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鲁迅《高老夫子》的心理学解读

2015-02-21 22:12姜彩燕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关键词:超越自卑鲁迅

姜彩燕(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自卑与“超越”
———鲁迅《高老夫子》的心理学解读

姜彩燕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运用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解读鲁迅小说《高老夫子》,认为高老夫子形象并非通常所谓无耻之徒、投机骗子所能概括,他其实是一个自卑症患者。像阿Q、孔乙己等人一样,高老夫子在鲁迅笔下不是单纯的讽刺对象,在他可笑的行为背后,隐含着可怜的生存处境。鲁迅对高老夫子因自卑而退缩,又以看似胜利者的姿态掩饰自卑心理的揭示,既是对人生隐秘心理的深刻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童年期不当教育给人成年后造成的阴影所进行的反思,因而这一人物就具有更丰富的人生意涵。

关键词:鲁迅;《高老夫子》;个体心理学;自卑;“超越”

鲁迅小说《高老夫子》是颇受冷落的作品。自问世以来,给人印象并不深刻。无论是登载《语丝》,还是收入《彷徨》,都很少受到关注。1949年之前,几乎没有人专文论述过这篇小说,只是在评论《彷徨》时才偶有涉及。1926年叶生机的《痛读?彷徨?》介绍了每篇作品,其中自然也包括《高老夫子》[1](P183)。苏进《读鲁迅的?彷徨?》,把《高老夫子》与《祝福》《肥皂》《孤独者》《伤逝》《离婚》作为他最爱读的六篇作品[2](P217)。1927年任叔在《鲁迅的?彷徨?》中将《高老夫子》与《幸福的家庭》列为一类,说它“活泼的表现方法,完全是心理的”。“作者不是仅仅在描写篇中人物的行动的过程,而是在描写他心理的过程。”并认为这已经“超过了阿Q时代了”[3](P263)。这是自《高老夫子》问世后所得到的最高评价。而其他大部分时间却很少被人提及。高长虹《走到出版界———写给?彷徨?》、董秋芳对《彷徨》的评论、刘大杰《?呐喊?与?彷徨?与?野草?》,都对《高老夫子》只字未提。茅盾在《鲁迅论》中对《彷徨》中的四篇小说即《伤逝》《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进行了论述,也未提及《高老夫子》。在鲁迅研究成果叠床架屋的今天,我们发现有关《高老夫子》的专论仍少之又少。查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索引卷,发现对《高老夫子》的研究成果仍很鲜见。究其原因,当然跟这篇作品一直评价不高有很大关系。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认为《高老夫子》是属于有些好处,却又有些坏处因而是“不完整”的“失败之作”[4](P96)。他称赞作者形容高老夫子第一次登台讲书的段落“确乎好”,但有时“讽刺太过,太露骨,变成了浅薄”[4](P97)。“以内容论,这篇只是在暴露那维持风化者和整理国故者的真面目,充其量,是一幅卡通,并没有更深刻的意义。”[4](P98)竹内好对《高老夫子》的评价显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他的名著《鲁迅》将《高老夫子》与《端午节》《幸福的家庭》《肥皂》一起作为“与成功之作一样同是讽刺却又都归于败笔的作品”。认为从这些作品中没看出任何有趣来,读后甚至感到不快。“这种不快是因为作者只一个人乐在其中地自说自话,而和读者并不相通。读者有一种自己被撂在那儿了的感觉。”[5](P85)

可能由于上述这些评价,很少有人将《高老夫子》当作鲁迅较为重要的代表作来看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中,要么把《高老夫子》看作是一篇彰明昭著的教育题材小说,认为鲁迅是在揭示中国女子教育的弊端,是鲁迅参与女师大风潮的产物[6];要么将其看作鲁迅对五四后封建复古思潮的有力回击[7]。林非则认为《高老夫子》“从鲁迅全部的艺术构思来看,也是一篇纯粹和典型的讽刺小说,不过由于它没有像《肥皂》对于四铭的内心世界剖析得那样深切,小说中高干亭的心理活动显得比较模糊,因而就相当大地影响了作品尖锐的批判性”[8](P13)。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则将《高老夫子》和《肥皂》《弟兄》放在一起讨论,认为这三篇小说都是循由封建卫道者的外部表现(语言、行动),穿过他们的表层心理意识,直向他们潜意识心理的深层意识结构作无情的挖掘。作品中“更多高老夫子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但“鲁迅致力的中心点仍在高老夫子的潜意识心理动机”[9](P290)。汪晖《反抗绝望》中将《高老夫子》与《端午节》《弟兄》一起作为鲁迅的“心理分析”小说进行论述[10](P383)。近年来有人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探讨高老夫子的行为动因[11],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讽经典之作[12],或是对共和危机的反思[13]。

