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2015-03-01 02:02江苏新沂市时集镇中心小学221418钱建玲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平行线花坛

江苏新沂市时集镇中心小学(221418) 钱建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进而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激励评价,使学生“敢问”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得到肯定和赞美的。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恰当的教学氛围,并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或者激励,从而使学生愿意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疑惑的问题勇敢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与交流。

如在教学完“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以后,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自古以来,凡是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什么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的。那么,当你学完平行线的相关知识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在教师极力营造的教学氛围中,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唤醒,踊跃提出问题:铁路上的铁轨是平行线吗?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它们一定会平行吗?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等等。对于一些问题不能提到点子上的学生,教师要以激励为主,以使学生养成大胆提问的习惯;而对于问题提得很到位的学生,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经常进行这样的激励评价,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得到有效滋润与培养。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宽松、活跃的提问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问,这样一来,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必将会得到有效培养。

二、创造条件,铺路搭桥,使学生“乐问”

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特点对这些学习材料巧妙加工,赋予其生活的色彩,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课堂,将会在无形中幻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乐问”。

如在教学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面积计算方法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形:某个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面加盖一所图书馆与一所科技馆,并在图书馆与科技馆之间建设一个圆形花坛,花坛两旁是长方形的水泥路。请问你能为这个学校设计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校园建设平面图吗?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下,学生开始动手作图,埋头思考,并提出各自的问题:我想要图书馆大一些,这样藏书量就大了,可行吗?我想把花坛放在正中间,这需要在教学楼和这两个新盖大楼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点;……在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特色提出自己的设计要求以后,教师再及时介入:怎样才能使你的设计要求达成的呢?学生根据校园的长宽,逐步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图书馆和科技馆、花坛等,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会更浓。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在“乐问”中真正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果。

三、把握技巧,有效引导,使学生“善问”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具有问题意识,并不是说让学生随便问,乱问一气。而是鼓励学生学会提炼问题,逐渐从“乱问”走向“善问”,提出具有价值的、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指导、及时点拨,抓住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亮点,使学生“善问”。

如在教学“分米与毫米”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自主提问,说说自己掌握了什么或者还有哪些是自己想要了解的。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为什么要学习分米与毫米?什么情况下的长度单位用分米?什么情况下用毫米?……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追问”“补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完整,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探究价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与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提问意识和提问技巧的把握和培养,帮助学生不断优化问题,使学生“善问”,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促使下,不断展开创新,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就说明学生真正深入思考了,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了,也只有当学生在对问题有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更自如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与对话,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平行线花坛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感情强烈的叹号
平行线
冬日清晨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美丽的花坛
远程教育学习材料开发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