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校企”项目探究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

2015-03-17 17:24胡娇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教育

蔡 斌,胡娇阳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基于“校校企”项目探究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

蔡 斌,胡娇阳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当前和今后海西建设的一个重要看点,随着校企合作不断加深,企业在“校校企”联合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加强,为促进两岸青年协同创业,应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方式,搭建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平台。

“校校企”合作项目;协同创新;创业平台

随着就业率逐年降低,走向自主创业之路成为大部分青年的选择,闽台“校校企”项目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引进台湾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应用型能力提升的同时,又推动了两岸青年的交流与互助。两岸创业青年互相探讨,如何协同创新创业,创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资源平台的如何建构,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背景

近年来,青年逐步成为全球最易失业的群体,使得青年失业成为最受瞩目和关注的问题,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解决青年失业问题迫在眉睫。“创业”的概念逐步走入失业青年的世界,衍生出许多解决就业和失业问题的举措,例如: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青年创业园的建立等。创业激活了市场,为社会带来活力和财富,给失业青年群体指出光明的出路。

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应发挥福建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赢得广大台湾创业青年的青睐,大批台湾商贸考察团体来厦参访、咨询政策、交流经验,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铺路。2012年6月,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在厦门成立了办事处,“为青年台商到大陆投资创业提供完整的一条龙服务,如创业初期的地点选择、人员配置、设备购买,以及办理工商登记、贷款等,都可得到完整的资讯和服务。而办事处也会将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优惠政策等讯息汇总整理后,通过平台予以发布,让双方有效对接。没有把握的创业者,还可以通过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安排去大陆的相关行业实习,让创业风险降到最低。”

福建与台湾具有地缘、血缘、文缘等缘缘相近的独特优势,是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创业创新、共谋发展的有利平台,2013年6月,在两岸青年创业家园论坛会上,拟将漳州台商投资区 作为“台湾青年创业基地”,除了实行省市现有的支持台商台资发展的各类相关政策外,还将出台更加优惠的措施支持、推动创业基地建设和台湾青年入区创业。诸如此类的鼓励措施都旨在促进两岸交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二、闽台“校校企”项目对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的影响

福建是对台交流的前线地区,而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福建省政府力推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海西建设先行先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三方联合开展的“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在大陆台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体现了两岸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两岸教育的合作共赢。

闽台“校校企”合作项目突出了企业在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两岸院校为满足台资企业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中进行的教学改革,整合了两岸教育资源,灵活了课程管理制度,企业介入制定培养方案,业界人士来高校授课,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和实践课程等,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让企业全程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材改革和课程设置,共同承担教研任务,让学生更快地由“被教育者”转换角色为“从业者”,缩短课程学习与真实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积累丰富从业经验的同时,为他们走上创业之路做了铺垫。

三、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青年人敢闯敢拼,又富有创新思维能力,对于自主创业有着饱满的热情。成功的创业青年,打造全新管理模式,带来新颖的管理经验,为后辈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前景。两岸青年创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应当是产学研三方共同支撑,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两岸青年创新的新思考。而闽台“校校企”项目正是充分利用两岸高校优质资源,引入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将办学效益与生产效益有机联系与结合。

青年虽然作为创业团队的主力军,在自主创业和创新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创业无法一蹴而就,青年虽有创新精神,在创业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存在诸多的问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Alliance for Global Youth Leadership,简称GYL)承办的“2014两岸青年就业创业领导力研习营”于2014年7月开营,作为教育部对台重点交流项目,得到了GYL全球青年导师指导和500强企业及著名国际组织支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在报告会上指出,两岸有志青年现已成为最熟悉两岸动向和需求的一个群体,他告诫广大两岸青年,致力于创业值得鼓励,但是不妨先到企业界沉淀两三年,做做“打工仔”,积累丰厚的资本和经验,再出来创业会更加稳妥和成熟。陈德铭会长一席话为我们思考如何打通青年创业的梦想之路提供了答案:欲先创业,需先就业,再以创业带动就业,闽台“校校企”项目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出发点,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为两岸青年创业提供平台。在此项目下的各方因素,也应积极作为,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作为高校,应调整学科设置,在大类招生的前提下,在完成基础课程教育后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产学结合,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应在平时就活跃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吸取优秀的创业文化,调整心态,正确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险阻。

四、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平台的建构

1.依托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储备人才、培养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后备军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是推动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特色,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和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两岸青年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在欧美各国盛行的创业教育,以丰富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等形式逐步兴起。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两岸关系逐渐加强,大量台湾青年涌入大陆寻找创业机会,成功的创业案例和家喻户晓的创业青年企业家做为典型,无疑为大陆高校的创业教育打了助推针,形成了全社会的创业氛围。

大陆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应建立在依托企业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与台湾高校强强联合,资源互补,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所需要的内在品质和思维方式。例如,可以依托学校就业主管部门、校友会,邀请优秀企业家、校友进校园开设创业论坛,通过他们自身亲历的创业故事和创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和热情;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将其列入学生的培养计划里,建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在教学方法上要倡导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鼓励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走进企业去充电,提高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提高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高校“双师型”教育者比例;高校团组织可利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机会,结合YBC等项目,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加大对参赛及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资金投入,以赛代练,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利用两岸高校学生夏令营、研习营等机会,开设创业专题论坛或讲座,加大沟通力度,交流大学生创业信息。

2.先行先试,建立有利于两岸青年创业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两岸青年创业工作。但是,两岸青年创业工作仍面临着不少瓶颈和障碍。例如,两岸青年对于内地和台湾的政策情况不了解,创业过程屡屡碰壁;两岸青年缺少资金,政府对两岸青年创业相互的扶持力度不够,创业信息共享资源平台搭建不充分等,这些都制约了两岸青年创业的能力发展和创业领域的开拓。为此,两岸政府应多交流沟通,建立有利于两岸青年创业的先行先试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建立一个高层次的中间协调机构,对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和修正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切实体现政策对两岸青年创业的助推作用。

3.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互补两岸青年优质资源

两岸政府与社会应沟通协商,搭建一个整合多方资源,满足和兼顾两岸青年创业的不同阶段的需求的资源共享体系。通过此体系,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以网络信息化为平台和载体,实时提供两岸创业青年所需求的信息,通过此平台,两岸青年不仅可以共享资源还可以互通有无,从而成为符合两岸创业青年实际的服务链,提高创业服务资源质量。

4.充分利用创业园区的网络化联动力,建立官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创业园有效的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建立网上创业园或者利用各创业园区间的网络化联动力,在网上平台分享青年企业家创业的成功实战经验,建立热门创业项目的咨询和导航项目,同时寻求政府部门协同扶持青年创业,形成创业园区的联动发展,着重解决青年创业无人关心、创业门槛高、审批程序难、支持鼓励力度低等问题。

创业园区作为服务青年创业者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紧密联系了两岸政府与两岸创业青年,更好地将自己融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独立运行且有效互补地为青年创业服务,又提高自己团队的效率和水平,建立官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支持与鼓励两岸青年创业。

[1]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N].新华网,2009-05-14.

[2]蔡旭.深化《总体方案》 打造两岸青年创业乐园[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1):23~25.

[3]漳州台商投资区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平台[N].福建日报,2013-06-17(03).

[4]2014年两岸青年就业创业领导力研习营7月开营[N].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06-03.

2095-4654(2015)12-0019-03

2015-07-28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两岸青年协同创新创业研究”(JA13538S)

C646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