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2015-03-15 10:45跃,陈
学术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协整残差竞争力

赵 跃,陈 虹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中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赵 跃,陈 虹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近十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选取TC和RCA指标对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现状分析和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环保产业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不断缩小,竞争力逐步提升;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环保资质的企业数量对环保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作用,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管理能力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

中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一、引言

对于环保产业,国际上通用术语为Environmental Industry。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环保产业有两种定义:一个是“狭”义的,即环保产业是在污染物减排、控制及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另一个是“广”义的,即环保产业不仅包含能够在衡量、控制、治理及克服环境污染与破坏等方面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的企业,还包含能使生产消耗最小化和循环生产的技术与产品。

国内的环保产业研究起步晚,戴锦(2001)从环保产品的角度入手,指出环保产业应该是提供环保产品与服务的企业总称。同时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其定义和划分范畴也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义成“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对于环保产业分类,一般有三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将其分为环保产品、环保服务和环境资源;另外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将环保产业分为“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基础的技术系环境产业”和“以社会、经济、人类行为为基础的人文系环境产业”两类;第三种是以中国为代表,按其技术经济特点分为产业末端控制技术、产业洁净技术、产业绿色产品、产业环境功能服务四类。

所谓国际竞争力,有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之分,对其分析的层次又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别。《世界经济论坛》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而对于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学者曾贤刚(2005)用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分析。他认为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环保企业或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既产生于企业内部的效率,又取决于国内、国际和部门的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也就是环保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他认为我国环保企业应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以及本土市场的天然优势,通过信息战略、联合战略、特色战略和外向战略,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中国环保产业贸易现状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贸易专业化指数(TC)或净出口比率(NER),它是从绝对优势角度反映一国产品(服务)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其定义为:

其中Xij指第j国环保产品的出口额,Mij指第j国环保产品的进口额。显然,当TC指数大于0时,表示该国环保产品的贸易具有比较优势。

数据说明:本文选取的环保产品进出口数据来自UN COMTRADE,由于环保产品包含种类庞杂,本文仅选取“HS2013年海关商品编码表”中十类典型环保产品作为数据样本。

表1 主要国家环保产品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表2 主要国家环保产品进口额(单位:万美元)

表3 主要国家环保产品出口TC指数

我国环保产品贸易在2011年之前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整体趋势向好,之后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在份额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德国和日本在环保产品制造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美国和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与我国差距在逐渐缩小;印度环保产品贸易发展稍显缓慢。

环保产品制造产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造业和环保技术共同支撑。我国近些年来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是在一些高端环保产品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成为制约我国环保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即RCA指数,又可称之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其定义为:

其中,Xij是第j国环保产品出口占总贸易出口的比重,Xiw是全球环保产品的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比重。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该国环保产品贸易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为比较劣势。

从表4可以看出德国与美国环保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明显,稳中有升;法国、日本、瑞典、英国RCA指数均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中国近十年来环保产业的RCA指数虽然一直处于一个增长的态势,但是整体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印度与我国情况类似。

国际市场占有率(shar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是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业出口总额的比例,是从竞争结果的角度来体现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表4 主要国家环保产品出口RCA指数列表

表5 主要国家环保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单位:%)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在不断增长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和德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高水平,竞争力非常强;印度的市场占有率最低,竞争力较弱,发展缓慢;其他四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总体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发展平稳。

三、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选取主要变量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钻石模型”主要通过考察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两个辅助要素(政府与机遇),来分析一个国家的整体优势,其中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是本文变量选取时的重要参考。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考虑到模型的拟合效果、数据的可获得性、计量模型的运用条件等因素,实证模型初步定为:

环保产品出口额(VE):作为被解释变量,一般来说,出口额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环保产业从业人数(EP):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构成,一般来说,产业从业人员越多,人员专业素质越高,对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有效;

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PDGQ):作为内部需求条件,是我国国内的环境状况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其作用待定;

具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证企业数量(NEPE):作为产业支持因素,企业数量和质量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环保产业财政投入(FI):作为产业支持因素,一般来说投资会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各级环保系统机构数(EPSI):作为辅助因素代表,包含中央和地方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察机构、科研机构、宣教机构、信息机构等,代表政府对环保产业的行政管理能力。

数据说明:本文选取的时间区间是2004年~2013年,数据来源是历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WTO统计数据库以及UN COMTRADE数据库。

表6 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各变量的基础数据

使用时间序列对经济现象分析时,一般要求所选用的数据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需使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性检验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7。

在对序列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后,我们发现变量二阶差分的ADF统计量均满足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这意味着水平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表7 各个变量平稳性检验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知各变量都是同阶单整的,因此具备了进行了协整分析的条件。下面我们将利用常用的E-G两步法来检验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1)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从业人员ln EP

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OLS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残差e1 -1.670841 -2.886101 -1.995865 -1.599088平稳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从业人员ln E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接下来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选择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LN E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 6 0.03072 0.9706 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EP 0.34344 0.7699