上述这些角度,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高老夫子这个人物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重读《高老夫子》,试图揭示高老夫子不为人所注意的心理侧面,希望为发掘这篇小说的内涵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角度,从而丰富和补充各位前辈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照镜:自卑症患者的行为表征

按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期的最初记忆。因为“记忆决不会出自偶然,个人从他接受到的多得无可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记忆的,只有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有重要性之物。因此,他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14](P73)。鲁迅小说《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其关于童年的最初记忆是这样的:

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去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15](卷2,P76)。

高老夫子出场时,正在备课,桌上放着一面镜子和一堆乱书。从早晨到午后,他一边看书,一边照镜子。这个场面神似鲁迅曾翻译过的芥川龙之介的《鼻子》。鲁迅作品的某些细节受到芥川的影响是在情理之中的。鲁迅一直密切关注日本文坛,1921年曾翻译芥川的《鼻子》,并有译者附记发表在《晨报》上。鲁迅这样评价芥川:“芥川氏是日本新兴文坛中一个出名的作家。”他的特点“一是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一是老手的气息太浓厚,易使读者不欢欣”[15](卷10,P250)。后来又在《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里介绍芥川:“他又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但他的复述古事并不专是好奇,还有他的更深的根据:他想从含在这些材料里的古人的生活当中,寻出与自己的心情能够贴切的触著的或物,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15](卷10,P243)鲁迅的《故事新编》显然受到芥川作品的启发。日本学者竹内好曾把鲁迅的《理水》拟想为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却未发现《高老夫子》与《鼻子》之间的关联。

高老夫子总喜欢照镜子,这不是出于对自己外貌的自信或者自恋,而是自卑。虽然他没有《鼻子》里边内供那样奇异的长鼻子,但是他“左边的眉棱上尖劈形的瘢痕”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当他要去贤良女校上课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瘢痕被女学生发现,从而看不起他。其实一个瘢痕原本不会有那么大的妨碍,但我们不能忽视童年经验给人的心理留下的深刻烙印。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是,当这种自卑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时,便可称之为“自卑情结”[14](P51)。可以说,高老夫子就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他的自卑情结来自何处?如果说是由于才疏学浅,那么他创作的那篇“名文”受到好评,按理说应该给他自信才对。然而那短暂的骄傲却并没有使他克服内心的恐惧。他不断照镜子的可笑行为实际上表明,由于童年被家人忽视,进而留下身体上的缺陷,是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的重要原因。

对高老夫子来说,这种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到他对自己长相的评价,也蔓延到他的整个人生当中。从小父母没把他当回事,自己也觉得处处不如人,总怕被人嘲笑,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身体的缺陷造成许多阻碍,但是这些阻碍却绝不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如果他能主动运用其能力设法克服困难,他们有可能和原先负担比较轻的人一样成功;假如他们的苦难未曾被了解,生活未被导向正途,结果就会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最后成为生活的失败者[14](P14)。高老夫子正是这样,当他处处以别人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自己时,他的行为就像《鼻子》中的内供一样,变得矫揉造作,又是照镜子,又是摆姿态,并且平添了许多莫须有的担忧和恐惧。高老夫子曾把自己的姓名由“高干亭”改成与俄国大文豪“高尔基”相差无几的“高尔础”,使自己的名字富有学者气味,这一般被认为是讽刺他的投机心理,其实也未尝不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深刻的自卑心理,以改名来装饰自己,借此机会把自己武装得强大一些。

鲁迅曾给萧军的信中说:“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的。”[15](卷13,P439)其实何尝是对作者而言,对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但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分离。正如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所言:“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16](P21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常常忽而自尊忽而自卑,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极度的自尊或自负往往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或者可以说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阿Q、孔乙己便是这样的例子,高老夫子也不例外。虽然高老夫子对东晋之兴亡的历史所知甚少,只对三国故事耳熟能详,可见他学识浅陋,却因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一文,得到封建、落后势力的一片喝彩而自信心膨胀。这使他一度变得极其傲慢,看不起原来的老朋友:“觉得这黄三一无所长,总有些下等相了”,而且“不留心新学问,新艺术”,不知道高尔基,当然也不明白自己改名的“深远意义”。因此当黄三提出问题时,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不过他的自负只维持了短暂的瞬间,随即就被潜藏的自卑心理彻底击垮。

