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①

2015-03-12 14:04北方工业大学咸扬陈光宇李雪莲
中国商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大学生

北方工业大学 咸扬 陈光宇 李雪莲

Business and Trade Talent商贸人才

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①

北方工业大学 咸扬 陈光宇 李雪莲

摘 要: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标志着全球互联网的中国时代开始到来。中国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经济迅速崛起,网络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也刺激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互联网创业将成为当今大学生创业的必然趋势。相对于国外互联网经济的成熟发展,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模式,解决国内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问题,对于缓解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互联网创业 对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网络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加之严峻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以互联网作为平台进行创业。互联网创业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如今是否可以完全驾驭,各派学者众说纷纭,在此笔者对较为经典的观点进行汇总,以便读者参考。

1 相关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手段很快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当今大学生是否有能力驾驭互联网,成功创业,仍然是各派学者讨论的问题。笔者查阅近100篇文章,研读50篇,总结了各派较为经典的观点:柯丽敏教授目前认为当今大学生还无法驾驭互联网创业。她指出,目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率不到1%,远低于美国大学生30%的创业成功率[1]。柯丽敏教授由此分析原因并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认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首先应该培养对创业市场认知的敏感度,这其中包括主观智力和对客观的把握能力,结合这两种能力才具有网络创业的基本条件。谭涛在《互联网创业:天堂还是炼狱》中指出“互联网创业并非互联网就业,创业是全职工作然而就业更像一个兼职,例如淘宝店主。”因此谭涛认为与其直接互联网创业不如先就业积累经验[2]。

然而另一派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洪添凤等人进行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认为大学生完全可以充分使用平台思维,拓宽销售渠道[3],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活跃思维和创意来驾驭互联网[3]。淮阴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孟波[4]认为:“大学生群体较社会人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电脑基础扎实,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人选。”

有关互联网创业的优点和弊端,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答案。然而相比知道优点与缺点,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是当今大学生所要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有关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多,笔者独辟蹊径分析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案例并做出研究。总结一下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经验,并对当今大学生有所启示。

2 美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理念

2.1 没有不可能

“Nothing is impossible”这不仅仅是广告词,这更是一种美国精神。美国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敢想敢做。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便是在大学期间开始了人生第一步。拉里·佩奇曾这样讲过:“我认为,实现雄心勃勃的梦想更为容易,我知道这听起来是一派胡言。既然没有人能疯狂到做这件事情,你也不可能完成。但最优秀的人就希望挑战。”同时他也有一个“发现梦想成真之路”的故事。佩奇在梦中进行了畅想,然而他并没有把它停留在梦想的阶段。佩奇曾说:“有伟大的梦想出现时,抓住它。”因此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精神为他的创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2 绝不盲目跟风

史蒂夫·乔布斯曾这样说过:“我宁愿为梦想冒险,也不愿制造跟风的产品。”美国大学生网络创业更愿选择那些未被他人涉及的领域,在创业中独辟蹊径,创新自我。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比尔·盖茨。当时的计算机时代主张知识应被共享,但比尔·盖茨在1971年写了一封《致爱好者的公开信》,宣称“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创新应该植入思想。”是他最先把计算机软件产业化,创办了微软公司。他创造出了从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从计算机的简单功能到多媒体技术,从单机应用到信息高速公路等奇迹。他选择创新而非跟风是一项挑战但更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学会用创新的思想去思考才是首要关键。

2.3 从点滴生活出发

2004年2月,还在哈佛大学的扎克伯格突发奇想,要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哈佛学生交流的平台。这便是风靡全球的Facebook。建立Facebook仅用了一个星期,但是这个想法的建立却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和实践的。

哈佛时代的扎特伯格本身只是想要建立一个系统来帮助同学们选课,可是后来才发现,使用系统的学生会先去查询身边美女的课程再去选课。这个系统真正的作用反而给予了他灵感。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交友,为何不建立一个网站,让大家认识周围的同学。就是这样对身边生活观察的灵感成就了今天的Facebook。创业来源于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

2.4 敢于迈出第一步

无论是微软之父比尔 · 盖茨,苹果之父乔布斯还是扎特伯格他们都最终为了梦想成为了“大学辍学者”,这在中国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举动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创业第一步。因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甘于平静的他们有勇气放弃几十年来坚持的学业,甚至是最好的大学。这不仅仅是勇气也是挑战更是对梦想的追寻。或许中国大学生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对梦想的追寻,迈不出这关键的一步。

