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有效性教学策略

2015-03-10 20:00史南城张小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体活动语文

史南城+张小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主体参与意识淡薄,有效性极低。那么,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哪些因素?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有效、深入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多年来,我们在教育观念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知识和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独霸课堂,它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走,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导致课堂上不活跃。二是一些学生缺乏信心,由于受传统教学标准答案禁锢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面对那么多同学,心理特别紧张,害怕找不到教师标准答案上预拟的词语,害怕表达不准确,害怕同学的嘲笑,害怕老师的脸色,所以为避免处于尴尬的环境中,这些同学只能是保持沉默。三是一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不知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知道怎样学习,从而导致知识基础差,学习吃力,同时不受老师注重,学习态度消极,加上教学中教师做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照顾到很难,致使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因素,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教学民主。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教师要主动参与,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在愉悦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再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紧张、不活跃的学生,对他们要热情,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无意识、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激活参与意识,萌发参与动机,活跃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

(2)培养自信。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教师要努力充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参与者和解难者,对课堂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活动中,应当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在组织活动过程时,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梯度练习,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从活动中收获,尝试成功的快乐,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自主选择。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和学习方法,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自己的任务,才能真正实现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教学《林海》“岭、林、花”这部分时,有的学生喜欢“岭”,有的学生喜欢“林”,还有的学生喜欢“花”。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言文字揣摩,激发学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如《画家乡》一课,分别有对海边、平原、山区、草原不同地方的描写,课后的“读读背背”中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是以商量的口气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强迫学生去背哪一段,这样真正实现了教材、学生的平等对话,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意识。有的还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形成主动参与的局面。

(4)情境激趣。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就的活动需要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从学生熟悉的语言引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听音乐等方式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相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担当、理解、体验、表现角色,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评价参与教学全过程。

(5)激活经验。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又是一种综合性活动,课堂上应有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还应伴随着肢体活动。解放儿童的大脑、嘴、眼睛、耳朵、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进瓶子里的细心与耐心,观察水慢慢升高的现象,体验乌鸦经过动脑动“手”而成功的欢乐。

(6)开放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学生主体参与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放开手脚,给每个学生提供思维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心研究;讨论就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朗读就应该书声琅琅,声情并茂。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采取启发式,开启学生思想的阀门,让学生才思泉涌;当学生遇到难点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时,采取讨论式或辩论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争个脸红脖子粗,谁也驳不倒谁,这辩论过程就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的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对话精彩,就让学生分角色去演。如《西门豹》《再见了,亲人》,可以编成课本剧。有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让学生去画画,或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板书,如《桂林山水》《三峡之秋》《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得以真正体现。

总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中,唯有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化,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