二、上课:自卑症患者的梦游之旅

如果说《肥皂》的情节核心是“肥皂”,那么《高老夫子》的中心情节则是上课。李长之就曾盛赞鲁迅描写高老夫子第一次登台讲课的段落“确乎好”,但对高老夫子上课时何以如此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动机,却语焉不详。林非认为这“只能说明他的胆怯,说明他不纯的动机形成了内心的恐惧,不过在他的动机中究竟包涵了什么样丑恶的心理因素,鲁迅却并没有将这充分地揭示出来”[8](P13)。王瑶则说“高老夫子”的形象中有应伯爵式的市井人物的影子[17](P29)。之所以将高老夫子和应伯爵相比拟,是因为他外号“老杆”,整天“打牌、喝酒、看戏、跟女人”,并且曾扬言要去女校看看女学生。因此,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索高老夫子的心理动机就成为最通行的解释。王富仁先生就认为“他的怨恨脸上的疤痕、讲课前的紧张、上课时的慌乱、下课后的昏沉,以至最后的攻击女学堂,都导源于他潜在的对女学生的邪念上”[9](P290)。

自然,对女学生的潜意识的渴望是他去贤良女校任教的动力。然而造成他课前、课中和课后如此胆怯和恐惧的心理根源,则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额头的瘢痕所导致的自卑感。当教员预备室里万瑶圃啰嗦地同他交谈,他只觉得模模胡胡,昏昏沉沉,听不清他在说什么。甚至心中一片“烦躁愁苦”,只想着上课时的注意事项:“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他甚至希望万瑶圃“不再说话,好给自己聚精会神,赶紧想一想东晋之兴亡”。他的这一系列内心活动,都反映出他对外貌的极度自卑和因学识浅薄而引发的心虚。进讲堂之后“心头跳着,笔挺地站在讲台旁边”,等万瑶圃作了简短介绍以后,高干亭“忽然觉得很寂然,像孤身落在没有人烟的沙漠中一样,原来瑶翁已经不见”,而他却不知道瑶翁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一开始讲课,就感觉有人在窃笑。他一边讲书,总疑心下边的学生在“吃吃地”笑他。他原本说过要来看看女学生的,但讲课时他的眼睛根本不敢看学生,除了盯住教科书就是看屋顶。即便偶尔抬头看一眼学生,也像是在梦游一般,看到的是类似于幻觉的镜头:“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但当他瞥见时,却又骤然一闪,变了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了。”整个上课过程,他“总疑心有许多人暗暗地发笑”。下课以后,也“似乎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因此忐忑不安,失魂落魄。走到院子竟然撞到了树枝,书也掉到了地上。甚至回到家许久之后,“他还听到隐隐约约的笑声”。在不长的段落里,鲁迅六次写到高老夫子隐约听到的笑声。几乎每次的笑声前面都要加上“仿佛”“隐约”“疑心”等字样,就是说到底学生们是不是真的在嘲笑他,是并不确切的,但他的心理感觉是受到了嘲笑。课前,他因担心被嘲笑而紧张,课中仿佛被嘲笑而慌乱,课后因猜测被嘲笑而愤怒。在整个过程中,他几乎一刻也未曾关注过女学生的长相、身材,从未留意过任何一个具体的人物,自始至终被隐约听到的笑声所折磨,好像灵魂出窍一般。因此,这与其说是变态的性心理,不如说是病态的自卑心理。王富仁先生说“他的照镜、上课时的慌乱、下课后的失神、归来后的对女校的攻击,都是对他性心理及其变态的刻画”[18](P157)。其实这也不妨看作是对他自卑心理的极好写照。

