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比较研究

2015-03-17 17:2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梵志格言

胡 云

(西藏大学 文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比较研究

胡 云

(西藏大学 文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是汉、藏两个民族中的优秀文学作品,两部作品在体裁、作者群体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本文通过对汉藏两部著作的比较研究,探讨两部作品的异同,分析其独特意义和历史价值,从而见证藏、汉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的渊源。

王梵志诗;《萨迦格言》;比较;研究

一、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作者身份比较

王梵志的生平,学术界争议很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王梵志是隋代出生的一个被人收养的婴儿。收养他的人叫王德祖,王德祖家园中一棵林瘿树生了个斗大的瘿,经过三年,树瘿腐烂,德祖剥开树皮,发现了一个婴儿,把他收养成长。到七岁能说话的时候,询问出生的经过和姓名,王德祖据实告诉他,是从林檎朽瘿中抱来,并不知道他出生的来历,在他王家成长的,所以叫他王梵天,王梵志的名字,是以后更改的。潘重规等学者,认为王梵志最迟出生隋末时期,可能为隋文帝初年生人。就笔者而言,比较赞成这种说法。据学者考证,王梵志五十多岁皈依佛门,信仰佛教,但他并非严守佛门戒律的僧徒,而是四处化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这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王梵志一生历尽沧桑,饱经忧患,这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隋末唐初的诗僧王梵志开创白话诗派,用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的语言,记录下唐初的社会情况,以佛家语劝诫众生的恶行。唐代位于西陲的敦煌,出土的王梵志诗,及附会于王梵志名下的无名作者的白话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影响了寒山、拾得等僧人群体的诗歌创作,元稹、白居易等文人的通俗体诗创作;以及宋诗的散文化等。

萨班·贡噶坚赞(1182年-1251年),出生于后藏地区的昆氏家族,先祖曾是吐蕃王室大臣,曾祖父是萨迦寺的修建者,祖父、二伯父、三伯父分别是萨迦教派的第一、二、三世祖师,他自幼从扎巴坚赞学习显密二宗精要,青年时代留学印度,精通大小五明,获得班智达学位、萨迦班智达称号。他是西藏地区第一位班智达,萨迦派第四世祖师,与衮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罗哲坚参(即八思巴)并称为“萨迦五祖”。《萨迦格言》成书于十三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作品中强调知识、仁慈、忍让、利他等精要,以伦理道德的思想,是启迪人们做人和处事等方面的典范。《萨迦格言》是藏族文学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有八思巴文、藏文、汉文等,以及英、法、日等多种外文译本,足以证明《萨迦格言》的广受流传和读者喜爱。其在藏族文学史中,推动了藏族文学发展的进程,在之后较为著名的格言作品中,有十六世纪索南扎巴的《格丹格言》、十八世纪贡唐·丹贝卓美的《水树格言》、十九世纪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等。《萨迦格言》之后大部分格言的创作,大都是以《萨迦格言》为蓝本的基础上,对结构形式、写作方法、内容的摹拟作者效仿再创作的作品。

王梵志和萨迦班智达都是宗教学者型的诗僧的身份。不同的是,王梵志是隋末唐初时期,一个被人收养长大的孤儿,平常百姓的身份;萨迦班智达出生于1182年,相当于南宋时期,后藏地区的昆氏家族,拥有显赫的贵族身份。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相同的选择:利用文字致力于世俗生活,运用宗教的相关理论和道德伦理规劝世人,从而成为宗教学者型的诗僧,这是来自不同阶层的选择,其作品也因世俗性和通俗性,受到当时社会制度下读者的喜爱。

二、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创作历史背景

王梵志诗反映了唐代初期社会制度下的底层百姓生活,与唐代历史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形成一正一反的对比。这些诗,弥补史料不足,帮助我们了解唐代制度下百姓的生活。如“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卷五 二六二)、“长大充兵夫,未解弃家门”(卷五 二七二)从诗中可知,唐代劳役、府兵制下百姓的生活场景,男子满十六岁要去服劳役,满二十岁要充军。唐代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武则天以“周”易“唐”的局面、以及平定割据等事件。战争需要兵役,唐代经历这样的动乱时期,需要府兵制,更需要兵役。如“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女愁他役,又恐点着征。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卷五 二二八)“天下恶官职,不过是府兵。”(卷一 0四八)通过王梵志诗真实的记录,我们从中可知百姓面对租庸调法和府兵制的恐惧。唐代前期的社会制度中,实行赋税制度是以均田制为基础建立的租庸调法。除了以租调为正税,还有地税和户税等,百姓除了服正役以外,还要负担杂徭等劳役。

