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报道框架研究

2015-03-10 08:54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

路.张 允(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报道框架研究

路.张 允
(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从“说什么”和“如何说”两方面出发,围绕主题类目、主角类目、来源类目、报道类型类目、强度类目5个类目,对“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报道框架进行解析, 总结其报道的具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报道框架研究;说什么;如何说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国家社科项目(14BXW03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6月5日习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媒体是时代前进的瞭望哨,理应担当盛事的记录者、参与者、推动者。

2014年7月2日,《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正式开刊,其对“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重要城市、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截至3月31日,共刊发47期。在前三期即2014年7月2日、7月3日、7月4日主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展开报道,从第4期开始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国家展开报道,所以本研究的主要样本从第4期开始,选取《人民日报》2014年7月16日到2015年3月31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上的所有报道为研究对象,涉及研究样本44期,报道总量111篇。

王石番教授在《传播内容分析法:理论与实证》一书中,将新闻框架建构类目分为“说什么”和“如何说”两部分来进行框架分析。其中“说什么”类目,分为“主题类目”、“方法类目”、“特性类目”、“主角类目”、“权威类目”、“来源类目”、“目标类目”、“标准类目”、“方向类目”与“价值类目”十种类目。“如何说”类目中可分为“主题类目”、“主角类目”、“来源类目”、“方向类目”四种类目。[1]本文参照以上两个维度,在“说什么”类目选取“主题类目”“主角类目”“来源类目”三个类目进行分析。在“如何说”类目选择“报道类型类目”和“强度类目”进行分析。对《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新闻框架进行研究,总结其报道的具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报道框架研究分析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议程设置理论中提出新闻媒体的报道数量能够体现新闻媒体对该议题的重视程度,并且直接影响受众对该议题的重视程度。对报道数量的分析,不仅能够看出新闻媒体的重视程度,同时有利于从宏观上对议题的新闻框架的建构进行分析。本研究以月为单位,对此次《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报道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变化趋势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在2014 年9月至11月报道数量较为集中,12月至2015年2月报道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报道数量较为平稳。总体来看,《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基本为每周一期,或两期,一般在周二、周四出版,且各期都出现在第13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便于受众形成阅读习惯。

(一)“说什么”类目分析

结合本特刊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主要从主题类目、主角类目、来源类目三个类目出发具体分析《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说什么”的报道框架建构。

(1)主题类目:是指建构类目时,依据传播内容的主题加以分类。本研究根据《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实际情况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未来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丝路故事、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看法四大主题进行分类。从各个主题的报道量来看,“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情况最为关注,共44篇,占到了总报道量的44.4%。其次是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未来规划的报道,共33篇,占到了总报道量的33.3%。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丝路故事的报道为25篇,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看法的报道有9篇。通过对报道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报道中,让受众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情况是报道的主要议题,其次为对“一带一路”的未来的规划议题,了解丝路故事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看法为次要议题。

(2)主角类目:主角类目是根据报道对象和区域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本研究依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将报道对象转化为采访对象,对特稿中涉及采访对象的报道进行分析。将采访对象分为政府官员、普通百姓两大类,报道区域分为国内城市和国外城市两类。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来看,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涉及政府官员的采访报道数量为74篇,涉及普通百姓的采访报道数量42篇。可以看出,在特刊的报道中,采访对象主要为政府官员,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官方权威话语体系能够使“一带一路”的报道更加具有权威性、可信性。而适量的以普通百姓为代表的非权威话语体系则能够使特刊更加具有贴近性和亲近性,更能够为普通百姓所理解和接受。从报道区域来看,对国内城市的报道为32期,共79篇报道,对国外城市的报道为12期,共32篇,两报道区域报道数量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更加注重对国内城市的报道。

(3)来源类目:来源类目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本研究主要从消息来源层面进行分析,分为本报记者、驻外记者、本报记者国外记者亦有贡献、官方稿件、采访稿整理五大新闻来源。

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本报记者所写稿件为58篇,驻外记者所写稿件为4篇,本报记者驻外记者也有贡献为7篇,官方稿件为33篇,采访稿整理为9篇。通过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不仅有本报记者的相关报道,同时也有官方稿件,即沿线城市市长或市委书记所写的政论,可以看出对该特刊的重视程度。和新闻议题相结合,官方稿件主要集中在对“一带一路”未来建设的议题中,他们代表当地政府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发言,使报道更具权威性和可信性。

(二)“如何说”类目

(1)“报道类型”类目。“报道类型”类目主要考察新闻体裁,本类目分为特稿、政论、采访稿集纳四类,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特稿有69篇,政论33篇,采访稿集纳有9篇,和新闻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特稿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状况和沿线故事议题中,政论主要为相关城市的市委书记、副书记等围绕一带一路所做的未来规划与展望。采访稿集纳则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政要的采访片断的整理,是一种观点性的集纳。和报道区域相结合,可以发现,这种集纳类型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情况的报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丝绸之路特刊中,没有使用消息类新闻题材,这一方面说明,丝绸之路特刊的报道具有深度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丝绸之路特刊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新闻性。

