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对比分析

2015-03-17 22:03李玉霞苏朝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疗法症状

李玉霞,苏朝霞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对比分析

李玉霞1,苏朝霞2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从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产生的文化背景、理论基础、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治疗目标进行比较,发现虽然二者产生的年代相距甚远,且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但其思想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从而进一步探讨将两种疗法应用于不同人群和不同心理障碍治疗中的可能性。

森田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对比分析

心理治疗起源于欧洲,从精神病学中发展出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心理治疗体系,地位不可撼动。20世纪50年代的东方,森田正马教授创立森田疗法用于神经质治疗。之后,一些真正不同于精神分析的治疗体系迅速崛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第三代认知行为治疗(即心理治疗“第三浪潮”)。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为“第三浪潮”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经验性行为治疗方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ACT和森田疗法虽然产生年代相距甚远,但其思想却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通过Google学术、Medline数据库、PsyINFO数据库,搜索近年有关森田疗法与ACT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两种疗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将两种疗法应用于不同人群和不同心理障碍治疗中的可能性。

1 发病机制

森田疗法的理论体系是来自森田正马教授自身的神经症体验,以及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森田正马教授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了解,其基本观念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森田正马教授认为神经症起病的必备条件是疑病性素质、诱因以及精神交互作用。其中,对发病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疑病性素质,对症状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有疑病性素质的人,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或精神变化,随着注意力的集中,越来越敏感,因此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这种感觉和注意力的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发展并固定,形成神经质的症状[1]。ACT以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为基础,认为人类主要的心理问题源于语言/认知与直接经历的偶然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由此产生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这两者会导致患者失去对此时此刻的真实体验,并依恋于概念化的自我;最终,会让患者缺乏明确价值观,无法按照所选择的价值观过有意义的生活[2]。所以多数患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回避过去经历,包括回避自身所厌恶的思维、情感、感觉及其他问题。在思维和情感领域,用以控制个人经历的各种方法只会制造更多问题,而非解决问题。Hayes[3]提到3种重要机制:痛苦普遍性、认知融合、经验性逃避。

与以往基于机械论基础的心理治疗不同,森田疗法和ACT都没有完全关注患者的症状,而是探讨患者与症状之间的联系,认为正是对症状的关注及回避造成了患者的痛苦,森田理论中“精神交互作用”和ACT中“经验回避”理论高度一致,指出人们试图对自身想法、情绪、躯体感觉或记忆的控制并不能使其脱离痛苦感受,反而会使原有症状加重,最后导致症状的固定和发展。在循证学方面,一些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受压抑的想法会在主动压抑时更频繁地出现[4],而试图压抑痛觉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5]。海斯引用著名的白熊实验来说明心理反弹效应或压抑、回避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症结[6]。

2 治疗目标与原则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森田疗法强调对症状(情绪)要顺其自然,以事实、目的、行动为准则。所谓顺其自然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对不能被自己力量所左右的情绪不逃避,顺其自然地接受,并且去做应该做的事情。ACT则通过接纳、认知融合等6种方法,以提高心理灵活性为目的,即让患者更多地与此时此刻联结,在改变与坚持某种行为之间保持灵活,进而实现有价值的结果[7]。

传统医疗模式中,将症状减轻作为判断疗效的首要标准,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与传统模式相反,森田疗法和ACT都未试图去缓解或控制症状,而是强调来访者改变自己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还是ACT中的接纳,都强调患者对症状和情绪采取积极开放而非回避的态度。两种疗法的不同点在于,森田疗法对做到顺其自然的具体方法没有详细论述,更多强调行为的改变,患者对于该观点的理解更多是靠自己领悟。ACT中接纳的范围不仅指患者的症状和情绪,还包括患者过去各种不愉快的经历,指出这种接纳不仅仅是容忍,还是一种积极而非评判性的容纳。对此,ACT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如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体验当下(Being present)、以自我为背景的觉察(Self as context)。这些方法指导患者客观地关注思想活动,将思想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意义,让患者有意识地注意此时此刻所处的环境及心理活动,不做评价,同时,以自我为背景的觉察可以帮助患者关注自己真实的体验,促进认知解离与接纳[6]。不论是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还是ACT中的接纳,都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两种治疗最终都指向了行为的改变,森田疗法中的“为所当为、事实为准则,以目的为准则”与ACT中的”澄清价值”“承诺行为”都强调做应该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动,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3 治疗方法

森田疗法的实施主要分为住院式治疗和门诊式治疗,住院式治疗主要包括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卧床期将患者隔离起来,禁止患者与他人会面、谈话、读书、吸烟及其他消遣活动,除进食、大小便外绝对卧床。轻作业期让患者进行轻微活动,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自发性活动。重作业期患者可以随意选择田间活动、庭院活动、手工活动等,并逐步进行适应外界变化的训练,为回到日常生活中做准备。门诊式治疗相对灵活,患者每周来门诊1~3次,但需要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的生活。门诊式治疗时,咨询师用评语进行指导,对于患者的烦恼及疑问给予解释,但解释并不是主要目标。