《萨迦格言》的成书时间,大约在十三世纪上半叶,正值西藏社会制度从奴隶制社会向农奴制社会的过渡时期。公元九世纪中叶,如那囊氏、琛氏等贵族,与赞普王室发生公开的冲突,吐蕃原始宗教(苯教)与外来宗教(佛教)之间展开斗争,奴隶和平民同奴隶主之间发生搏斗,导致吐蕃政权崩溃。昔日的奴隶变成农奴,那些以血族、氏族集团为奴隶主的统治,逐渐消亡。此时历史转变的过渡时期,萨迦派作为佛教中的一个派别,登上了西藏的政治舞台。公元1182年出生的萨迦班智达,其昆氏家族是后藏地区显赫的家族。久经统治集团的纷争后,百姓渴望稳定的生活。萨迦班智达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萨迦格言》的问世就有特殊的意义。如“谁想使自己的一生,成为世人效法的典范;就要研究这本格言的精义,坚持不懈地信守和履行。”(5章 456)从此节诗中可得知,作者希望《萨迦格言》一书,可以为当时社会制度提供典范作用。如“有益的格言固然不多,能照它做的人更少;高明的医生固然不多,肯听医嘱的人更少。”(5章 169)“说教论法的人,虽然很多;实践教义的人,世上却很少。”(7章 273)“学者们的教诲,虽然都是真理;如果不去实行,即使精通又有何用。”从这三节诗中可得知,作者把《格言》作为理论基础,从思想和伦理道德上,提出新标准,建立的新规范。如“君王对自己的臣民,施以仁慈和护佑;臣民对自己的君王,也必定尽忠效力。”(2章 57)从此节格言阐明的道理可知,萨迦班智达吸取统治者失败的教训,为农奴主阶级代表提出适合的社会制度,较为和缓的政治主张。

王梵志和萨迦班智达都身处特定的历史背景,经历统治阶层的转变,社会制度的过渡。作者以亲历、亲闻的方式,创作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这两部作品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状况。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的抒写迎合历史趋势,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动荡走向安定,只有联系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才能充分理解作品。

三、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体裁——格言体诗

据统计,敦煌文献中王梵志诗的写本共有三十五种,加上散见于唐宋诗话笔记、禅宗语录中的王梵志诗,经辨伪和辑佚,定为三百二十一首。王梵志诗以不拘一格的风格,不刻意求字数、韵律,开创唐代白话诗派。王梵志诗以“通俗”著称于世,作品中大部分以五言形式为主,也掺有杂言体,后世成为“梵志体”。常用比喻、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白描、记叙等表现手法。如“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清贫常快乐,不用浊富贵。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卷二 0六四)诗人笔下的百姓,没有暖和、好布料的衣服穿,没有富贵带来的烦恼,每天生活开心就好。虽着墨不多,但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一位面对他人的富有,没有嫉妒,对生活知足、乐观的百姓形象。

《萨迦格言》全书九章,共计四百五十七首,以七言四句的形式写成。格言的结构形式,以主宾式、对比式为主。每一首格言四句,每两句分为上、下两部分,划分为主、宾(次),对比等形式。上联两句,作者表达观点;下联两句,作者根据观点打比喻,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如“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1章 13)“贤者若将学问隐藏,他的名声仍在世上传扬;把兰花装在净瓶里,它的香气还是飘往十方”(2章 42)这两首格言中,上联两句是作者对身为学者、贤者们的认知;下联两句是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加深对上联观点是我认可,及读者的理解。如“弱者如能时刻警惕,即使强者也难将他摧毁;强者如果麻痹大意,即使弱者也能将他战争”(4章 129)这首格言,以一正一反的讲述,对强者和弱者进行对比,加深读者对事物正反面的认知。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这两部汉、藏优秀作品,都是格言体形式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意味。作品中都从生活中选取贴切的比喻,利用白描、对比等手法,加深读者的认知。以着墨不多的格言体形式,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比喻运用,刻画人物或阐明道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加深读者对道理的理解与认知。

