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福州市社会体育发展研究

2015-02-27 09:19李桂英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福州市社团体育

李桂英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 350003)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艺术、音乐、教育文化等一样,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它随着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1]

体育健身是当代人拥有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大大提高,人们在体育中得到的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其它文化活动难以达到的。这更使体育文化具有了广延性,远远超出了对人体的价值。

一、从体育休闲文化的角度探索福州市社会体育的发展

(一)休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哲学家高度评价休闲的价值:认为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因为许多文化是在人的休闲状态下创造出来的。教育家则说:一个不能教会孩子善渡余暇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社会学家则说,一个不能引导人们开展健康休闲的社会也必定是不完善的社会。

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社会的观念逐渐从“休闲为了更好地工作”转变为“工作为了得到更好的休闲”。将体育健身置身于休闲,人们的视野将大大开阔,国际的共通语言将大大增加,人与人联系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用于健身的手段会大大丰富。[2]

(二)休闲体育的发展应和现代媒体结合

1982年洛杉矶奥运会进行商业化操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广播和信息网,对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用日益凸显。[3]国内外很多实例证明:“对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电视实况报道或转播、开设体育文化门户网站,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展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能够有效地扩大项目和项目协会或俱乐部的影响力”。[4]

福州市登山协会与福州市电视台联合组织户外活动,福州电视台负责活动的宣传和报道,登山协会负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福州市体育科研所研究人员开发福州市休闲娱乐活动信息平台,通过网站扩大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户外休闲娱乐活动,有需求的人员到网址查看信息后,选择活动地点和活动方式。

(三)休闲与旅游、娱乐、运动结合

休闲时代人们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从消除疲劳型向休闲娱乐运动型转变,开始从室内走向户外。

人们的休闲方式有许多,主要的方式是三种,即“阅读、旅游和运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有益于心智,旅游可以满足人们探新求异的心理,而健身运动、休闲娱乐恰恰是改善心理环境、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和最有效的手段。

福州从地方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充分利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和浦下河地理优势,建设浦下龙舟基地。充分利用福清、长乐等地沙滩平坦、海面开阔、空气优良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帆板、帆船、快艇、摩托、滑水、潜水、冲浪、游泳以及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海上体育项目,培育海滨体育休闲业品牌。充分利用永泰、闽清等地的山地资源优势,把各类适合大众参与的山地体育项目与旅游业结合起来,让人们在旅游中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开展“蹦极”、“漂流”、“攀岩”、“动力滑翔伞”等项目,打造山地体育旅游业品牌。发挥各种休闲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的作用,进一步开发休闲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种健身、消遣娱乐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而加深对体育文化娱乐内涵的认识,激发居民对于休闲体育的兴趣,促进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发展”。[5]

二、从体育健身文化的角度探索社会体育发展

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首次突出了公民体育权利,健康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用体育的方法获得健康当然应该成为人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福州市政府着力提高政府、社团和中介的体育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提供捐赠和志愿者服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这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让个人和企业等共同出力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一)单位、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

在市场经济中,群众的身体是一种难以计价的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效益,有赖于职员身体是否健康”,这是成功的企业家的经验之谈。对于群众本人来说,体育是保持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强有力地位的有效手段。

福州市政府倡导企事业单位把体育文化发展作为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必要受到重视,工会应担负全民健身中的核心地位,有效地开展工会的文体活动。行业体协要从竞技体育圈套中解脱出来,要防止全民健身也卷入“金牌大战”,要真正立足全体群众,开展符合行业特色的体育活动,要防止全民健身中的形式主义、贵族化倾向。

近年来,福州市有企事业单位工会联盟举办的省直机关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单项比赛;福州市学校工会联盟举办教职工综合运动会和单项比赛;企业也把体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重要部分,在重大节日庆典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表演,对员工进行户外拓展训练。但是还是感觉内容不够丰富,还停留在形式上。需要突破行业界限、需要内容更加丰富,包括、田径、球类、体操类、武术类、舞蹈类,覆盖面更大,还需要与传统节假日、企事业单位文化相联系。

(二)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

全民健身是多种文化元素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应包括参与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团、场所、活动和经费等六个要素。只有当这六种元素同时出现的时候,并实现良性的、协调的整合的时候,全民健身才能达到它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

福州市政府在福州市体育文化建设中,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福州市民的体质监测和评价,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好的健身方法等。

1.改善体育设施:“福州市内现有标准体育场地2 789个,非标准体育场地1 89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7平方米”。[6]而且沿江滨兴建了包括江滨公园在内的一批体育公园、绿道。并利用福州市内河数量多的特点,内河沿岸建设了许多健身木栈道,福州市中心公园西湖公园建设了环西湖木栈道,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显著提高,市体育馆、市大梦山游泳池和金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部分场馆对外公开招标租赁。

从2009年以来陆续有65所试点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这些举措为社区体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体现公益性特征。

2.培养和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体育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的纽带,是促进运动项目普及提高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力量,全民健身的主要基层组织工作将交由体育社团来完成。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福州市社会体育发展规划指出,体育社团领导班子原则上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本项目专业人员和社会人士组成。会长职务尽量由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担任。力求把社团建立到体育健身场所,吸纳特长突出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到体育社团,把体育活动经费落实到社团和场所,“强化全民健身社团的实体化建设,使他们发展成为自主经营的实体”。[7]更加紧密地依靠各种体育社团和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才,真正做到全民健身群众办。让居民群众直接享受到体育的恩惠。通过政府管理、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培育社会体育组织,优化同类的体育社团工作区域布局,既能负责一方,又能互相竞争、协作促进社团发展。