三、辞职:以退缩来“超越”自卑

高干亭从课堂上仓皇失措,败下阵来之后,顿时觉得办女学堂不过是“喜欢虚荣罢了”,“要闹坏风气”的。这些话语与他上课前驳斥同伙攻击洋学堂的论调,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如林非先生所言,“这实在是一种喜剧性的转移”[8](P14)。而对于他何以决心辞职的原因,周作人在《彷徨衍义》中说:“等到上了半堂课,觉得教不下去,深感到世风之坏,决心辞职,戴上红结子的秋帽,走向黄三家去,合谋局赌。”[19](P390-391)我们不禁要问,高老夫子为什么教了半堂课就教不下去了?他真的是因为“深感世风之坏”,对女学堂的道德状态深感忧虑才辞职吗?我们认为并非如此。当高老夫子去贤良女校讲了一次课之后,他先前预定的去看看女学生的目的一点也没达到,反而被深重的自卑感搅扰得心绪不宁。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情结,他不得不谋求一次心理上的“超越”,以解脱这种自卑梦魇的纠缠。因此,他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克服不了自己深重的自卑感对心理形成的重压。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14](P2)。“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应该属于后者。这种因遭遇逆境而愤然超越的意识,是一种求优意识,是真正的超越自卑,而高老夫子脸上的瘢痕虽然说不上是多大的身体缺陷,但对他来说已经造成了深重的自卑情结。而这种自卑没有激发他的奋发激情,反而足以摧毁他向上的力量。因此,正如个体心理学所描述的那样:“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避开不谈。个人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苦难面前会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14](P52)高老夫子正是如此。当他备课不充分而去讲历史时,时时担心受到学生的嘲笑,这种自卑感给他造成的紧张使他心烦意乱,甚至无法忍受。然而,为了设法摆脱这种感觉,他所采取的不是正面的积极的行动,比如打算以后努力学习、充分备课之类的,而是在没有听到任何明确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是因为他受不了环绕耳边的窃笑之声。正是这隐约听到的笑声使他恼怒,从而坚固了他辞职的决心。因此,辞职是由于他无法克服深刻的自卑感而做出的退却举动。这种举动不是“追求成功”之举,而是“避免失败”之法。

为了避免这种心理的失败感,他还给自己的退却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终于觉得学堂确也要闹坏风气,不如停闭的好,尤其是女学堂有什么意思呢,喜欢虚荣罢了”。而且一本正经地对黄三说“女学堂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他的这一场大骂女学,过去的研究认为“这只不过反映出这个流氓心怀叵测,做贼心虚”,是“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6]。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无法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来克服自卑感,“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14](P51)的行为。通过这种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给他的退却找到一个台阶,将不可告人的自卑心理化为义愤填膺的教育批判者形象。因此,与其说高老夫子是个伪善者,不如说是一个失败者;与其说是一个流氓,不如说是一个患了严重自卑症的病人。为了缓减自卑感造成的巨大心理焦虑,将这种心理转化为胜利者的批判激情,这对他本人来说其实是毫无进益的。在心理上,他已经是一个被自卑情结击垮了的人。正如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如果一个人出现过度补偿,这时候要发现其隐蔽的情结就比较困难。所谓过度补偿,是说一种核心情结,被另一种暂时拥有更高心理能量值的情结所掩盖。而这种情结之所以拥有更高的心理值,是因为这人故意把他的心理能从真正的情结转移到另一种伪装的情结上。”[20](P79-80)“真正的情结一旦被确证,也就不难得以治愈。如果始终着眼于治疗那个‘伪装的’情结,那当然不会有什么成效。”[20](P80-81)高老夫子正是通过这种“喜剧性的转移”,这种扭曲的“超越”,将心理的自卑情结深深地隐藏起来。

四、结语

林非曾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高老夫子》和《肥皂》的主旨是相同的,它撰成于《肥皂》之后,按照常理来说,可以运用这篇小说的创作经验,写得更为好一些的,为什么在人物性格的心理分析方面,在社会涵义的挖掘方面,在道德原则的审判方面,后一篇小说反而不如前一篇小说呢?”[8](P15)他认为鲁迅是要考虑“避免雷同的构思,设法去另辟蹊径”,因而没有将高干亭放在像四铭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不像《肥皂》那样通过追叙和虚写的方法,表现出全篇最中心的“咯支咯支”的情节,从而突出地剖析四铭的内心世界,“却将高干亭活动的主要场景,放在向女学生讲课的教室里,最后又在牌桌面前,向他投以匆匆的一瞥,这比起《肥皂》的构思来,不能不说是有极大的变化的,问题还是在于对内心活动的剖析显得较为单薄,因而影响了整篇作品的取得成功”[8](P16)。但我认为,鲁迅对高老夫子内心活动的剖析并非不充分,而是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读。高老夫子由于童年时留下的身心瘢痕,造就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成为一个堕落人物。虽然一度想以新名字,新皮包,新帽子,新名片来装饰自己,克服自卑,摆脱过去的生活,甚至有过短暂的自傲,但在贤良女校的半堂课后,终于因不能克服深重的自卑心理而最终放弃,重新回到他的堕落生活中去。只有打牌到了“清一色”的时候,心情才渐渐好起来。也许对他来说,只有在污泥浊水中和黄三、老钵之流的人混在一起,才感觉到自在,才不被强烈的自卑感折磨。稍微想有所振作,潜伏的自卑心理就会把他压垮。因此,高老夫子是一个自卑症患者,一个心理上的软弱者,一个人生的失败者。高老夫子在鲁迅这篇作品中不是单纯的讽刺对象,而是像阿Q、孔乙己一样,在他们可笑的行为背后,隐含着可怜的生存处境。因此,鲁迅透过这一形象不仅讽刺了不学无术者和保守者,同时对微妙隐秘的心理进行了深刻揭示。

