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活动要有实效性

2015-03-10 19:53殷丽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圆锥体圆柱体圆锥

殷丽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教师并不能有效利用操作,而是将操作当作一个课堂上的花样,看起来好看,但实际上缺乏思维含量,因而也就不能收到实际效果。那么,该如何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呢?笔者现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圆锥体的体积》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初步教学,凸显操作问题

《圆锥体的体积》是苏教版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中笔者安排了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探索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结果学生虽然得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但在计算的时候往往忽略掉了 。教过几届学生,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我不得其解。经过访谈后,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一定要是同底等高的圆锥?这让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原来的操作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操作中我让学生观察,圆锥中装满了沙子,直到装满了圆柱,你有什么发现?紧接着我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看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通过对演示和操作的观察,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圆锥和圆柱都存在这样的关系呢?笔者让学生展开分组操作。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如空圆锥和空圆柱,但这里是同底等高的。学生经过操作后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认为将圆锥体容器中装满沙子,然后倒进空的圆柱体容器中,正好倒了三次就装满了。那也就证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紧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推理,总结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接下来就通过计算练习强化学生对这个公式的记忆。但学生仍然对同底等高这个要素产生困惑。其实问题出在教师的引导上。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并没有经历思维过程,而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没有思考,操作也是为了验证老师提出的观点,甚至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课标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个操作活动虽然有序,却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

二、再次教学,改进操作实践

我对教学进行了改进,展开了二次操作。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每一个小组都进行试验,其中的试验材料为不同的圆锥和圆柱,并标上不同的编号。这其中,有的是同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的是不同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我让学生将自己的试验数据通过表格记录下来,试验操作结束之后,进行观察分析。学生一目了然看到其中的数据,然后很自然地推理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也由此很容易推理出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

但操作结束之后,仍然有学生对这个 认识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还是在老师的被动要求下,进行被动式的验证操作。也就是说,这个操作活动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第三次教学中,笔者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展开有效的思维引导,促进学生的有效操作。

三、三次磨课,实现操作实效

在第三次磨课时,我先让学生做分组实验。学生需要在圆锥体里装满沙子,然后倒进空的圆柱体中,实验需要几次才能装满,学生分组记录实验的次数。这次操作为学生准备的操作材料同第二次的一样,并不是只有同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在学生有了一次操作结果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认为两者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将空的圆柱体容器装满,需要用空的圆锥体容器倒进去三次,也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竟然倒了四次都没有倒满。甚至有学生指出,自己倒了五次也没有满。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课本出了问题?学生在疑惑之际,笔者让学生采用另外一种容器,让学生重新进行操作实验。学生将空的圆锥体装满了沙子,然后倒进空的圆柱体容器,结果学生发现,居然只倒两次就满了。学生更加疑惑不解,终于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所在。此时,我拿出来同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带领学生重新进行操作实验。学生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学生调换教具,再试,结果又有所不同。这样就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同底等高。此时我追问: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学生认为,圆柱和圆锥同底等高。通过以上操作,学生有效证明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并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数学意义。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操作上的有效,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操作活动中经历质疑、判断、比较和选择,经过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在运用中变得灵活。这才是数学操作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数学操作活动才能够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推动。?

猜你喜欢
圆锥体圆柱体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夹具设计
简单而精致的BUBA台灯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