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让课堂更精彩

2015-03-10 19:59周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元帅私塾陈毅

周萍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才能的天地。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活力四射的舞台。课堂能够活起来,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更主动更高效地参与课堂,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一种“抬杠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步入了我的课堂,被我不断地尝试,觉得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文本的加深理解,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何为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汉语词典中“抬杠”一词解释为“无谓的争辩;顶牛”。其实,所谓的“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中心话题,围绕这个中心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争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拼命地拿出证据,我想说服你,你也想说服我。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抬杠的人往往让人厌烦,但是在课堂上,这种抬杠很有潜力,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专注于文本,在老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去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这个抬杠的话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课堂上学生提出来的。无论是哪一种,它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去“奋勇杀敌”。所以,有意识地抬杠可以改变课堂“万马齐喑”的状态。

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总怕学生讲不完整,或者觉得让学生讲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自己直接给出答案。其实,看似乱糟糟的课堂只要教师掌控有度,反而更有活力。如果,在课堂上能经常出现抬杠现象,相信,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学习的积极性,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种有效途径

1.顺水推舟主动学

在 教学《“私塾先生” 》一文时,当讲到“在危急关头,陈毅元帅为躲避敌人的搜查而躲进一间私塾教室,假扮私塾先生,在敌人明晃晃的刺刀下镇定自若地为学生上课”这一精彩情节时,我们为陈毅元帅的沉着机智而叫好,可却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抬杠”——“敌人才没那么笨呢!”,并振振有词说明自己的原因:一是匆忙进学堂讲课的陈毅元帅不可能像真正的“私塾先生”;二是敌人完全可以用严刑逼供的办法来问当时在场的学生。当时,我恼怒于他的不合时宜,好好的课堂被他打乱了秩序,但看到他眼中的认真与严肃,又觉得不可以轻易地加以否定。于是,顺着这个抬杠学生的思路,我引导学生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瞒住了敌人,让陈毅元帅化险为夷呢?为了驳倒抬杠的同学,学生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有的在文中找答案,有的翻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课堂因此变得热闹非凡。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陈毅元帅本身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儒将”这些特点上去告诉抬杠的学生:他能开动脑筋很好,但今后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这样的抬杠,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更好地读懂读透了文本,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效果好了不少。

2.七嘴八舌争着学

在课堂上,一人提出观点,而后围绕这个观点大家进行大范围的讨论,你一句我一句,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个点上,学生们有意无意地都被吸引过来,都能参与到大讨论中来。这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模式。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我设计了“鱼怎么会游到纸上”这个中心问题来展开教学。学习《自然之道》一文时,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针对文中“我们”的做法展开激烈讨论,从而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然就会出现像文中的人一样,好心办坏事。

3.明知故问辩中学

明明知道自己提出的观点是错的,或明明知道这样问学生肯定知道答案,可还是故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明知故问。这种课堂探究的方式是让学生提出相反的见解,通过找证据来否定老师的观点,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小学生争强好胜,如果能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把老师打败了,无形中会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参与热情会更高,他们期待着再一次打败老师,课堂也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而变得更精彩。比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当讲到“我们钓起了一条漂亮的我从没见过的大鲈鱼,父亲却认为离可以钓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为由,要求我把钓到的那条漂亮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我故意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觉得这个父亲太死板了,把这条鲈鱼偷偷地带回家不就得了,反正四周又没人……”我的话音未落,学生们个个不肯罢休了,“不是的,老师不是的……”课堂一下热闹起来。我抓住时机,故意添油加醋地说:“怎么不笨呢?我就觉得他笨死了。”“你们说他不笨,那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你不觉得他笨?”于是,学生与老师间的抬杠开始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本堂课的高潮。学生们有的从书中找答案,有的四人小组轻轻展开讨论,大家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样,经过一番辩论,大家肯定了父亲的做法,也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同时也明白了:道德教育不是小事,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

4.巧设陷阱领着学

作为老师,我们掌控着整个课堂,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的那个人。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他要会设陷阱,不露声色地就让猎物乖乖进入圈套。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设好这个坑。这是整堂课的灵魂所在。教师的高明就显示在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你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被你牵着鼻子走,他还学得很开心。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陷阱:蔺相如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你赞同吗?课堂上顿时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赞同,另一种是不赞同。给学生们设计好陷阱后,我就把课堂交给了他们。于是,学生之间激烈的抬杠开始了……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出示,让学生有了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课堂,也因为多了这些爱抬杠的小家伙而变得更精彩。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作为一名教师,他在课堂上应该是组织者,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抬杠,或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是学生无意挑起的抬杠,有时是教师故意为之的抬杠,不管哪一种形式,只要教师引导得好,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会在抬杠中变得灵敏,口才会在抬杠中变得出色。抬杠让课堂更有活力,课堂也因抬杠而更精彩。?

猜你喜欢
元帅私塾陈毅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