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发展电子商务

2015-02-27 06:40
当代贵州 2015年36期
关键词:交易额贵州电子商务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岳 振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仍然滞后,电商交易规模小、平台建设不够等确实是实力弱的表现,但是这也正是贵州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所在,“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超常规发展”。

“目前,全国各省农村电子商务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完全有可能实现后发同步甚至后发先至,如果错过这次机遇,我省农村的发展又将落后一个时代。”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8月20日举行的全省电子商务发展大会上说,农村电商能够巩固和发展这些年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事关整个农村的生产、投资、消费,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电子商务对贵州还有更广泛的意义。近些年,商务活动电子化的跨越式发展,是商事制度的“一场革命”,它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深刻改变了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新创业活力、保障与改善民生等,都会产生重要促进作用。遵循时代要求与市场逻辑,“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发展电子商务,是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

从差距中发掘潜力

最近几年,贵州电子商务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技术条件逐渐完善,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增长速度很快。比如贵阳市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0亿元,增长120%,连续三年增长超过100%。但全省电商产业总量依然偏小,根据贵州省商务厅的数据,2014年,贵州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58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42亿元,分别占全国的0.58%和0.71%,微乎其微。

贵州和周边省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比,差距非常大。2014年,贵州电商交易额只有重庆的六分之一,湖南的电商交易额是贵州的4倍,广西也超过贵州1200多亿元。贵州与东部地区相比,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距更大,比如2014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3万亿元,来源于广东省的网络购物订单量突破8亿单。

阿里研究院去年初发布一篇影响广泛的数据报告,名为《省长必读:谁动了我省的奶酪?》,其中专门提到淘宝跨省交易中贵州“逆差”现象,指出“贵州省连续三年荣获‘逆差王’,逆差程度逐步扩大”,“2013年,贵州省向外省每卖出1元,从外省买入的数额则为20元,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仅10元”。2014年,贵州省“向省外销售总金额”与“在省外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为1:14,逆差虽比往年有所缩小,但形势依然逼人,贵州电商产业“实力弱”的状态十分明显。

贵州电商产业“实力弱”,原因是多方面的。黔东南州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难题具有代表性:首先是基础设施欠缺、支撑能力不足,宽带速度慢、资费高,信息化程度不够、服务落后;其次是人才力量薄弱,对电商产业、企业的支撑能力不够;第三是普遍缺乏企业创新意识,只求守住“一亩三分地”,市场拓展、销售模式、渠道创新愿望不强;第四是滞后的交通条件推高了电商物流成本,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需要关注的是,政府在创业、创新政策支持与环境改善方面投入不足,也是导致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10年前的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等原则。10年间,电子商务的省域差距逐渐扩大,这显然与政府的重视程度与创新意识密切相连。

“‘互联网+’相对滞后”,腾讯研究院根据移动终端数据分析称,贵州省“互联网+”指数排名全国第30位。移动终端“互联网+”活跃度不足,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建设滞后、网络资源挖掘能力欠缺。“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导致“网络市场主体总量少,网络市场发展滞后”,贵州省电子商务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去年贵州省本土电商企业交易额是73亿元,仅为全省电商交易额的10%。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滞后,电商交易规模小、平台建设不够等确实是实力弱的表现,但这正是贵州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所在,“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超常规发展”。基于此,贵州省于2015年8月份发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从培育和引进电商市场主体、建设电商平台、鼓励电商模式创新、增强电商基础支撑能力、建立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电商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了发展目标、规划了探索路径。

2015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意在“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这为贵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指南。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调结构转方式任务繁重的形势下,贵州要探寻发展新路,保持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是电商“主战场”

尽管基础薄弱,但贵州希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汇孕育出的新浪潮”中站稳脚跟、乘浪前行,计划到2017年底,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要基本完成,即打造100个国家级或省级示范项目、1000个特色网店、100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与传统产业全面融合。

根据贵州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要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五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基本形成贵州电子商务生态圈,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要突破36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贵州各地已经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发展新路”探索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贵阳市将整合各方力量、强化政策引导,致力将电子商务培育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扩大就业的增长点,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支持策略,比如知名电商企业如果到贵阳设立全国总部,将一次性获补助1000万元,设立区域总部,一次性获补助500万元;六盘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100个左右的乡镇(街道)、1500个左右行政村建设2500个左右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百鸟河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初具雏形,一批电商企业崭露头角;毕节市将在5年内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3000个,建构“电商+旅游+扶贫”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是贵州电商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是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契机。贵州将支持建立“涉农互联网+”电商村级服务站点,通过运营并总结经验后迅速推广,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利用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知名第三方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对接,开设店铺,推动“黔货”出山。

在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植入‘互联网+’理念”,电子商务“后发先行、强势起飞”。国家部委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专业人才为铜仁提供高品质智力支持,电商平台搭建和市场主体培育欣欣向荣。特别是推进与普及“农村淘宝”,为铜仁电子商务产业开辟了广阔天地,目前,全市85个村建立了“农村淘宝”服务站。铜仁市与阿里巴巴集团将合作建立500个电商示范村,铜仁市用“农村淘宝直通车”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商务活动电子化的跨越式发展,是商事制度的“一场革命”。图为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农村淘宝服务站负责人吴国友(中)在向村民介绍网上代购代卖服务功能。(田 宇/摄)/

电子商务“铜仁模式”有两个得力政策: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拿出100万元以上奖补资金,用于本土产品的“出铜鼓励”补贴;本土产品通过快递外销,对每件快件给予2元补贴。这些政策“激发了快递企业服务地方发展、助力农村电商的动力”。外界有评价:“铜仁农村电商的发展,政府与企业的理念与眼光,都值得重视。”目前,铜仁市快件进出比例,已由原来的10:1逐步缩小到6:1。

“网货下乡、农货进城。”国务院扶贫办将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用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通过“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采取‘平台+园区+培训’等方式,整合贫困地区优势产品、对接市场”。2017年,贵州省将帮助农村贫困户开网店,农村电商网点覆盖全省50%的贫困村,2020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让贵州“成为农特产品电商大省”。

电子商务本身是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是用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符合贵州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战略。虽然基础薄弱,但贵州电商产业目前正处于总量扩张阶段,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大数据产业持续强劲发展的环境中,电商推动农业、工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也逐渐浓厚。全省上下战略共识已经形成,各方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贵州电子商务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交易额贵州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北京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四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