扎克伯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所中学发表主题为“不要再说‘我不能’”的演讲中这样说过:“开设一家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或是开发一款像Facebook这样的产品,需要决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难的。”敢于迈出第一步是创业的根本所在。

3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模式及弊端

3.1 进入门槛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一些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他们较为熟知的互联网来作为创业途径。因而互联网的进入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许多软件媒体发现商机,主动提供方式让网友自己做店主,在互联网上进行简单的创业。例如微信提供的微商,淘宝店店主,均不用花钱注册便可以轻松创业。因此互联网创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成本也越来越低。但同时引起的弊端便是互联网安全难以保证。不少非法分子通过网络进行诈骗,这也违背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初衷,给社会添加不良危险因素。

3.2 风险意识少,对创业认识不足

创业对大学生的认知更多是证明自己,赚更多的钱,而非对互联网的兴趣和掌握,因而理想主义风险意识差,对创业认识不够,阅历不足,对互联网的认知偏向生活化而非商业化。再者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也过于理想化容易被骗,因而很多互联网创业以夭折告终。

3.3 小本经济,缺乏创新

中国大学生最常见的网络创业便是网络营销,例如淘宝店主、微商。这种创业简单而且风险小,容易上手。因而缺乏创新,甚至连产品的选择都是哪种产品薄利多销便卖哪种。这样的网络创业缺乏新意,技术性差。只能赚取一些外快,无任何社会价值。但这已成为一种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模式,这也跟大学生资金不足,害怕冒险安于现状的传统思想有关。能真正利用所学来进行技术创业的少之又少。

3.4 传统思想束缚,按部就班

“互联网创业”这个名词也是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相比互联网创业大学生似乎更倾向于按部就班就业。创业很多并非因为梦想或是主观意愿,而是因为毕业后难以就业而寻找的出路,因而缺乏激情,无法持之以恒。传统思想认为毕业就要找一份好工作,然而互联网创业就是要打破常规,突破束缚。再者,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碰到困难容易放弃,故无法突破自我。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更愿意尝试前人已经尝试的方法,模仿创业而非创新创业。

4 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给中国大学生启示及改进

4.1 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改变传统思想

西方教育和中方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由化,在不同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的思想也不一样。国外大学生更知道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更愿意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哪怕这个目标看似遥远。例如苹果之父乔布斯,微软老总比尔·盖茨,为了创业敢于放弃学业。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教育便是好好上学。自然不会为了创业而放弃自己的大学而去实现理想。这便是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中国大学生难以迈出创业第一步。

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中大力宣传互联网创新创业,寻找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成功典范,创办讲座,介绍经验。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创业经历将会激励当代大学生创新就业。其次政府应逐步改善中国教育制度,增加人性化因素,逐步改变传统思想,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而不墨守陈规。

4.2 加强大学生自身思想建设

中国大学生对创业认知不足,阅历不够。加之从小父母溺爱,缺少持之以恒的耐力和韧性。国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培育了国外大学生坚韧的品格,因而更加具备创业的精神根本。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曲折险峻的,互联网创业也随着时代更加多元化,因而增加了困难程度。虽然创业主要依靠专业知识的铺垫,但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更是关键。因而加强大学生自身思想建设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心理建设如面对压力的心态,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等。

大学应单独开放一门学科教授创业基本的知识,让大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知。增加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率,提高其基本认知水平。

4.3 政府的全方位支持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不仅仅是创业的一部分,更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拉动GDP必不可少的一步。政府应该把其作为一个更大的工程进行支持。很多大学生创业有想法但缺少资金,有技术却资金不足,无法实现。只能做一些低成本、低门槛的网络营销。只有政府参与支持才能提高其创业规模,增加大学生创业资金,增强创新,技术性等元素。将“中国模仿”真正变成中国创造。再者其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政府更应为其提供便利。资助大学生网络创业,减少税收,鼓励创新等政策优惠。

5 结语

国外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给予我们最为重要的一点启示便是思想自由,只有思想自由才会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因而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当务之急是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增强思想建设。大学生应该更好的借鉴国外创业经验,增强对创业的认知,在实践中获取经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政策并且运用学校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互联网更好地运用起来。

参考文献

[1] 柯丽敏,吴吉义,石燕.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和胜任力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4).

[2] 孟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

[3] 洪添凤,张耿,许倩.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4] 孟波.苏北院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3).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c)-180-03

基金项目:①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15006)。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