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证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2015-03-17 12:23李新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市民化新生代情形

李新磊,张 荣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

2.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 410005)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象已经十分的普遍,农民工也是我国社会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社会人群。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农民工阶层进行了内部分化,新生代农民工诞生。由于新一代的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返回农村,但是新生代的农民工逐渐加入到城市劳动力的队伍中,其规模不断的壮大,在农民工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过亿,远远超过农民工总数的60%,俨然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是城市生产工人的主力军。由于新生代的农民工对城乡的统筹发展、社会的和谐构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新生代农民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可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所谓新生代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农村80、90后的劳动力,也可以称为第二代农民工。与以往劳动力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城市中去打工,所以对农村、农业以及农民都不太熟悉。但是,他们都渴望着融进城市,享受现代城市中的文明。新生代的农民工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其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大多以城市为核心,更加希望自身是依靠智力而非体力在城市中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的目标是制造业、纺织业以及电子业等技术性行业,赚钱生存并不是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其具有“三高一低”的显著特征:职业期望值高、受教育程度高、精神与物质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是指非城市居民获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权利与身份的过程。在中国,市民化的主要体现是获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市民化就是指非城市的居民在地位、权利、身份、观念以及生产消费方式向市民转化的过程。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指后者。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研究人员刘传江在2010年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关系到农村退出、城市进入以及城市融合三方面的问题。依据此种特征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体现为政府通过相关的行为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子女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待遇与权利,经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对其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进一步提升,获得与城市的劳动力待遇相同的复杂动态过程。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现阶段,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维权意识各方面与上代农民工有显著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融入城市也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但是目前的制度与政策都在无形中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率的产业部门中转移过程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进行劳动力有序退出农村的过程中,政府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刘传江在2010年提出耕地流转以及机制创新、农地征用制度是劳动力退出农村的核心。而黄锟指出要在以承包权为中心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土地无权为基础的农地征用制度以及以承包权为基础的农地流转制度为依据进行改制,进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完成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融进城市的核心问题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保障以及生存环境的市民化。比如:谢宇在2010年提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进行公平就业平台的搭建,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落实,提高劳动力对城市的适应能力,进而逐渐实现市民化;蔡志刚也在2010年提出,对社会保障的范围进行扩大,解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后顾之忧。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主要经历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再融入城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将是一条曲折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变革制度、居有所屋、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优化管理以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4 新生代农民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现状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外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市民化对经济的增长进行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实证,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有:刘世锦等学者在2010年提出建立农民工、农村居民以及城市居民的理论基础,试验并证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扩大城市的规模、缩小城市的差距以及增加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更高水平,而且应用CGE等模型研究发现:每年市民化程度增加1000万人就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董延芳等学者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两代农民工进行流动打算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只有推动我国中西部的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大力的推进改革,才能确保我国微观个体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双赢。

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市在世界各地中的经济增长也在不断的涌现,其劳动力也逐渐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目前的现代化产业部门进行转移。虽然对于这种情况,各国运用的方法不同,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同时各国人口以及劳动力的分布是发生深刻改变的体系之一。由此可见,新生代的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5.1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够扩大城市的规模

基于对我国城市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在市民化不完全的情形下,我国的城市规模比基准情景大,其规模的增长幅度大约在83万人左右,而在市民化完全的情形下,我国的城市规模不但远远大于基准情景,而且比不完全的市民化情形下的增长幅度多52万人口左右。此外,在3种情形之下,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趋势都是先扩大后进行缩小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使人口逐渐集中到城市之中,进而产生外部负效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制约的作用,劳动力的流动也得到缓和,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以,为了达到杜绝负外部对我国经济增长制约的目的,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能无限制的进行。

5.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总体上提高居民人均收入

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农村居民起在3种情形下的人均收入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不完全市民的情形之下,农村居民与新生代农民工两者的人均收入与基准的情景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居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均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的总趋势却呈现持续下降的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抚养人口会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趋势成为城市的居民,直接对城市人口进行增加,降低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即使在市民化完全的情形下,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与暗挖暖市民化的人均收入相比还需提高,三是与城市的基准情景相比较还处于下降的状态。总体而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5.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不完全市民化形式与基准的城市形式相比较,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中,不完全市民化要高300元左右,而在完全市民化形势之下,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收入高380元左右,两类市民化形式下人均的消费水平与基准形势下的差距逐渐的增大。这种情况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进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造成的。此外,在3种情形下,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我国经济消费的增长幅度。

5.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增加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

在城市3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总量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在市民化不完全的情形下,我国的GDP远远比基准情形的GDP要高,而在市民化完全的情形下,比市民化不完全的情形要高,而且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逐渐变大,从而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增加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5.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速度却只是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虽然在不完全市民化情形下,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我国经济整体上仍然高于基准的情形。在完全市民化的情势下,虽然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基准情形下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的减少,但是增产的速度远远高于不完全市民化的情形,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与此同时,与基准情形相比,市民化不完全的情形下,经济的增产速度呈现逐渐提高约0.6个百分点,而完全UAN市民化的情形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市民化不完全的增长速度高约0.9个百分点。

5.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在3种情势下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然而在市民化情形下我国第一与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趋势下降更加的明显,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也比较显著,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对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以及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发展的同时,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比如:休闲、娱乐、餐饮等众多服务业的需求与发展,推动服务业进行迅速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

6 未来发展方向

上文中,笔者在基于实证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的增长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为今后所需者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处在最初阶段,仍然有许多的课题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其主要内容包含: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还需进一步的剖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部可能会出现新的分化,想要准确地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就要对其进行跟踪调研;②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还需加强。我国的学者应该从多个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制约原因与发展途径进行研究,其措施应该具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③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化。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相关的研究学者应该从居民需求、政府行为、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进行调研,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从理论与实证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7结 语

通过上文中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人员应该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发展的现状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掌握,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

[1]欧阳晨.广东农民工新生代占总数75%就业观念转变倒逼企业[N].广州日报,2010-02-26.

[2]王宗萍,段成荣.第二代农民工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10(2):39-56.

[3]李志刚,刘铧.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6):785-795.

[4]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2):34-56.

[5]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4):80-84.

[6]曹敏杰,韦林珍.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制约因素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9-52.

[7]国虹.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1-32.

猜你喜欢
市民化新生代情形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避免房地产继承纠纷的十二种情形
四种情形拖欠劳动报酬构成“拒不支付”犯罪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出借车辆,五种情形下须担责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