3.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不是缺乏以及发挥作用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工程的质量”。[8]

福州市近年来,培训了8 210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国家文明城市万分之十二的要求,但是其中的很多人是在职体育教师和体育高校学生,虽然取得一定的等级甚至很高等级,并没有或很少作为志愿者投身到社会体育建设中去。

体育社团积极吸纳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或其他组织为单位会员、社会指导员和体育爱好者为个人会员,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与居委会合作,鼓励体育专业的师生到福州市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兼职,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各种大众健身活动,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体育场地和志愿者服务,促进福州市社会体育的发展。

4.做好全民健身宣传,提高社区民众的健身意识:在全民健身的宣传方面,以往主要采用表演展示、竞赛活动、运动会、经验交流会、表彰会和标语、口号等方式。还需要结合现代媒体,利用网站、广播、电视(包括车载电视)、社区宣传栏、单位宣传栏、墙报、公交车后面的LED,使体育文化的宣传常态化、生活化。

三、从体育赛事文化、体育文化活动角度探索社会体育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是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它的文化内涵家喻户晓,每个体育项目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每项体育赛事都有他的起源、发展历程、赛事运作文化。

福州体育竞赛业初步发展,采用政府承办、企业冠名赞助的模式,已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龙舟邀请赛、融信杯传统龙舟赛、燕京惠泉杯群众登山大赛、2010年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第二届海峡论坛体育交流大会暨百队千人海峡门球赛、国际乒乓球巡回大奖赛等比较大的体育赛事。

目前,第十五届省运会已转入赛前准备阶段,要抓紧完善赛事组织、场馆整改和技术保障,确保省运会成功举办,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2015年体博会于五月份开幕,全国首届青运会也将于十月份在福州启幕,两个大会齐聚榕城,是福建体育的“嘉年华”,将真正打造“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积极申办各类赛事,一定要抓好赛事运营环节,提高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执行力。利用体育赛事的平台,做好城市宣传和营销工作。要整合好赛事相关产业资源,尤其是旅游业的资源,形成互动局面,才能够使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

福州市连续举办四届全国登山健身大会暨海峡两岸登山活动、六届老年人万人健步行活动、迎新年横渡闽江活动、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展示活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

四、从体育产业文化角度探索社会体育的发展

(一)福州市应加大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

福州市应加大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发挥市场在体育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不同所有制下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的格局。

(二)加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福州市政府应敦促体育决策部门和旅游、文化决策部门加强联合,把体育事业的发展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把具有地方的传统体育文化赋予新的活力,[9]在保持和融合各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福州市的腰鼓、舞龙舞狮、武术等传统项目为主的体育表演业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文化内涵不足。如果福州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以少林武术为先例通过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有效地拓展文化发展环境,[10]一定能增加自身的影响力,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福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少数民族众多,体育文化资源丰富(语言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更应该保护濒临消失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着力发展生命力强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改造参与性强、竞技性鲜明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开发体育文化资源,把体育文化发展和城市景观改造结合起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福州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夏天时间长,水资源丰富,水上乐园比较多,多是停留在滑梯、水帘洞等单一的娱乐项目上,如果建立趣味性较强的类似冲关项目,结合媒体宣传,会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也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研究和宣传

体育文化研究者要更加注重从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福州市要从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出发来探索体育文化的发展。福建体育科研人员目前着手进行对福州体育文化的发掘、分类整理工作,结合现代化手段建构起福州休闲体育项目和福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和利用。

结合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及举办体育文化节、健身体育节进行体育文化宣传,拟打造福州八闽体育文化情景剧以扩大体育文化宣传。沿闽江兴建了体育长廊,恢复历史文化古迹三坊七巷,并且在车载电视上介绍福州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福州历史文化和体育文化。

五、结论建议

(一)结论

第一,福州市休闲旅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开发深度不够,周边的户外休闲游乐场所项目单一,服务不够系统。

第二,福州市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不高。

第三,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的发挥,社会体育活动的深度、广度和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第四,福州市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建议

第一,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市场。福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注重民俗体育挖掘和整理、地缘特点、人群分布特点、气候特点,体现体育的天、人、和。打造民俗体育文化、生态旅游体育文化品牌。

第二,做好福州市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规划,有效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社会体育发展服务。

第三,培养体育社团,发挥福州市单项协会和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能。使之真正投入到组织赛事,开展活动,推广和普及体育项目的活动中去。

第四,做好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体育赛事宣传、群众性体育活动宣传、旅游景点宣传、户外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的宣传。并结合当今的由于锻炼缺乏营养不均衡等产生的系列疾病,展开体育知识、锻炼方法、饮食营养方式等普及与推广;加强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孙燕.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80-81.

[2]卢元镇.中国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体育人口的策略[C]//第二届社会体育国际论坛文集,2004.

[3]和立新,张铁铃.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15-17.

[4]苗治文,齐凤.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25-27.

[5]孙庆泽.北京城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与促进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0(6),13-16.

[6]林立,李付伟,侯胜川,等.基于帕森斯功能理论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福州市体育公共服务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2012(6):37-44.

[7]冯胜刚.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451-453.

[8]黄文仁,骆映.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J].体育与科学,2001(4):14-16.

[9]骆秉全,兰馨,古柏.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5):15-18.

[10]尹国昌,涂传飞,钞群英,等.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2007(5):139-142.

猜你喜欢
福州市社团体育
缤纷社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2016体育年
K-BOT拼插社团
我们的“体育梦”
土地统一登记制度的设立与实施探讨——以福州市为例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