鲁迅评价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时说“他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15](卷10,P243)。《鼻子》中的主人公因为长了一个超长而怪异的鼻子,造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总感觉别人在嘲笑他。终于获得奇方将鼻子缩短,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回归正常人,不再被嘲笑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发现别人看到他的短鼻子之后反而经常窃窃地笑他,而且比之前笑得更加露骨。这使他变得烦恼异常而且脾气暴躁。等到鼻子一夜之间恢复原状之后,才又变得心情舒畅了。芥川龙之介透过内供的鼻子发现了人性的残忍和人生的无常。其实《高老夫子》的心理过程,也有类似之处。他原本在朋友们面前说过想到女校去看女学生,终于因为发表了文章,得到人们的景仰、社会的公认,也以此换来了贤良女校何校长的再三敦请,终于可以实现去女校亲眼去看女学生的愿望了。然而从进校到离校,他除了担心别人的嘲笑之外,所谓看女学生的目的却一点也没想起来,他的自卑感已经成为他心理的一块石头,压得他无法喘气。最后终于辞职回到原先的堕落生活,才又重归心理的平静。这也正如鲁迅评论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主题一样,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这是人生中一些奇异的现象,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命运。

高老夫子的心理病态和童年时父母的疏忽大意,给他造成了身心的双重“瘢痕”有极大关系。因此,他本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旧式教育的牺牲品。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父母在孩子童年期的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不当举动,都可能导致他长大后的心理疾病,这一点鲁迅早在1913-1915年间翻译上野阳一和高岛平三郎等人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时就已经认识到了[21]。鲁迅对高老夫子因自卑而胆怯、恐惧甚至退缩,又以看似胜利者的姿态掩饰自卑心理的揭示,既是对人生隐秘心理的深刻探索,表现出“灵魂的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童年期不当教育给人成年后所造成的沉重阴影所进行的反思,因而这一人物就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涵。

参考文献:

[1]叶生机.痛读《彷徨》[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2]苏进.读鲁迅的《彷徨》[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第1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任叔.鲁迅的《彷徨》[M]∥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4]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5]竹内好.近代的超克[M].李冬木,赵京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顾农,陈根生.《高老夫子》与教育问题[J].上饶师专学报,1984,(4).

[7]曾华鹏,范伯群.论《高老夫子》———鲁迅小说研究之一[J].扬州师院学报,1984,(2).

[8]林非.论《肥皂》和《高老夫子》———《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片断[J].鲁迅研究,1984,(6).

[9]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汪晖.反抗绝望[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8.

[11]陈宏杰.高老夫子行为动因探微[J].语文学刊,2002,(2).

[12]崔妍,刘倩.论《高老夫子》的反讽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

[13]任慧群.试析鲁迅《高老夫子》对共和危机的反思[J].文学教育(上),2010,(7).

[14]阿德勒.超越自卑[M].黄国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15]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6]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7]王瑶.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M]∥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19]周作人.彷徨衍义[M]∥钟叔河编,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1]姜彩燕.从“立人”到“救救孩子”———鲁迅对《儿童之好奇心》等论文的翻译及其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9,(8).

[责任编辑赵琴]

【文学研究】

Low Self-esteem and Its "Overcoming":
The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Gaolaofuzi

JIANG Cai-yan
(School of Literatur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Abstract:Lu Xun's novel Gaolaofuzi was studied us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The character Gaolaofuzi in this novel was actually a patient with low self-esteem.Lu Xun revealed the miserable situation behind his ridiculous behavior.So like Ah Q,Kong Yiji and other characters in Lu Xun's novel,Gaolaofuzi is not only an ironically object,but also had a poor side.Lu Xun showed his deep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about people's secret life in this novel,and he also expressed that an inappropriate education in a person's childhood will lead him to have psychological shadow in his adulthood,so this novel has more abundant meaning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Lu Xun; Gaolaofuzi;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w self-esteem; "overcoming"

作者简介:姜彩燕,女,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34)“疾病与20世纪中国文学”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3J039)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13JK0248)

收稿日期:2014-0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5-05-009

中图分类号:I206.6

猜你喜欢
超越自卑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鲁迅《自嘲》句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