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支架理论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2015-02-28 16:58程金贵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观点口语

程金贵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 100083)

借助支架理论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程金贵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 100083)

口语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具实践性的一个环节,也是英语学习中比较受学生重视的方面。本文以解决口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支架理论在口语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实践为依据,以交际法为主要的理论指导,从口语教学的角度提出若干可操作、可延伸的支架,旨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口语交流的真实性和针对性,使口语教学真正实现语言习得和思想分享的双重目的。

支架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习得语言 表达思想

一、引言

交流是语言教学的目的这一观点早已被人们接受(Brumfit &Johnson,2000,p.167)。口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口头交流提供信息或阐明观点。课堂教学主要需解决两大瓶颈:学生在语言上没有突破,思想上缺乏深度交流;学生感觉能力不及无法参与和感觉话题过于简单懒得参与。一句话,口语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实现需求的平台。支架理论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迈开交流的步伐,帮助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拓宽思维的维度,提高交流的效率。

二、支架理论及其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教学方法,其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成功的教学就是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最近发展区,并实现从现有水平到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跨越。正是基于实现“跨越”的使命,研究人员联想到了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形成了支架式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阶梯,其作用就如同“脚手架”,不停顿地把学生的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

支架理论下的教师示范和一步一步搭建的台阶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时的焦虑(Xiao,2007);支架策略帮助学习者在已知知识和新信息之间创建关联,发展新的概念(Wang,2010;Ali,2013);“支架理论”可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零课时”前提下,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Li,2010)……由此可见,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任务就是搭建有效的支架,实现交际法教学所强调的从 “learning that ” 到 “knowing how”的过渡,即实现区分掌握大量的语法结构和能恰当使用这些结构进行交流的不同(Nunan,2001,p.12)。

三、浅论几种有效的口语支架

1.提纲支架。可能是受语言水平的制约学生在口语课上一方面表现出无话可说;另一方面表现出思维不够缜密,观点缺乏深度、缺乏逻辑性。支架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习得的框架,激发学生的话语量,引领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调动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的案例表明如果让学生就一个主题(如:“Would you like to graduate earlier or not ?”)进行讨论,学生在阐述观点时会出现理由不充分,逻辑性欠缺,讨论容易陷入僵局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参考Brumfit &Johnson(2000,p.133)的观点(“学生是具有理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而语法练习的设计就要考虑这一事实。”),能够在学生思考和交流后,及时就不同的观点分别提供相应的语言支架,(观点1:I would like to graduate earlier because …分论点:a.I want to help my parents to support the family.b.I want to get married earlier.c.college is kind of a waste of time.观点2: I'd rather not to graduate earlier because ….分论点:a.I don't think I can.b.I enjoy my college life.c.I don't want to work earlier.)然后让学生以支架为依托展开交流,学生自然就会从受控制的语言框架发展到创造性的交流,实现借助语言交流思想,又习得语言的目的。

2.关键词、功能句支架。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口语场景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课堂上反复出现的。如“打招呼”、“自我介绍”等话题。此类话题因缺乏新意,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觉得练来练去不就是“How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等类似的句子,没什么大的收获。以新颖的关键词和功能句为支架,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提高此类口语练习的效果。如给出一个新颖的见面打招呼时的功能支架“Give me five.”,学生感觉有新意,就会尝试使用。在谈论来自哪里时,可以提供挖掘话题性的功能支架(如“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places of interest,famous persons,local food,etc..”),可避免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的死局,让学生感觉话题很熟悉,但语言有新意愿意去尝试,也可减少陈旧话题给学生带来的厌烦感,符合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所提出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理论,即学习者应该接触略高于自己已有语言水平的语言,能基本理解但又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即i+1),才可能取得进步(Brown,2007)。

3.音视频支架。口语练习的一个原则是努力使课堂的主题与生活创建关联。音视频源于生活,可以自然使学生产生有感而发的意愿。“学生对画面的想象力远远超越画面旨在表达的内容”(George,2002,12)。一定主题的视频或音频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听觉、感觉的冲击力,可以直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举例来说:“路遇他人遭受不幸是否应主动提供帮助”是一个新话题,课堂讨论具有现实意义。口语教学时如果能提供一个这方面的案例视频,学生就会从切实感受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听取不同的声音完善自己的思路,挑战不同的观点,最终提出可行性的结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弘扬美德。其效果要比单纯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好很多,也实践了口语教学尽量创造真实场景来开展的主旨,实现了语言习得和思想交流两个目的。

4.情景支架。学生口语练习常见的一个假象是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很高,其实并没有实现交流的目的。举例来说:电话约会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但课堂教学反映出学生虽然约定一起去做某件事,但是对话中却没有见面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其会话内容在现实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显然,学生并没有把口语练习的约会当成一次真正的约会,也不打算去实践,但是一次有效的口语练习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与现实生活的吻合,具有可操作性应该是一个基本目标。正如 Littlewood所言“只有在学习者有动机有机会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并使之与周围的人发生关联时,其交际能力才会得到发展”(2000,p.93)。所以口语教学要明确提出关联性要求,提高学生口语练习的可操作性意识,更有效的是直接提供特定功能型会话的相关情景发展支架,列出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因素,借助该支架完成的学习任务在生活中自然就会有实践性。

四、结语

口语练习中有意识地创造支架,可以提高学生在会话过程中发起、接续、维持、承接话轮,保持话轮连贯、流畅进行的宏观语篇能力。支架设计要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度而定,支架的拓宽程度要基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支架设计应体现层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支架可以使口语练习的道路更平坦,可以使话题进行得更深入、更彻底。

[1]Ali,A.Scaffolding Writing Strategies of EFL Students[M]. Germany: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09.

[2]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USA:Pearson Longman,2007.

[3]Brumfit,D.J.&Johnson,K.,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George,D.From analysis to design:Vis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2002,(1):11-39.

[5]Littlewood,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7]陈安媛.《高校英语口语测试序列结构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6.

[8]李友良.《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零课时”中的应用研究》,[J].外国语文,2010(4):26.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观点口语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观点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