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脑梗死159例

2015-03-03 08:43崔欣欣
中国药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达拉尿酸自由基

崔欣欣

(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800)

依达拉奉治疗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脑梗死159例

崔欣欣

(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80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脑保护、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脱水、抗凝、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14 d,根据患者入院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水平组(A组,50例)、中水平组(B组,52例)和低水平组(C组,57例)。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ADL评分均是A组<B组<C组,治疗前与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是A组>B组>C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前-治疗后)ADL评分与NIHSS评分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前、治疗后hs-CRP,MMP-9数值均是A组>B组>C组,而治疗前后T-SOD数值均是A组<B组<C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前-治疗后)hs-CRP,MMP-9,T-SOD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3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构成与总体有效率差异显著(Z=2.122,P=0.034;β2=7.052,P=0.029),C组达到基本治愈的比例与总体有效率(47.37%,96.49%)>B组(46.15%,86.54%)>A组(36.00%,8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越高,体内炎性反应水平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细胞过氧化进程,但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伴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下降。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尿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础医学研究表明,脑梗死后缺血缺氧反应导致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及“瀑布式”的级联反应是造成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1]。血清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自由基代谢的指标。研究表明,血清尿酸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预后不良及卒中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2]。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与抑制过氧化反应的作用,能减轻脑梗死后脑细胞坏死与神经损伤。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并对不同尿酸水平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59例,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的2010年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24 h;入院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体征,经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既往有痛风、精神病病史;近期大量饮酒及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合并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其中男89例,女70例;年龄62~87岁;基底节区栓塞76例,脑叶部栓塞57例,丘脑栓塞26例;合并高血压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34例,糖尿病23例。根据患者入院血清尿酸水平(正常参考值,男149~416 μmol/L,女89~357 μmol/L[4])分为高水平组(A组,男≥400 μmol/L,女≥350 μmol/L)50例、中水平组(B组,男≥300 μmol/L,女≥250 μmol/L)52例和低水平组(C组,男<300 μmol/L,女<250 μmol/L)57例。3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予吸氧、冰帽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高渗脱水、抗血小板聚集、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发病 6 h内入院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此外,两组均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 (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42,规格为每支20 mL)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血清学指标: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空腹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尿酸酶 -POD法)水平;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上海博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上海艾莱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浓度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羟胺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5]:含大便、小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活动、穿衣、上楼梯、洗澡等10项指标,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基本完成,41~60分为需要帮助,40~20分为需要较多帮助,小于20分为完全需要帮助。临床疗效[6]: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测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治愈为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NIHSS评分减少46%~90%;进步为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为NIHSS评分评分减少小于17%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为HIHSS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组间定量数据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定性数据比较采用 χ2检验,单向有序列联表数据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

表2 3组患者ADL评分与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3组患者ADL评分与NIHSS评分比较(,分)

注:死亡病例治疗后得分以末次监测数据表示。下表同。

组别 ADL评分 NIHSS评分A组(n=50)B组(n=52)C组(n=57)F值P值治疗前54.1±6.3 56.9±6.8 59.3±7.5 3.364 0.037治疗后72.4±7.1 76.5±8.3 82.2±9.0 4.613 0.011差值17.5±3.2 19.3±3.5 21.7±4.1 3.595 0.030治疗前27.6±4.9 25.4±5.2 22.6±4.5 3.116 0.047治疗后17.0±4.5 13.5±4.0 10.2±4.2 4.261 0.016差值10.2±2.7 11.8±2.5 12.1±3.1 3.158 0.045

表3 3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3 3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hs-CRP(mg/L) MMP-9(mg/L) T-SOD(U/L)组别A组(n=50)B组(n=52)C组(n=57)F值P值治疗前16.4±4.3 14.3±2.9 13.7±2.2 3.264 0.041治疗后12.9±2.7 9.4±2.4 8.6±2.3 4.330 0.015差值3.4±0.7 4.7±1.0 5.0±1.3 3.925 0.022治疗前129.3±20.5 120.2±21.7 109.5±19.5 3.254 0.041治疗后73.0±19.2 55.4±12.1 32.5±8.1 4.825 0.009差值55.7±8.7 64.8±11.5 72.6±14.9 4.061.0.019治疗前17.5±6.4 21.4±7.2 24.5±7.8 4.536 0.012治疗后31.5±3.7 38.2±4.1 45.3.±3.5 3.784 0.025差值14.7±4.1 16.1±6.7 20.7±7.2 4.571 0.012

