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子商务发展“贵州版”——访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沈新国

2015-02-27 06:40
当代贵州 2015年36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电子商务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闵 捷

发展电商,是贵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业创新活力、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改变农村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抓手和着力点。

8月20日,贵州省召开了全省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决定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贵州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开启了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新篇章。

电商是贵州产业发展的亮点

沈新国:在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期间,各市州、县区的领导集体观摩了一些具有贵州发展特色的企业和项目,这次观摩会观摩了一些新材料、新产品,最大的亮点是电商。敏尔书记同意将电商大会安排在全省观摩会后,就是借此机会把大家召集起来,统一思想,传达省委省政府“发展电子商务,是贵州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这一重要决策。

会议分析研究了贵州省电商发展形势,并做出总体部署,对全面提升贵州省电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正如蒙启良副省长所说,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沈新国: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在数量和比重上,与发达省区差距明显。但是近几年经过各级政府努力,特别是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贵阳市被评选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贵阳经开区和铜仁高新区成功申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贵州电子商务云、家有购物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石阡县等8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成功申报都可喜可贺。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讲,示范和试点的意义非常大,做好了,对其他地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会十分明显。

2011年至2014年,贵州省电商交易规模连年翻番,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758亿元,较上年增长132%,远超全国25%的平均速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并间接带动近6万人就业。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交易额是493亿元,预计到年底将首次突破千亿,今后三年我们保持30%—40%的增长率是可以期待的。

尽管数字上取得了进步,但横向比较我们差距还很大。2014年,全国电商交易额13.5万亿,贵州的758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邻省广西电商交易额2000亿,重庆4500亿,四川过万亿,就连与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甘肃省也达到1200亿,我们的发展还很落后。同时我们参与电商的市场主体也很少,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着力去做的。可以说,我们才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所以更要抢抓机遇。

逐步赶上发达地区水平

沈新国:成立贵州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由省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商务厅;出台一系列文件,特别是《贵州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的印发,是贵州省电子商务顶层规划的内容之一,充分体现发展电商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并且开始真正落实推动这项工作。

发展电商,是贵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业创新活力、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改变农村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抓手和着力点。打个比方,原来的生产销售方式中农民既要生产,也要销售,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当地买卖,反而导致丰收年大量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低。现在通过淘宝、京东的预订,农民只需要搞好生产,有专门的渠道进行专业的销售。电商为我们打破了空间障碍,将碎片化的需求和碎片化的供给充分整合,把我们的资源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三农”问题是贵州省最重要的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贵州省的同步小康战略。贵州发展电商选择直奔农村,是准确地把握了全国各地农村电商都处在起步阶段、起跑线差不多的局势,一旦抓好,很有希望后发同步,甚至站在前沿。农村电商搞得好,既可以更快更好地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迅速提高农民收入。这两点非常关键,也是我们服务“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的新路径。现在淘宝贵州馆销售贵州农特产品店铺超过2200家,2014年“双十一”当天,以白酒、茶叶、辣椒制品、零食为主的贵州馆销售额就达到2.5亿元。

同时,我们要看到电商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电商的集群集聚效果非常明显,贵州现在有很多现成的工业园区,只要稍作调整就能变成电商园区、创意孵化园区。一旦电商企业成规模入驻,相应的创意设计、包装、物流以及生活服务就会不请自来。有人担心线上销售会大大影响线下实体的发展,但是数据显示,互联网让一个就业岗位消失的同时,会创造2.6个新岗位,影响是有的,但是更要看到带动和刺激作用。

贵州和阿里巴巴签订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战略合作协议,和京东、沃尔玛等大企业也展开了合作。这一系列政策、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解放思想,以开放、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通过更加给力的政策支持,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氛围,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电商、特别是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弯道取直,逐步赶上发达地区水平。

以开放的精神发展电商

沈新国:贵州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一是没有多少人去做,二是不知道去哪里做,三是不知道怎么做。

针对这三个问题,“意见”从培育和引进电商市场主体、建设电商平台、建立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电商发展环境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我认为是符合实际的,是有干货的。总的说就是三条:培育主体、建好平台、强化保障。

市场主体是我们做好电商工作的根基,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结果。“意见”明确了贵州省电子商务“百千万工程”目标,到2017年底,打造一百个国家级或省级以上示范项目、一千个特色网店、一万个电商服务站。各地都要努力营造氛围,培植良好的发展土壤,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带动强、市场大、口碑好的龙头骨干电商。我们还要抓人才培育,既要引进,也要培养。淘宝大学县长班第一期已经举办,40位县级领导参加了培训,政府要懂电商、懂市场、懂规律,“有形的手”才能发挥好作用。我们的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也在进行,高校和社会力量的人才培育也在加强,就是要让更多年轻人“触网”、“懂网”不断扩大主体规模。

沈新国说,发展电商是贵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创业创新活力、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改变农村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抓手和着力点。(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胡 俊/摄)

搭建好电商平台,就是解决大家去哪里做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做大做强贵州电子商务云、淘宝贵州馆、京东贵州馆这类电商综合平台,同时要抓好垂直领域和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要善于整合资源,各行业、平台间战略合作,互助互利。我们省国家到地方各级示范体系在不断健全,并且争取到了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永久落户贵州,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真正为我们创造价值。

强化服务保障,就是要在政策支撑、重点环节、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企业、人才吸引不来,我们要想办法创造有价值的条件请人家来;基础设施不到位,末端物流下不去,信息通达不顺畅,我们就要把路通到乡里、把网通到村里,把“最后一公里”建设好。电商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到处都是创新,政府把服务做好、平台搭好,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让企业放开手干,自然就会红红火火,百舸争流。

沈新国:贵州传统商贸不发达,但是发展的眼光不能落后。我们现在有大数据产业作为基础,同时全省交通、信息网络推进工作也比较快,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发展电商我们是有一定基础的。把发展电商作为弯道取直的一种路径选择,就是要尽可能地缩短传统商贸向新型商贸转变的过程,帮助跨越传统商贸的短板,带动经济发展的后发赶超。

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以及贵州特有的“大数据+三农”、“互联网+三农”等农村电商模式,都是贵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独特之处。只有用创新、开放的精神发展电商,才能形成蔚为壮观的“贵州版”,才符合习总书记对贵州走新路的要求。(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