于家,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1]2475。统治者的重视让李靖被神化的机会大大增加。

《新唐书》卷15载:

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绩,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13]

将李靖同历代良将作为“十哲象”,供奉进宗庙,同享国祭,亦可看出李靖备受统治者重视。

《旧唐书》卷26载:“天宝六年正月诏:……太宗室加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14]将李靖等人迁入唐朝太庙,陪伴太宗,接受后世子孙的供奉。在此政治背景下,李靖必然会被道教所利用,逐步被神化,成为道教的神仙。

2.地方祭祀中

除了国家祭祀的帮助外,地方上也出现了很多祭祀李靖的活动。李靖一生征战无数,去过的地方数不胜数,打了很多胜仗,给当地居民带去了和平,故当地居民将其奉如神明,展开一系列活动为其祈福,而这些活动逐渐变成了祭祀活动。

《桂林风土记》,唐代莫休符著,是现存较早的桂林地情专著,也是桂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志,其中记载卫国公李靖: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姿貌瑰伟,有文武才略。武德二年,同赵郡王孝恭至江陵,破萧铣四十万,擒铣赴京。承制度岭,至桂州,分路招抚大首领冯盎、李光庭等,怀辑九十六州,六十万户。诏充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大总管。武德六年,征辅公祐于江淮,平之。又领兵出塞,屡显大功。拜右仆射、平章事,封卫国公。薨年七十九。桂州子城,自卫国公所制,号曰始安郡城。[15]

广西人民祭祀的“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中被称为“土俗神”的即是卫国公李靖,顾乐真《李靖及土俗神考析》明确指出,“令公,为广西傩神之中的‘第一土俗神’,始自唐代中叶,至今仍在桂林一带的民间有影响”[16]。此文认为道教在民间影响极大,从而导致李靖成为了土俗神。我们还可以肯定地说,李靖在唐代的地方祭祀中应受到了尊重,从而为他之后成仙打下了基础。

四、李靖被神化的原因

唐代著名的将领很多,但为什么是李靖被神化,且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托塔天王,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由于隋末唐初的宗教背景。李靖出生于隋朝,隋朝重佛。李靖,字药师,从其父辈给李靖和他哥哥李药王取名中可以看出,其父辈应是好佛之人,药师是佛教药师琉璃光佛的简称。但后来因为唐太宗重道,李靖自身学问亦是偏道家,所以在后世民间祠堂的不断崇拜过程中,难免会有不了解佛教的人将他与药师佛混淆。“而中国的道教神仙系统本就是以混乱而著称,恨不得将儒佛道三教的名人都收归己用,所以这个弄混可能还并非是无心而是有意的。”[17]

其次,是由于隋末唐初的政治背景。隋末年间流传着李氏得天下的谣谚,《隋书》中记载:“大业中,童谣曰:‘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18]李渊猜忌可能与之争江山的同姓,所以李靖在李渊统治时期一直不得志。但这个问题同样反映出了李靖被神化的原因,因为他姓李。《新唐书》载:“陇中李姓定著四房,其一曰武阳房,二曰姑臧,三曰敦煌,四曰丹阳。宰相十人。武阳房有迥秀;姑臧大房有义琰、蔚、揆、逢吉;丹阳房有靖、昭德;又有道广、元紘、晟。”[19]可以看出,李靖在李唐王朝的地位按姓氏来论是很高的,所以道教将他塑造成老子门下、道教神仙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是由于李靖的兵书著作。《旧唐书》录有李靖兵书《六军镜》三卷[20],《新唐书》录有李靖兵书《阴符机》[21]1521、《六军镜》三卷[21]1551、《玉帐经》一卷[21]1558、《霸国箴》[22]1617一卷。这几本兵书是唐书中记载为李靖所作的兵书(托李靖之名所作之书甚多,但多存争议,故本文不录)。李靖对其所作之书的命名,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但在后世其《阴符机》逐渐被道教借用。道教许多经典都有“阴符”二字,亦有可能为托借李靖之名,从而更进一步将其神化。