表4 3组患者治疗14 d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血清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应激反应时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Zn依赖性的内肽酶组成的酶家族,MMP-9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7],且脑梗死后血浆中MMP-9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水肿体积均呈正相关,在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时MMP-9水平会显著升高[8]。T-SOD是需氧生物体内含不同金属元素的酶,是唯一可消除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酶,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中断氧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其水平反映了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平衡状态,也可间接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9]。

尿酸作为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参与多种氧化反应,决定尿酸成为机体抗氧化剂亦或促氧化剂的关键因素为卒中患者体内总的抗氧化能力[10]。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可能是脑梗死发作时黄嘌呤氧化酶等生化反应系统启动,产生内源性抗氧化剂即血清尿酸来发挥保护作用;而血清尿酸作为水溶性抗氧化剂在其他抗氧化剂低下时可变为促氧化剂,急性脑梗死时抗氧化剂维生素C因消耗而迅速减少,血清尿酸则更易表现为促氧化剂属性,即作为氧自由基前体进一步促使氧化剂产生增多,进而加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11]。Karagiannis等[12]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清尿酸水平是脑卒中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即是脑梗死的促发因素,又可在某种病理条件下加重脑梗死病情。本研究中,3组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与NIHSS评分对比发现,随着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体内的应激性炎性反应水平越高,抗氧化能力水平则越低。

依达拉奉是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具有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因子血浆脂联素(APN),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预警因子溶血磷脂酸(LPA)的作用,并推测其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作用减轻脑梗后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13]。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9和CRP水平,减少神经功能缺损[14-15]。Meta分析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总体有效率为对照组的3.89倍[95%CI(3.02,5.02)][16]。本研究中,3组不同血清尿酸水平脑梗死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依达拉奉基础上,治疗后ADL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外周血hs-CRP及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OD水平则明显上升,提示在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应激性炎性反应水平有所下降,机体抗氧化水平有所升高,进而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显示,不同尿酸水平组使用同一方案后临床预后具有差异,C组达到基本治愈的比例与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进一步提示高尿酸水平可能预示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不同尿酸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差异显著,尿酸水平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细胞过氧化进程,保护神经功能,但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伴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下降。

[1]张 明,徐丽君,邓丽影,等.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2):105-108.

[2]Levantesi G,Marfisi RM,Franzosi MG,et al.Uric acid: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 Cardiol,2013,167(1):262-26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8.

[4]Ndrepepa G,Braun S,King L,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Lin Sci (Lond),2013,124(4):259-268.

[5]张艳宏,刘保延,赵 宏,等.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特点及其评定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2):110-112.

[6]陈清堂.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7]项丽娜,谢 聃,张拥波,等.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与梗死类型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31-833.

[8]吴宜娟,张 雄,王丽娟.乙酰水解酶对脑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428-430.

[9]陈洪汉.脑梗死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J].医学综述,2011,17(20):3 054-3 056.

[10]Miedema I,Uyttenboogaart M,Koch M,et l.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s and 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Neurol Sci,2012,319(1-2):51-55.

[11]朱红凤,王爱明,张凤佳.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1 003-1 004.

[12]Karagiannis A,Mikhailidis DP,Tziomalos K,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arly death after acute stroke[J].Circ J,2007,71(7):1 120-1 127.

[13]沈 飞.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溶血磷脂酸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12):64-65.

[14]丁 娜.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后MMP-2、MMP-9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5-6.

[15]卜丽霞,郭学英,王保爱.大株红景天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变化[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B):1 268-1 269.

[16]徐秀余,朱俊峰,陈潇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1):43-46.

R969.4;R971

A

1006-4931(2015)19-0111-03

2015-03-30)

猜你喜欢
达拉尿酸自由基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