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意图

2015-03-01 02:02甘肃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7303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小红花数感小棒

甘肃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730300) 马 兰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意图

甘肃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730300) 马 兰

“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1~10各数及加减法的基础之上,对数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感受十进制;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地读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创设 探究 感知 理解 巩固 深化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4页课题及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运用生活化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的知识点,并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感知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皮筋或细绳、一些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演示法。

学法:学具操作与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演示)

小叮当:大家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学生表示愿意)

小叮当:太好了,我在学校里是一个好孩子。大家看,这是我得到的红花,你能数出有几朵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从1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设计意图:在课始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数小叮当所得小红花的数目,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很自然地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体验

1.初步感知计数单位“十”

师:刚才我们数了小叮当得的小红花,大家数得非常好,现在小叮当想知道你们能不能很快数出这15根小棒。这些小棒怎么放,我们才能够比较快地知道这里有15根呢?可以用皮筋或细绳来帮忙。

(展示不同的方法,并选出其中最好的方法)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这时是怎样摆小棒的。(电脑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满十根后,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1个十是多少?如果再打开的话,会有几根?那1个十就变成了几个一呢?(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现在谁能很快拿出1个十?请把这一个十摆在桌面上。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15,一捆小棒是1个十,5根小棒是5个一,那么15就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出15的组成)

【设计意图:借助皮筋或细绳摆出15根小棒,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把10根捆成一捆是最方便数数的,并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这种数数方法的优越性,初步形成“1个十”的概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在比较中自然优化知识,从而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数的正确概念。】

2.摆一摆,说一说,加深理解

小叮当:刚才没有难住大家,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摆小棒的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说你摆

师:你能快速摆出11根小棒吗?(板书:十一)(学生摆,教师巡视)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摆好了?你们是怎样摆的?

师(出示一捆小棒):这是几个十?(再出示一根小棒)这是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第二关:我摆你说

师(出示16根小棒):这堆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1个十、6个一合起来是十六。(板书:十六)

第三关:想想摆摆

师(板书:十二、十三、十四、十七、十八):想想你最喜欢哪一个数,悄悄告诉老师,你能用小棒摆出来吗?

师:摆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摆的小棒表示几,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第四关:比比赛赛

师: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先摆出19根小棒。(学生操作)你们摆得太快了,同桌互相数一数,都摆对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摆了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十九)

师:请同学们给19根小棒再添上1根,这时是多少根?(板书:二十)那二十里面有几个十呢?这是一个十,这10根单根的小棒也可以怎样?对,捆起来!比比谁的动作快!现在有两捆小棒了,是几个十?(板书:2个十是二十)

【设计意图:借助小叮当邀请学生来闯关,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四个不同的闯关活动,动手、动脑、动嘴、动眼,不仅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又进一步理解了计数单位“十”。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小叮当:请小朋友们拿出尺子,把你认识的数小声地读一读。我这里也有一把尺子,我找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尺子上的数越往右就会怎么样?越往左呢?有什么规律?看着尺子上的数,小叮当有好多问题想考考大家!13后面的一个数是几?16前面的一个数是几?11比13大还是小?15和17中间的一个数是几?谁能学着小叮当的样子,也来当当小老师给大家提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20以内各数。让学生像小叮当一样,从多种角度进行提问,从而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20以内各数的顺序有更深刻的认识,形成强烈的数感。】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的第5题

师:我们教室里这么热闹,还来了一位小叮当的好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只要你按顺序把从1到20各数连接起来,就能见到它了!(学生连完后,课件出示“小兔”)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的第6题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一蹦一跳地跑来了,它跳到我们数学书的第8页,赶快翻到第8页找一找,翻到了吗?找到了吗?哎呀,它又跳到第12页了,大家快接着找。小兔子跳得真快呀,我们也快点追,现在它又跳到第20页了。翻到第20页的同学请举手!找到了吗?(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原来小兔子这么急是要去参加运动会呀!

师:运动会上有哪些小动物呀?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一个数,表示号码,你认识这些数吗?我指几个请你们来读一读。小叮当喜欢一个小动物,但他想让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个。他喜欢的小动物身上的号码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大家猜一猜他喜欢谁?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呀?快把它像小叮当那样介绍给大家,让我们来猜一猜。

师:运动员马上就要参加100米赛跑了,我们来给它们按号码大小顺序排排队好吗?老师已经把这些号码发到你们的桌子上了,你准备怎样给它们排队?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些轻松愉悦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1~20各数的顺序画出图,引出一个新朋友(小兔),并巧妙地设计了两个找小兔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又帮助学生复习了数的顺序。】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运动会结束了,小叮当和小兔子要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数。瞧,它们找到了这么多!(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见过或听到过哪些数?

师: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多观察,我们会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数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的真实存在,并内化知识,从而感受数学知识“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五、总结

小叮当:同学们,你们现在能数出我得了多少朵小红花吗?(十一)这节课你们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集体表示很开心,收获也很大)我也很高兴!相信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数小叮当所得小红花的朵数,前后呼应,使课堂更完整。让学生在回答小叮当的提问中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从而有效地回顾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六、作业设计

1.告诉家长你今天所学到的数字。

2.和家长一起说出11~20这几个数的组成。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32-068

猜你喜欢
小红花数感小棒
党的一朵小红花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送你一朵小红花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