第四,是由于李靖的军事才能。李靖战功显赫,《新唐书》、《旧唐书》中均有记载,其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而其击败西北民族一事,与佛教毗沙门天王助唐军战于西北一事相混淆,因二人的军事能力与西北战功十分相似。柳澈《保唐寺毗沙门天王灯幢赞并序》云:“天王垂迹,肇兴于阗;威灵旁洽,仰之铃键。爰祚我唐,昭孚变现;廓土开疆,□腾电蜒。”[23]时人认为毗沙门天王在唐朝西北的国土开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道教将佛教的天王移植到道教的“天王”李靖身上,使其身上神化色彩更加浓郁。由此可见李靖被神化的初步过程,确实与佛教、道教有十分大的关联。在不断被道教神化的过程中,吸收了来自佛教的毗沙门天王,逐渐被人们意会成了毗沙门天王,发展成为了道教自有的托塔天王。

第五,是由于李靖的个人性格。李靖一生忠君爱国,为国效力,为唐朝平定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可相武可将,死后备受人们的爱戴,同时被迁入太庙供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李靖被神化。

结语

李靖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被神化。随着唐传奇的不断成熟,李靖的神化形象也不断地具体化。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李靖在唐代已经深受人们的爱戴。也是因为这种爱戴,才使得李靖不断地被神化,从而走进了道教的历史,成为道教中著名的神仙,在历史上被人们记住。

注释:

①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96《神六》,题“李靖”,末云“出《国史记》”。

② 《太平广记》卷392《铭记二·张惟清》;又载《宣室志》122篇题《张惟清》。

③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4《李卫公靖》,中华书局1982版,第188页;又载《太平广记》卷418 《龙一》,题“李靖”。

④ 《太平广记》 卷457 《蛇二·李林甫》;又载《宣室志》第183篇 《李林甫(三)》。

[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7·李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70·王珪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M]//(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9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65.

[4] (北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卷215·唐纪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6:6868.

[5]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

[6]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9·李卫公[M]//四库全书本.

[7] 吕温.李卫公靖[M]//(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29·吕温(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29.

[8]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

[9]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8·次南平康坊[M]//四库全书本.

[10]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193·豪侠一·虬髯客[M]//四库全书本.

[11] 李小龙.唐太宗的胡子——从《虬髯客传》谈起[J].文史知识,2013(1).

[1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52.

[13]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15·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377.

[14]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26·礼仪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11.

[15]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M]//四库全书本.

[16] 顾乐真.李靖及土俗神考析[J].民族艺术,1995(1).

[17] 王璐.从名将到天王——李靖的转变[J].才智,2008(21).

[18]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22·五行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3:639.

[19]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二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73.

[20]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47·经籍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04.

[21]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59·志49·艺文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60·志50·艺文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 (唐)柳澈.保唐寺毗沙门天王灯幢赞并序[M]//(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265.

[责任编辑 燕朝西]

Apotheosis of Li Jing: Its Evolution and Causes

SHEN Wen-fan SUN Li-jiao

(SchoolofHumaniti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12,China)

Li Jing is a famous general in Tang Dynasty. With the going on of time, he was deifi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eople knew the Li Jing was a characterized as To Ta King by novelists. Li’s deification began from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process has two versions, one in the form of written-note legend and the other in book of history. From the former version, he was a tall and strong man in black, a character that changed from virtual to real, being able to safeguard people with his omnipotence. And the deification fossiliz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From the latter version, his deification escalated into someone of political status, a god with the duty to ask the sky for rain.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d his deification from the backgrounds of religion, politics, his art works, his military competence and personal character.

Tang Dynasty; Li Jing; deification; evolution; causes

2015-04-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唐诗》创作接受史文献缉考”(编号:14BZW082);吉林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国韵文学通变史”(编号:2013059)。

沈文凡(1960—),男,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K242

A

1672-8505(2015)05-0028-05

猜你喜欢
神化旧唐书李靖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不争辩的李靖
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做精做深央企新闻,提高影响力、话语权——神化集团加强新时期新闻宣传及内容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文韬武略冠李唐——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