四、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思想的共性

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的思想共性,分别体现在为人处世、伦理道德、佛教思想等方面规劝世人。如王梵志诗中,“得言请莫说,有语不需传。具事如不见,终身无过愆”(卷四 二一二)《萨迦格言》中,“多嘴多舌是惹祸之源,沉默寡言是免灾之本;巧嘴的鹦鹉被关进笼中,不会说话的鸟儿自由飞翔。”(6章 228)这两部作品都对为人处世方面有所论及,语言有强大的力量,切不要因为说话不当,招惹口舌是非。如王梵志诗中,“恶人相远离,善者近相知。”《萨迦格言》中,“贤者善良对人对己都有益,恶人作恶对人对己都有害;”这两部作品都提出做人准则,有恶人、善良的人之分,做个恶人只会害人害己,劝诫世人做个善良的贤者。如王梵志诗中,“清贫常快乐,不用浊富贵。”《萨迦格言》中,“谁能不为钱财所苦 ,谁能永远平安幸福。”这两部作品都对价值观进行探讨,每个人对富有和贫穷的取舍,决定你是否获得快乐,凡事对钱财要求的少,快乐来得多一些。如王梵志诗中,“种得果报缘,不须自烦恼。”“果报迎先种,桥梁预早开。”《萨迦格言》中,“懂佛法而不修行,要这样的佛法有何用。”“众生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前世命中注定。”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属于宗教型学者,作品中难免会有宗教式的口吻,以及利用佛教的教义,规劝世人。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两部作品,在伦理道德思想、佛教思想,都存在思想的共性。王梵志诗中,反映底层百姓生活的苦难和不幸,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广被民间百姓传颂;《萨迦格言》中,萨迦班智达代表的是新兴起的农奴主阶级,他们没有高贵的门阀、出身,只有肯定知识、智慧的力量,为新兴起的农奴主阶级取得的地位辩护。

五、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文化渊源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这两部汉、藏优秀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效仿和学习的关系,还是《萨迦格言》对王梵志诗的学习呢?从这两部著作的作者生平、成书过程来具体分析:研究界对王梵志生平的考证,学术界对此广受争议,对此有四种观点:(1)胡适等,认为王梵志大约为590-660年人;(2)任半塘、张锡后、朱凤玉等,认为王梵志诗产于唐初时期;(3)日本天宝、大力年间,乃至唐末人;(4)潘重规等,认为王梵志最迟在隋末时期,可能在隋文帝初年。就笔者而言,比较赞成第四种王梵志隋末出生的说法。萨迦班智达出生于公元1182年,按中国历史年谱是南宋淳熙九年出生,萨迦班智达去世于1251年,按中国历史年谱是元朝建立的时期。可见,王梵志出生时间大约在隋末时期,可能在隋文帝初年;萨迦班智达出生时间在南宋淳熙九年;王梵志的出生早于萨迦班智达五百多年。王梵志诗三卷本诗集,主要创作在初唐时期,特别是武则天时期;一卷本王梵志诗集编写于晚唐时期。《萨迦格言》成书时间大约在十三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南宋后期。王梵志诗成书时间早于《萨迦格言》,《萨迦格言》是否学习过王梵志诗还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萨迦班智达会不会对汉文典籍学习呢?从历史文献角度看:(1)文成公主入蕃携带大量了书籍;(2)“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无暇顾及西陲地区,吐蕃趁机东进,沙洲、河西走廊地区沦陷,吐蕃占领敦煌60余年(786年-848年),这期间汉、藏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存在的;(3)西藏在解放前,都是贵族和僧侣才接受教育,奴隶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萨迦班智达身为后藏昆氏贵族族系的子孙,从小接受教育,博览群书,应该接触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史料记载萨迦班智达六十三岁到内地与蒙古王室共商大事,七十岁逝世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可见他应该是不止一次去往内地。据李钟霖、黄得莲、乔庆刚等学者的研究观点,认为由于文成公主出家吐蕃带入大量汉族文学典籍,身为贵族家庭的萨迦班智达接触过这些典籍。以上可得出,王梵志诗的产生早于《萨迦格言》,萨迦班智达曾向汉民族的文化典籍学习,《萨迦格言》是在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下创作的。 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六、结语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是汉、藏民族的优秀作品。“梵志体”“格言体”都推动了汉、藏民族的文学进程。这两部作品在伦理道德、儒家思想、格言体、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的比较研究,看到汉、藏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民族之间不断学习,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1]萨班·贡噶坚赞著,次旦多吉等译.萨迦格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

[2]萨班·贡噶坚赞著,王尧译.萨迦格言[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3]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卷(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周莹.《萨迦格言》与《沉思录》中的道德伦理思想比较[J].西藏研究.2009,(8).

[5]乔庆刚.《诗经》与《萨迦格言》艺术表现手法甄微[J].山花.2012,(5).

[6]黄得莲.《论语》和《萨迦格言》知识观探微[J].青海民族研究.2001,(11).

[7]李钟霖.《论语》与藏族《格言诗》对比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5,(2).

[8]肖潇.从王梵志诗看唐代下层民众的生活和心态.[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095-4654(2015)12-0058-03

2015-09-10

I199

猜你喜欢
梵志格言
格言·语录
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诗二首(其一)
王梵志:神秘的白话诗僧
早期大乘佛典書面流傳舉證:“梵志”與“樓至”
曾梵志如果艺术是场冒险
和曾梵志抽雪茄