(2)强度类目:所谓“强度类目”,主要考察编辑手段。经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本研究发现“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字符运用的稳定性。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情况议题的标题用加粗一号字形成强势,强调本栏目的重要性。其他议题相较“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发展的报道字体较小,安排在栏目的右侧,强势较小。

第二,图片运用的稳定性。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每一期都有所报道城市或国际区域的4~5幅图片,其中有两幅图片位置基本固定,一幅会出现在报眉的位置,和其他要素共同作为报眉的组成部分;另一幅则出现在大标题的下方,成为标题的一部分。其他图片则穿插在栏目和栏目之间,使“一带一路”的报道更加形象生动。在图片运用中,有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即每期出现在版面中间或版面底部的二维码图标,该图标是特刊该期所报道城市的视频延伸,介绍了此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与特刊所报道内容相互照应。该图标的出现实现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突破了报纸只能够承载文字符号和图片符号的局限性,达到了声音、画面、文字的统一。

第三,版面布局的稳定性。在“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中,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现实发展情况的议题始终出现在版面布局的上左区,占据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版面,其他议题则出现在版面的右侧或下方。说明该特刊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对“一带一路”整个路线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第四,报道篇幅的稳定性:本研究对报道篇幅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发现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现实发展情况的议题报道篇幅为3500~4000字,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未来发展情况的议题报道篇幅为1000字左右,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丝路故事的报道篇幅为700字左右,对“一带一路”的看法的议题报道篇幅为800字左右。其报道篇幅的稳定性有利于整个版面的版面编排,为特刊之特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人民日报·丝绸之路特刊》报道中的问题与建议

综合以上对《人民日报·丝绸之路特刊》的框架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说什么”类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闻性不足,可适度增加“一带一路”最新进展的整合消息报道,保证特刊延伸性和新闻性的平衡。

特刊同新闻版相比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同杂志比,则要求具有一定的新闻性,[2]通过以上评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的报道议题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但在新闻性上却有所不足,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发展情况没有做及时有效的整理和报道,使读者通过特刊无法了解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进展。针对此问题,特刊可以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进展以消息集纳的方式进行整合,既有利于读者及时掌握“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进展,又使特刊的新闻性有所增强,使特刊的延伸性和新闻性得以平衡。

(二)对国际城市的报道相对较少,可适度增加国际区域的报道量,保证国内报道与国际报道的相对平衡。

在报道区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国际城市的报道与对国内城市的报道数量相差较大,以区域为单位进行介绍,不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及其政策导向,不利于读者依时而动开展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现,需要国际国内城市的共同努力,加大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前提是对国际城市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人民日报·丝绸之路特刊》应当适当增加对国外丝绸之路的报道量,发挥读者了解世界的窗口作用。

(三)对普通民众的报道量相对较少,适度增加对普通民众的报道量,使民主主体性得以保证

在特刊中,既有官方权威话语的报道,又有对普通百姓的报道,但是和新闻议题相结合,我们可以发现对普通百姓的采访报道主要集中在丝路故事中,在对“一带一路”的建设的看法议题中仅有三篇提到了普通民众,普通民众是“一带一路”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参与者,及时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很有必要。

对此,一方面,特刊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现实发展情况的议题中,增加普通民众的采访报道量,是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以保证;另一方面,特刊可在“一带一路”观点类议题中,增加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看法和展望,使特刊更具贴近性和亲近性。

《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在“如何说”类目较为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特刊的报道类型较为多样,但是消息类新闻体裁的缺乏,削弱了特刊的新闻性,读者无法通过特刊了解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进展,应当适度增加消息类的新闻体裁。其次,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每期都会刊载4~5幅图片,这些图片的出现使得版面得以美化,营造出一种意境美,但是部分图片与稿件的相关性较弱,缺少了新闻内核,[3]特刊应当在图片的选用上加大与报道主题的契合度,使其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石番.传播内容分析法—理论与实证[M].幼狮文化出版社,1996.

[2]周立.报纸重大事件特刊的概念与起源[J].编辑之友,2008.

[3]彭广余.报纸特刊应避免杂志华倾向[J].传媒观察,2009.

[4]戴春阳.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研究——以框架理论为视角[D]. 2011.

作者简介:路蓓,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张允,教授,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6-0026-0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
中国奥运新闻报道的文化转向
《人民日报》、《读者》领跑2016报刊发行
《人民日报》否定“文革”释放积极信号
一名乡镇干部的评论稿为何屡上《人民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