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审计

2015-03-17 12:2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任 琳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 030001)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日益增强,科研经费的总额不断增加,其来源也多种多样。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科研经费的复杂化、多元化,导致对其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范围及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一般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科研项目,一种是横向科研项目。一般来说,高校纵向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于财政部门的资助或者拨款,横向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于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但不管是纵向的科研,还是横向的科研,它们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以及完成任务后要专项了结等。从各种实践工作总结来看,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经费来源的合法合规性

一般来说,纵向科研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所以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组会着重对其进行检查,因此可以不再专门对其来源进行检查。而横向的科研经费多采用与委托单位的协议形式,在审核上并非都会通过专家之手,在科研协作真实性与可行性的监督上也就相对缺乏一些,所以对于这部分科研经费必须着重进行合法性与可行性的检查。

1.2 经费预算的合理性

经费在预算上是否合理,在人员配备上是否真实,在科研手续上是否完整也是经费审计工作中必须检查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虚报科研项目骗取科研资金与协作单位私分的现象得到避免。

1.3 经费支出的合理有效性

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费的使用是否超范围,对巧立名目滥发加班费、奖金、劳务费等现象着重审查;对专款是否做到专用,有没有出现对资金进行挪用、挤占和转移以及浪费等现象进行审查;对结余资金有没有按照规定和比例进行分配进行审查;对科研经费合同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在项目完工后依据合同进行结算进行审查。

此外,对科研经费的严肃性与科学性进行审查也是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在管理办法的制定上避免与国家的相关制度出现冲突。

2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主体单一

随着高等学校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多数高校都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承担科研经费的审计职能。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很差,审计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高校科研能力水平业已成为评价高校综合实力和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科研项目和到账经费的多少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科研经费的到位额度也成为评价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力量有限,加之缺乏独立性,因而缺乏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监管。

2.2 责任客体审计模糊

高校科研经费实行课题制管理,项目课题组根据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进行使用,而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及科研项目的管理则由项目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如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等。审计客体主要由课题组、项目单位这两个层次构成,因此,对科研项目的审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实际上,多数高校对内部审计的客体责任认识不够清晰,界定不够明确,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2.3 审计目标不明确

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就是对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进行监督。目前,多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仅仅是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进行监管,却忽略了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性和合法性的监管,致使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上存在缺陷,内部审计目标模糊,弱化了审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作用。

2.4 人员少、审计任务重

目前,高校各类科研项目少则几百项,多则几千项,大部分部属高校科研经费占学校当年总收入的30%~50%,而高校审计人员配备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主要业务多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工程审计为重点,审计人员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审计业务增长的需求,如何完成对各类科研项目的审计任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2.5 审计时间不当

科研项目执行时间与会计核算时间不一定相同,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结题后,对科研项目进行内部审计,属于事后监督。缺乏对科研项目的全程追踪调查,不能及时发现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3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3.1 审计主体多元化

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管作用,形成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多元化审计主体。在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必要时应由社会审计及国家审计等审计机关介入,全面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国家审计机关都具备强大的监督检查作用,但各个部门在审计中发挥的作用及审计的领域上有所差别。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的不同,充分发挥各审计机构在不同层次上的审计作用,确保对科研经费全方位的有效监督,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

3.2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高校相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和项目立项合同等相关制度进行审计,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3.3 明确审计目标

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内部审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对科研经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防止贪污浪费、公款私用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并对支出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检查,保障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及经济性,提升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明确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审计目标,对保障科研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3.4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改善内部环境

高校应足额配备相关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充足的审计工作经费,充分保障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熟知科研经费审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全面掌握科研管理知识,充分了解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部流程,并应具备对科研经费开支内容的知晓和鉴别能力。

3.5 安排合理的审计时间

高校科研项目的执行有一定的期限,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的时间具有现实意义。在加强对科研经费审计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内部审计的时间,将内部审计贯穿于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形成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体系,充分体现内审工作的灵活性,发挥内审工作的监管作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开展。

总之,要解决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管理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改善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环境,不断探索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新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促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张美兰.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之思考[J].财会月刊,2011(8):76-77.

[2]欧阳卓平.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审计月刊,2011(2):26-27.

[3]刘洋,冯义秀.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初探[J].商业会计,2012(18).

[4]梁斌,袁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企业财务收支若干问题的审计研究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