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LN E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和“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EP”的假设,即环保出口额和环保从业人员相互不构成Granger原因。

(2)环保出口ln VE和各级环保系统机构ln EPSI

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OLS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残差e1 -1.88308 4-3.271402 -2.082319 -1.599804平稳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环保出口ln VE和各级环保系统机构ln EPS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接下来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选择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LN EPS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 8 0.38372 0.7106 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EPS I 6.69951 0.0782

结果显示,在10%显著水平下,不拒绝“LN EPS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的假设,拒绝“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EPSI”的假设,即环保出口额是各级环保系统机构的Granger原因。

(3)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从业企业数量ln-NEPE

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OLS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残差e1 -2.805659 -2.93721 6-2.00629 2-1.598068平稳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从业企业数量lnNEPE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接下来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选择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LN NEP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 E 8 0.10938 0.8998 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NEP E 1.3871 0.3745

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不拒绝“LNNEP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和“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NEPE”的假设,即环保出口额和环保从业企业数量相互不构成Granger原因。

(4)环保出口ln VE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ln PDGQ.

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OLS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临界值结论残差e1 -3.617386 -4.42059 5-3.32096 9-2.801384平稳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环保出口ln VE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ln PDGQ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接下来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选择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LN PDGQ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 8 0.327811683 0.743429 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PDGQ 1.108627289 0.436032

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不拒绝“LN PDGQ does notGranger Cause LN VE”和“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PDGQ”的假设,即环保出口额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相互不构成Granger原因。

(5)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财政投入ln FI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OLS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临界值结论残差e1 -3.539689 -4.582648 -3.320969 -2.801384平稳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环保出口ln VE和环保财政投入ln F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接下来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选择2。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LN F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 8 1.103738509 0.437261 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FI 9.756392825 0.048645

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不拒绝“LN F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VE”的假设,拒绝“LN V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 FI”的假设,即环保出口额是环保财政投入的Granger原因。

(6)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

为了判断环保产品出口和各个变量总体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要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OLS方法,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可见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且R2<DW统计值,回归结果可信。

对上述模型的残差序列E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残差E -3.59925 -2.937216 -2.006292 -1.598068平稳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ln VE、ln NEPE、ln FI、ln EPSI、ln PDGQ和ln E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从回归结果看出,具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证企业数量(NEPE)、我国环保产业财政投入(FI)、各级环保系统机构数(EPSI)对环保产品出口存在正向影响。其中NEPE和EPSI影响较大,FI影响较弱;另外,结果显示环保产业从业人数(EP)与环境污染物排放(PDCQ)对环保产品出口存在负向影响。

(7)误差修正模型(ECM)

因为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研究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动对保险服务出口数量的影响。采用OLS方法,得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由上可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该模型反映了保险服务出口总额受各变量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由回归模型可知,环保产业从业公司数量(NEPE),环保产业财政投入(FI)和各级环保系统机构(EPSI)对环保出口存在正向影响,其短期内每增加1%,环保出口一次增加0.683939%、0.177342%和1.091375%。环保出口与环保从业人员(EP)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PDGQ)短期变动存在负向影响。此外,误差修正系数是显著的,且小于-1,表明每年实际发生的保险服务出口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145.7%被修正,即被反向扭转修正。

四、实证结论及建议

第一,各级环保系统机构对出口正向影响且权重最大,表明政府行为是带动环保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的管理能力成为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第二,污染物排放量对环保产品出口负向影响且权重较大,表明我国现阶段处于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环境状况不佳,国内污染治理加大了对环保产品的需求,现阶段表现出对出口的抑制也属正常。

第三,政府对环保的财政投入,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产业发展,以上几点同时也说明了目前我国环保行业仍然处在投资驱动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四,从业人员数量对环保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是负的,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环保从业人员普遍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原因。环保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第五,本应该是重要因素的环保企业数量,在现阶段行业发展中所处地位十分尴尬,企业应该是推动行业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力量,可是我国环保从业公司大多从事的是一些低端制造的工作,缺乏核心竞争力。

鉴于目前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状况,需要加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注重高素质环保产业人才的培养,政府应鼓励环保企业自身的创新行为,从直接治理的财政投入转化为环保科技研发奖励,同时应提升政府对环保产业的管理水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得我国环保产业由污染和政府驱动转变为科技和市场驱动,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世界环保产业的竞争之中,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

ZHAO Yue,CHEN 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Hubei,China)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ten years.However,due to its late start and weak foundation,it is still quite underdeveloped and falls under the global average level.The paper selec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es of TC and RCA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competenc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The result showed that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 still lags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by a certain margin,but the gap is narrowing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is edging up.Based on Porter's“Diamond Theory”,it used such methods as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for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industry.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ly qualified enterpris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exports,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level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China;environmental industry;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empirical analysis

F740

:A

:1006-723X(2015)08-0066-07

〔责任编辑:黎 玫〕

赵 跃,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陈 虹,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协整残差竞争力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日本竞争力
综合电离层残差和超宽巷探测和修复北斗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