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2015-03-03 08:00樊新星
中国药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伊马替尼吉奥靶向

樊新星,孙 山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81)

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樊新星,孙 山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81)

目的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11家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生产、营销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处方分析”课题中成都地区11家样本医院提供的2011年至2013年抗肿瘤药物中各大类及品种金额、份额、增长率、复合年增长率、用药频度(DDDs)等,结合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抗肿瘤药物需求量迅速增长,销售金额、DDDs呈上升趋势,抗代谢类药物一直居销售排行榜首,其中替吉奥近两年来药物单品种销售金额及DDDs均居首位。结论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物用量呈上升趋势,开发高效、低毒、价廉的抗肿瘤药物是当今迫切的任务。

抗肿瘤药物;成都地区医院;药物利用

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798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3.33%,中国死亡人数为213万,占全球恶性肿瘤总死亡的26.74%;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180万~200万,死亡140万~150万,癌症已占城镇居民死因的首位。随着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抗肿瘤药物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其种类繁多,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选择低毒、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更重要。笔者调研了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样本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生产、营销和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从“医院处方分析”课题成都地区11家医院(其中含三甲医院8家,二甲医院3家)2011年至2013年门诊及住院药品数据中提取抗肿瘤药物使用资料。文中抗肿瘤药物不包括中药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辅助用药。以该课题抽样日期为准,每月随机抽取3~4 d门诊及住院处方,每年40 d,统计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药金额。

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0及Visual Fox Pro 6.0软件统计,对药品销售金额、份额、年增长率、销售金额以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并结合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份额为销售金额在总金额中所占比率;年增长率为与上年度同期相比的百分比;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2013年销售金额/2011年销售金额)1/2-1]×100%。药物分类按照第17版《新编药物学》[2]分类,DDD值是指为达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3]及 2010年版《中国国家处方集》[4]为参考。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DDDs,所得DDDs之和即为该药的总DDDs。DDDs越大,说明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统计出的抗肿瘤药物共8个类别,其中2011年76个品种,2012年和2013年均为75个品种。

表1 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11家医院用药与抗肿瘤用药总体情况

2.2 分析

由表1可见,2011年至 2013年成都地区11家样本医院抗肿瘤药物金额逐年上升,CAGR接近全部用药,份额逐年增加,均超8%;全部用药和抗肿瘤药物的年增长率均呈上升趋势。

由表2可见,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物,除抗体类、抗生素类、铂类,其余5类年销售金额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前5位的抗代谢类、其他类、植物来源类、抗体类、激素类药物,是临床选择的主要品种。烷化剂销售金额虽逐年上涨,但一直排名最后。

由表3可见,2013年成都地区11家样本医院抗肿瘤药物品种销售金额排名依次为替吉奥、伊马替尼、多西他赛、吉非替尼、氟尿嘧啶,是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主要用药;2013年新进入前10位品种的有替莫唑胺;2011年第8位的卡培他滨销售金额增长幅度小,2013年已是10名以外;2011年至2013年销售金额明显增长的还有索拉非尼、伊马替尼、培美曲塞等。3年来,替吉奥增长迅速,2012年和2013年销售金额及DDDs均排名第1。替吉奥含有替加氟(FT)、吉美嘧啶(CDHP)和奥替拉西(OXO)3种成分,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药,用于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替加氟是5-氟尿嘧啶(5-FU)的前体药物,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化疗指数为5-FU的2倍,但毒性只有5-FU的1/7~1/4,口服经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酶系转化,5-FU经过酶转化为5-氟脱氧嘧啶核苷酸而具有抗肿瘤活性;所产生的5-FU在体内极不稳定,易被正常组织和肿瘤中的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快速降解,85%以上失活。吉美嘧啶能抑制FT转化的5-FU在 DPD作用下分解代谢,有助于血中和肿瘤组织中5-FU长时间维持有效浓度,取得与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奥替拉西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在胃肠道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可降低5-FU全身性毒性。较5-FU替吉奥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并提高抗癌活性,明显减少不良反应,且给药方便[5]。目前替吉奥在国内仅有治疗胃癌适应证,但临床也逐步用于肺癌[6]、头颈部肿瘤[7]、肝癌[8]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均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市场潜力巨大。

表2 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品种数、构成比及排序

表3 2011年至2013年成都地区11家样本医院抗肿瘤药物销售排序前10名药品及DDDs

由表3可见,2011年至2013年抗肿瘤药物DDDs与销售金额排序并不同步。新型抗肿瘤抗体类较昂贵,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但DDDs却排名靠后,如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中的抗信号传导类药物DDDs逐年上升,其中伊马替尼销售金额与DDDs均增长明显,说明近年来临床更青睐生物靶向制剂。2013年销售金额前10位药物中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品种数,由2011年和2012年的6种上升为2013年的8种。其中2012年和2013年单品种均排第2,分别为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药。伊马替尼是口服的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抑制剂,能竞争性地结合于KIT酪氨酸激酶功能区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断失控的信号传导通路,目前已成为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标准药物[9-10]。伊马替尼用量的增加与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疾病发病率增加有关。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独特,具有非细胞毒性,因有效、低毒和耐受性好备受肿瘤患者的关注和青睐,是未来抗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但该类药物的价格昂贵,对患者经济条件要求比较高,提示国内生产企业应重视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探寻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药品价格的方法。

3 结语

将来抗肿瘤药物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多,未来市场潜力很大。由于抗肿瘤药物本身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熟悉药物的性能,根据循证医学,制订方案,进行规范化、个体化合理用药,以取得预期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目前,我国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大部分是已过专利保护期的仿制药,而国外近年来上市的疗效较明显的新品种,因涉及专利保护,只能通过进口满足国内临床需求,但这些药通常价格非常昂贵,疗效也有待确证。近年来,纳米分子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抗肿瘤靶点的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以及治疗手段综合运用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新的突破,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价廉的抗肿瘤药物。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0[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1.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72-965.

[4]中国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53-619.

[5]林 萍,李 明.替吉奥在我国癌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3,16(10):1 586-1 588.

[6]王慧娟,张国伟,朱 辉,等.替吉奥单药治疗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后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0):10-14.

[7]张俊新.顺铂和替吉奥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5):87-88.

[8]薛耀辉,付相建,杨光华.替吉奥持续口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8):851-852.

[9]金阿荣.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6例[J].中国药业,2013,22(19):99-100.

[10]喻 玮,裘云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3,30(5):271-277.

Analysis of Change and Tendency of Anti-Tumor Agents in Hospitals of Chengdu from 2011 to 2013

Fan Xinxing,Sun Sh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China 61008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zation trend of anti-tumor agents in the 11 hospitals in Chengdu for reference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during 2011-2013.Methods Data for anti-tumor agents in 11 hospitals of Chengdu during 2011-2013 were used to count the sales,shares,growth rates,DDDs and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statistical categories and varieties,which were analyzed by combination with their application in clinic.Results The anti-tumor agents used in Chengdu hospitals continue to grow up during the 3 years.The anti-metabolism agents sales has been the first during 3 years,and the sales amount and DDDs of the maximum is TS-1.Conclusion The use of anti-tumor drugs assume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Development of high efficiency,low toxicity,low price of the anti-tumor agents is the urgent task.

anti-tumor agents;hospitals of Chengdu Area;medication tendency

R969.3;R979.1;F407.7

A

1006-4931(2015)19-0060-03

樊新星(1983-),女,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电子信箱)515702893@qq.com。

2015-03-30;

2015-04-18)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吉奥靶向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飞机旅行的幽默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