ACT治疗模式比较灵活。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可以从任何核心过程入手,主要包括6个关键的技术:接纳、认知解离、体验当下、以自我背景的觉察、澄清价值、承诺行为,6个关键过程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操作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8]。Hayes[9]鼓励咨询师在理解每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后,针对不同案例尝试不同练习和家庭作业。同一个过程会有各种不同版本,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都是被允许的。

森田疗法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哲学思想,但一旦涉及具体病例,如何指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就不那么容易了。咨询师的前期导入工作十分关键,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患者的配合程度和对理论的领悟能力有关[10]。与森田疗法相似,ACT同样很少采用直接说教的方式,但森田疗法比ACT更注重通过练习或实验进行直接体验,例如黄色吉普车试验:首先咨询师让患者在脑海中想象一辆鲜艳的黄色吉普车的清晰画面,然后在5分钟的时间内,尽自己最大努力不去想黄色吉普车,记录下脑海中实际出现黄色吉普车的次数,接下来的5分钟,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随意飘荡,同样记录下脑海中出现黄色吉普车的次数,以此让患者领悟试图不去想的想法可能会暂时消失,但很快会再次出现,而且频率更高,刻意的忘记就是提醒,焦虑的想法会顺势增加[11]。从而让患者体会到刻意回避和控制痛苦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会使痛苦减轻。笔者认为,这种体验和试验的方法不易受到个人领悟能力的限制,更容易被接受。

4 适应证和疗效

最初森田疗法主要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即患者有各种各样的症状,但并非存在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森田疗法的适应证已扩大到神经症以外的抑郁症[12]、精神分裂症[13]、物质依赖症[14]等领域。ACT同样在躯体疾病,如慢性疼痛[15]、冠心病[16]等的治疗中显示良好效果。两种疗法在实际应用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目前尚无两种疗法的对照研究,森田疗法较早被引入我国,二十余年来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在不断尝试将森田疗法本土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该疗法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在学校教育、大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而ACT作为第三“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其临床效果的实证研究数量有限,我国尚没有对ACT对照研究的报道,该疗法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

5 展望

森田疗法和ACT在理论上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对症状的控制和回避,对待不良情绪、经历应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强调活在当下,为所当为的生活状态。两种疗法在治疗方法上有较多不同,森田疗法有着相对规范的治疗模式,其中许多观念都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较易被我国患者接受,森田疗法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己的感悟,患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更多受到个体经历、文化的影响。ACT属于语境行为科学(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CBS),是基础与应用、理论同实践的集合体,治疗模式相对灵活,要求咨询师对ACT理论充分了解、吸收,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隐喻、经验实践、反语等干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能更有利于患者对于接纳、认知融合等观念的理解,但目前我国ACT资料大多由翻译而来,因文化差异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其中隐喻及体验性实践的理解。

综上所述,两种疗法各具特点,在本土化研究、疗效对照实验、适用范围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在实际应用方面,两种疗法有优势互补的可能性,未来应更深入探讨不同疗法对同一问题不同方面的疗效,治疗方法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使我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机制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1]太原浩一,大江健士郎.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张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79-381.

[3]Hayes S C.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d the new behavior therapies.In S.C.Hayes,V.M.Follette,&M.M.Linehan(Eds.),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expanding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radition [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4.

[4]Wegner D M,Schneider D J,Carter S R,et al.T.L.Paradoxical effects of thought suppres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13.

[5]Cioffi D,Holloway J.Delayed costs of suppressed pai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274-282.

[6]Wegner D M.Pink elephant tramples white bear:The evasion of suppression[J].Psycholoqy,1994:5(40):332-334.

[7]Hayes S C,Luoma JB,Bond F.W,et al.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model,processes,and outcomes[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44):1-25.

[8]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20-1026.

[9]Hayes S C.Get out of your life and into your life:the new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M].Oakland C A:New Harbinger,2005.

[10]胡芳芳,桑青松,赵颖.改良家庭式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个案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9):198-201.

[11]史蒂夫·C.海耶斯,斯宾塞·史密斯.学会接受你自己:全新的接受与实现疗法{M].曾早垒,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2]张勇辉,黄芹,温云辉.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267-268.

[13]闾金杰,拜有根,黄胜华.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4):238-240.

[14]许律琴,梁莹,吴少钗.连续性住院式森田疗法治疗酒精依赖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7):490-493.

[15]McCracken L M,Vowles K E.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d mindfulness for chronic pain:Model,process,and progress[J].Am Psychol,2014,69(2):178-187.

[16]Spatola C A,Manzoni G M,Castelnuovo G.The ACT on HEART study: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a brief intervention based on,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to usual secondary prevention ca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2014,12(1):22.

R749.055

A

1671-1246(2015)01-0156-03

注: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卫生厅重大课题(20110051);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MGH-059)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疗法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探析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